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蒙其古尔铀矿床是伊犁盆地南缘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多控矿成因矿床。在分析该矿床三工河组砂体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室内普通薄片镜下鉴定成果与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讨论了砂体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在铀成矿过程中,稳定的砂体提供了有利的环境;2较好的泥-砂-泥结构有利于层间水的形成和迳流,是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有利相区;3砂体厚度急剧变薄、泥质夹层增多、砂岩粒度由粗突然变细等沉积微相引起的砂体构型变化对矿体的沉淀富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4铀矿体主要赋存于孔隙度较高、渗透性较好的长石岩屑类粗砂岩、砂砾岩和中砂岩中,成矿最佳的粒度为粗砂岩。上述结论对于区内铀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沉积作用对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的控制,对于进一步丰富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为砂岩型铀矿找矿和科研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具有重要作用。以伊犁盆地南缘为例,在分析伊犁盆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沉积作用与砂岩型铀矿主要控矿因素的关系为研究重点,系统解析了铀成矿过程中沉积作用对铀源、岩性岩相、地下水动力、层间氧化带和地球化学障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1)风化、搬运作用将破碎的富铀火山岩屑带入含矿砂体中,为盆地后生铀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铀源;(2)沉积作用对岩性岩相有直接的控制作用,并进一步控制矿体的形态和空间展布特征;(3)砂体通道为地下水径流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而砂体的展布方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含氧含铀地下水的渗流方向;(4)层间氧化带在平面上的展布形态与砂体的展布形态十分相近,垂向上多发育于粒度相对较粗、渗透性相对较好的底部砂体中;(5)地球化学障为铀成矿的地球化学环境,是沉积期原生环境和沉积期后成岩环境的综合。上述分析进一步表明:沉积物风化、搬运、堆积(环境)、成岩等沉积作用较大程度地影响和控制着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和富集,分析结果对于该区进一步开展铀矿找矿勘探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简述陆家堡凹陷区域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分析了铀成矿的铀源、构造、铀储层、还原剂及层间氧化等条件,认为研究区四方台组具有较好的铀源、迁移和富集成矿条件,是近期勘探的有利地区。通过应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红色砂岩百分含量等方法,预测了层间氧化带分布,指出找矿最有利目标区为四方台组上段的层间氧化-还原过渡带。  相似文献   

4.
伍三民 《铀矿冶》1989,8(1):9-14
木文研究了A矿床和其它几个铀矿床中粘土样的铀浸出性能,探讨了粘土中部分铀难浸出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粘土样中难浸出的铀与粘土矿物(包括蛋白石、针铁矿等)在岩石变质过程中的重结晶作用有关。粘土中难浸铀形成的可能历程是:粘土矿物吸附U~(6 )→U~(6 )还原成U~(4 )→矿物重结晶使U~(4 )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 试验结果表明,要浸出粘土样中难浸出的这部分铀必须使含铀粘土矿物产生新的缺陷,重新打开通向矿物颗粒内部孔隙的通道,从而使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的铀暴露出来;同时还必须使U~(4 )氧化成U~(6 )。中低温氧化焙烧、160—180℃加压碱浸、浓酸浸出等是处理这类难浸矿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胡志伟  毛广振 《铀矿冶》2024,(2):1-12+23
准噶尔盆地西部车排子地区已发现砂岩型铀矿点,其中新近系沙湾组铀矿化分布较广。前人对该地区铀成矿潜力和找矿方向进行了研究,但铀成矿条件尚不明确。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是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非常重要。笔者通过古水文地质演化分析铀成矿的水动力条件,通过水化学组分分析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通过铀矿勘探和石油资料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砂体特征、沉积相特征、古层间氧化带的发育特征和油气改造作用,揭示了沙湾组一段3个砂组的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和铀成矿有利地段。研究表明,在扇三角洲前缘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交汇处、断裂带两侧,128团地段砂体厚度稳定、连通性好,铀成矿作用持续时间长,具有最有利于铀矿富集的水文地质条件;塔岔口次之,126团的铀成矿条件最弱。各砂组中,以3砂组最好、1砂组次之,2砂组较差。  相似文献   

