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17):142-143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主要特征是肺动脉血管不同程度的重建,引起肺血管阻力和右室后负荷增加,最终导致右室功能衰竭。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PH模型因为技术的简单性、可重复性、低成本频繁在研究PH的实验中使用。本文综述了MCT诱导PH大鼠模型具体过程,观察其是否能模拟PH患者的丛样病变。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3)
内质网腔内蛋白折叠平衡在维持细胞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刺激可破坏内质网腔内蛋白折叠平衡,引发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与肺动脉高压(PH)发生发展关系密切。PH的主要病因是肺血管重构引起肺动脉腔隙狭窄,肺血管重构过程涉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肺动脉内皮细胞、炎症细胞、循环免疫细胞等多种细胞的病理改变。本文主要阐述内质网应激对PH肺血管重构时血管细胞功能的影响,为理解PH肺血管重构机制及寻找新的PH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4)
炎症在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外膜成纤维细胞肌化,亦可促进损伤血管处原位血栓的形成及丛状病变。损伤的血管细胞及活化的血小板可进一步产生炎症因子,正反馈促进血管炎症反应。基于炎症靶点的抗炎治疗将有望成为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罕见但致死性较高的临床综合征,是指通过右心导管术测得肺动脉平均压升高超过25mmHg,并能除外其他引起肺循环高压的疾病,属于WHO对于肺高压分型的第I型。肺动脉高压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中,通过血管收缩、过度增殖和原位血栓三个环节,造成动脉内膜纤维化、中膜增厚和微动脉闭塞的病理改变,而致肺动脉高压。2000年后,在研究家族性肺动脉高压和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过程中,发现组织生长因子(TGF)β/(骨形成蛋白)BMP通路上的BMPR2和ALK1基因突变与肺动脉高压相关。随后对于TGFβ/BMP通路在肺动脉高压中功能的研究也逐步深入,探讨BMPR2遗传学改变的致病机理为揭示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早期筛查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9):1273-127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强心、利尿、抗感染、吸氧、祛痰、平喘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压、血液流变学和全血NT-proBNP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肺动脉高压、血液流变学指标和NT-proB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肺动脉压和NT-proB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动脉压和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显著降低肺动脉高压和血液黏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Lipo-PGE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90例COP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po-PGE1加常规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各95例。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ipo-PGE1 10μg加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2次·d^-1;B组给予常规治疗及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2次·d^-1,疗程均为2周。检测治疗前后2组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舒张压(DPAP)、肺动脉平均压(MAP),测定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以及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与B组比较,A组治疗2周后SPAP、MAP、DPAP、CEC、ET-1明显降低,NO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Lipo-PGE1能够降低COP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及恢复其内皮源性因子产生及释放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5):147-149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作为一种新生的生物学标志物近些年来获得研究者们的青睐,它是心肌损伤早期检测的标志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及敏感性。肺组织和肺血管疾病因并发右心功能不全而预后差,大部分患者死于右心衰竭。若临床早期发现肺疾病所致心肌受损,则有利于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延缓病情进展。H-FABP可以作为所致肺疾病早期心肌损伤检测的标志物,用于评估病情危险程度及预后。本文就近年来H-FABP在急性肺栓塞(AP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PH)、呼吸睡眠暂停(OSAHS)等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1)
<正>年纪轻轻的曹某,今年才35岁,却活动后气短2年,由于症状不剧烈,不影响日常工作,所以一直未予以重视。后来气短进行性加重,突发晕厥,才来到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怀疑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最后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定肺动脉压力,确诊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一肺部罕见疾病——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特发"是指原因不明确,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就是一种原因不清的肺动脉压力的增高,在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压力大于等于25毫米汞柱。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5)
探讨参脉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选取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5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酚妥拉明,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参脉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状况(PaO_2、PaCO_2)、肺动脉平均压、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治疗组PaO_2、PaCO_2、肺动脉平均压和治疗后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上述结果提示,参脉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氧状况,降低肺动脉压,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2):2635-264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补肾汤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气虚型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气虚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予吸氧、扩张支气管、改善肺功能和肺通气、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补肾汤治疗,2个疗程(8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肺动脉压、呼吸困难指数、肝肾功能主要指标、不良反应及再次入院率。结果:治疗2个疗程(8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升高幅度、肺动脉收缩压和呼吸困难评分降低幅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入院率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补肾汤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气虚型老年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肺功能,降低患者肺动脉高压和呼吸困难程度,减少复发和入院次数,提高生存质量,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