6.
尹涛  伊海生  邱余波  李彦龙  张伟 《现代矿业》2016,(4):158-160,172
以伊犁盆地南缘阔斯加尔地区西山窑组上段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分带中采集的35件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参数特征的归纳和分析,结果表明:1从氧化带到过渡带、还原带,不同分带中地球化学参数变化特征各异,其中U和有机碳的含量先增大后减少,表明在层间氧化带发育过程中U和有机碳发生了活化迁移并沉淀富集;2全硫和Fe~(2+)的含量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随氧化程度的减弱而逐渐增大,Fe~(3+)、Fe~(2+)含量变化趋势相反,2种离子含量此消彼长,但总量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分析U与各还原性物质的相关性,发现U与Fe~(2+)的富集沉淀表现为良好的正相关,其次是与全硫和有机碳,与Fe~(3+)相关性较差。上述分析成果对于区内铀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伊犁盆地洪海沟地区西山窑组上段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研究该区砂体厚度、综合测井资料视电阻率平均值、氧化砂岩厚度与砂岩厚度的比值以及研究区岩相分布规律,对该区域氧化带分布特征及砂岩氧化强度变化特征,沉积环境与铀成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总结了成矿有利岩相分布特征,并推测了有利成矿地带。研究表明:(1)洪海沟铀矿床西山窑组上段地层赋存的铀矿体主要受到沉积环境、砂体等因素的控制,即有利的沉积环境为砂岩型铀矿成矿提供了基础,厚大的砂体为铀成矿提供了较好的沉积场所以及含铀、含氧水的运移通道,含铀、含氧水的运移方向决定了区域成矿的沉积部位;(2)研究区西山窑组上段的铀矿体多发育于曲流河道砂体变薄和岩屑粒度变小的部位。上述研究进一步表明,利用综合测井资料中的视电阻率均值来研究沉积环境的思路具有可行性,加之综合测井资料的数字化程度高、测量结果连续性好,使得该思路在研究铀矿沉积环境时更便捷、高效。  相似文献   

8.
东胜地区是目前鄂尔多斯中新生代盆地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重要区段,东胜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发现,标志着我国在大型地台盆地可地浸砂岩铀矿型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入手,总结了东胜地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Hf、Zr与铀矿化密切相关,可作为铀矿化的指示元素。与东胜铀矿同为层间氧化带型的中亚地区铀矿不同,东胜铀矿相对围岩明显富集U、Zr、Hf等元素,鄂尔多斯盆地含丰富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铀矿石样品磨制的光片中见草莓状黄铁矿。认为东胜砂岩型铀矿成矿位置为氧化还原过渡带,并具有深源特点的微量元素组合,铀成矿过程中有深部流体和有机质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分析昭苏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为伊犁盆地提供后备矿产基地。以近年来在昭苏盆地开展的铀矿地质调查为基础,以构造、岩性岩相、层间氧化带等砂岩型铀矿控矿因素为研究内容,分析评价了昭苏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研究表明,昭苏盆地构造活动较强,但在构造活动地区存在相对稳定地段,具备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含矿建造侏罗系广泛发育,分布在阿登套山以北的盆地北部坳陷带,侏罗系西山窑组、头屯河组砂体和层间氧化带较为发育,且发现有丘拉克梅斯等铀矿化或铀异常点。阿登套山北侧以及乌宗布拉克北部山前地段发育砂体、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且埋深相对较浅的,可作为下一步探索评价工作的优选地段。  相似文献   

10.
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上可观测到自然电位异常,并且可用自然电位法寻找、确定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判断铀成矿矿化发育方向等。以我国南疆某地区的砂岩铀矿床作为研究背景,对研究区层间氧化带砂岩铀矿床的地下水水化学、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新疆某地进行了自然电位方法野外试验,试验数据成果很好地确定了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对层间氧化带砂岩铀矿体的位置准确定位、轮廓规模都有明显地反映。在未布设钻孔区域,用自然电位方法推断了铀矿体的存在位置,为下一步钻探详勘工作提供了准确、高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依安地区四方台组铀源条件、地层和岩石地球化学等特征的研究,发现四方台组砂体为辫状河亚相,向南部发育厚度稳定砂体,具备铀成矿有利空间。砂岩层经过原生沉积作用、后生氧化作用和二次还原作用,使得砂岩层的铀平均含量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在南部经钻孔查证见铀异常。通过地层、砂岩层和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最有利的找矿部位在依安地区南部滨州断裂附近。  相似文献   

12.
对青山金矿床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矿石与围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成矿元素以Au-Ag-As-Sb-Ba组合为特征;赋矿地层中Au含量远大于背景值;围岩及矿石都具有较高的U/ Th值,其稀土元素配分形式基本一致,且存在Ce 负异常和Eu的正异常;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值具明显的“氧漂移”现象;成矿流体温度介于160~220 ℃;流体包裹体中Ca2+,CO2 和HCO-3含量较高,显示成矿流体为重碳酸盐-氯化钠型地下热卤水。因此矿床为泥盆系矿源层中的Au,在浅成低温条件下,经过雨水来源的地下热卤水长期循环改造、富集、沉淀在构造网络中,形成热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以某铀尾矿库下游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的基础上,采用PHREEQC软件模拟在不同pH值、pe值条件下U赋存形式及饱和指数(SI)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U主要以UO_2(CO_3)_3~(4-)、UO_2(CO_3)_2~(2-)、UO_2CO_3、(UO_2)_2CO_3(OH)_3~-、UO_2(OH)_2、UO_2(OH)_3~-等形态存在,其中UO_2(CO_3)_3~(4-)所占比例最大,平均高达87.64%。pH值是影响铀存在形态的重要因素,UO_2CO_3在pH=5时含量最高,在pH>5后,UO_2CO_3、UO_2SO_4和UO_2~(2+)含量逐渐下降;UO_2(CO_3)_2~(2-)在pH=6时达到峰值后随pH值增加而递减,在pH>6后具有高络合常数的UO_2(CO_3)_3~(4-)占绝对优势。随着pe值的增加,U~(6+)摩尔浓度不变,而U~(4+)浓度增加。SI结果显示,在该研究区水文地球化学背景下,随着pH值、pe值的改变,地下水中的UO_2SO_4、UO_2CO_3、UO_2(OH)_2均处于溶解状态。  相似文献   

14.
英岗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柯坪断隆,属塔里木北缘铀成矿带,区内含铀及富铀层众多,为铀矿化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结合区域铀矿勘查成果,对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铀成矿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划分了成矿远景区。研究结果表明:1英岗地区上石炭统康克林组具备铀资源找矿前景,初步确定其铀成矿类型为古层间氧化带型;2英岗地区上石炭统康克林组铀成矿可分为3个阶段,即晚石炭世铀初始富集阶段、早二叠世铀叠加富集阶段和新生代强烈构造改造阶段。上述分析成果对于该区今后铀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赣中西部地区铀矿化在沉积变质岩、花岗岩及火山岩中均有分布。通过分析认为,南华—寒武系的泥质、碳质、硅质板岩、碳质千枚岩、变质砂岩、云母片岩为赣中西部地区区域性的富铀地层、含铀岩石;5个产铀花岗岩体化学成分符合一般产铀岩体化学成分规律;火山岩矿化和凝灰岩本底数较高及副矿物铀含量较高相关,不具备铀成矿远景价值。无论是何种岩性的铀矿化都处于一定的良好地质环境中,基底地层大多是区域性的含矿地产;各类岩石中的铀矿化都与长期活动的区域性断裂有关。  相似文献   

16.
《煤炭技术》2016,(2):125-127
分别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了重庆东林矿4#、6#煤和南桐矿主采煤层5#煤中常量元素及铀含量,分析了南桐煤田煤中铀的含量特征及其赋存状态。结果表明:东林和南桐矿煤中铀含量与中国煤和世界煤中铀丰度相比偏高,但相差不大,并未异常富集。东林矿铀可能主要赋存于硅酸盐结合态、磷酸盐结合态等相关物质中;而南桐煤矿铀可能主要赋存在有机物质中。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酸度和不同Fe~(3+)浓度的菌液,对取自新疆伊犁盆地的低品位砂岩铀矿石进行了浸出对比试验,研究矿石的浸出特征及酸度和Fe~(3+)浓度对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铀的浸出主要发生在前8h,铀浸出最高速度达到16%/h左右,且浸出速度迅速衰减;铀的浸出与酸度正相关,Fe~(3+)浓度高于2.0g/L则对铀的浸出存在明显抑制作用,这可能与发生黄铁钾钒沉淀有关。浸出过程中体系pH和Eh分别上升和下降,变化幅度均与Fe~(3+)浓度呈反相关关系;综合试验成果认为,对研究区矿石而言,微生物浸出酸度5g/L、Fe~(3+)浓度1.5g/L的工艺条件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8.
库普坳陷为准噶尔盆地内部的次级构造单元,位于准噶尔盆地东缘,是一个近NW向展布的长条形坳陷,面积约3 700 km~2。库普坳陷南东缘两条区域性断裂所夹持的地段,地层倾角较小,新构造运动使得该地区自晚白垩世以来发育多个沉积间断,区内地形地貌条件对于层间氧化带、潜水氧化带的发育及铀成矿较有利。结合区内相关地质工作成果,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并分别分析了区内构造、铀源、岩性岩相、水文地质等铀成矿条件。研究表明:(1)库普坳陷处于有利的大地构造位置,受到新构造活动的影响较强烈,具有良好的铀源、构造和有利的岩性岩相条件,地下水补—径—排体系完整,具有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的基本条件;(2)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为区内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的主攻目的层,在区域上以辫状河沉积为主,为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的有利部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库普坳陷具有较好的潜水-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的找矿前景,并初步预测了纸房、库布苏等2处成矿远景区。上述分析对于该区进一步开展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某砂岩铀矿床不同岩性铀矿石浸出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矿床发育有砂岩和泥质砂岩2种类型铀矿体,铀资源主要存在于泥质砂岩型铀矿体中。工艺矿物学和室内酸法搅拌浸出试验结果表明:原矿铀品位与黏土矿物含量呈正比,以蒙脱石为主的黏土矿物既是铀富集的重要吸附剂,也是导致矿石渗透性较低的主要因素;在液固体积质量比为5L/kg,硫酸质量浓度≥5g/L条件下,砂岩铀矿石和泥质砂岩铀矿石的浸出性能均较好,其四价铀和六价铀均能达到较好的浸出效果,总铀浸出率均可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20.
伊犁盆地南缘八道湾组下段有利的岩性-岩相是铀矿化沉淀富集基础,研究其特征为盆地其他地区八道湾组下段找矿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岩芯观研察、单井沉积相分析、二维连井剖面沉积相分析,结合砂-泥岩平面变化与层间氧化带展布特征,认为伊犁盆地南缘库捷尔太地区八道湾组下段为冲积扇沉积相类型。研究区内由南向北依次发育扇根、扇中及扇端亚相。依据钻孔数据统计分析,层间氧化带和工业铀矿化主要集中在八道湾组下段碎屑颗粒适中、分选性较好砂体中,指出扇中河道沉积是库捷尔太地区八道湾组砂岩型铀矿主要控矿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