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铅锌浮选尾矿含铁17.74%,其中磁铁矿和赤褐铁矿中铁分别占总铁的18.73%和59.58%。依据尾矿性质,采用"弱磁—强磁—强磁粗精矿再磨精选—浮选脱硫"联合工艺流程,最终得到了铁品位64.35%、含硫0.19%、回收率为65.68%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2.
宋晓敏  王永刚 《现代矿业》2015,(1):86-87,121
以承德双塔山某钒钛磁铁矿尾矿库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弱磁—强磁—浮选的工艺流程,进行了综合回收钛和铁的试验研究。试样经2段弱磁、1段强磁、2段浮选,最终得到了铁精矿品位为61.99%、铁回收率为28.77%,钛精矿品位为46.21%、钛回收率为52.91%的回收指标。  相似文献   

3.
鞍千磁铁矿石铁品位为29.25%,铁主要以磁铁矿的形式存在,磁铁矿中铁的分布率为79.02%,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为高效开发利用该低品位铁矿石,强化磁选分选效率,进行短流程工艺优化试验。采用 了化学多元素分析、铁物相检测和XRD分析等手段对矿石性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型流程设计,针对-1 mm、-2 mm、-3 mm、-4 mm 4种粒级高压辊磨破碎产物进行了一段弱磁预选试验、弱磁预选精矿再磨 再选试验和弱磁预选尾矿强磁再选探索试验。结果表明:①物料破碎粒度越细,弱磁预选精矿品位和回收率越高,由于高压辊磨设备处理细粒级物料效果较差,确定-3 mm为最佳破碎粒度,此时精矿铁品位为38.03%、 铁回收率为88.12%;②预选精矿再磨试验中,增加再磨细度,弱磁精选精矿的铁品位不断上升,铁作业回收率则不断下降,最佳磨矿细度为-0.038 mm占94.30%,此时铁的总回收率为81.99%;③强磁探索试验中,随着 磁场强度的增加,4个粒级的强磁精矿铁品位逐渐下降,铁作业回收率逐渐提高后趋于平稳,尾矿抛尾产率逐渐减少;④选取-3 mm弱磁尾矿,在背景磁感应强度为1.0 T、给矿速度1.3 kg/min、给矿水流量6.5 L/min 、转环转速2.0 r/min、脉动200 次/min的条件下,最终可获得铁品位为16.54%、铁作业回收率为80.93%的强磁精矿,其回收价值不高,故舍弃强磁流程。最终确定了“高压辊碎磨—弱磁预选—细磨—弱磁精选”工艺 流程替代原有的“阶段磨矿、粗细分选、重选—强磁选—阴离子反浮选”复杂长流程。试验完成了对鞍千矿业公司原有流程的优化,对鞍千矿业及鞍山地区磁铁矿选矿工艺指标改善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鞍千磁铁矿石铁品位为29.25%,铁主要以磁铁矿的形式存在,磁铁矿中铁的分布率为79.02%,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为高效开发利用该低品位铁矿石,强化磁选分选效率,进行短流程工艺优化试验。采用 了化学多元素分析、铁物相检测和XRD分析等手段对矿石性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型流程设计,针对-1 mm、-2 mm、-3 mm、-4 mm 4种粒级高压辊磨破碎产物进行了一段弱磁预选试验、弱磁预选精矿再磨 再选试验和弱磁预选尾矿强磁再选探索试验。结果表明:①物料破碎粒度越细,弱磁预选精矿品位和回收率越高,由于高压辊磨设备处理细粒级物料效果较差,确定-3 mm为最佳破碎粒度,此时精矿铁品位为38.03%、 铁回收率为88.12%;②预选精矿再磨试验中,增加再磨细度,弱磁精选精矿的铁品位不断上升,铁作业回收率则不断下降,最佳磨矿细度为-0.038 mm占94.30%,此时铁的总回收率为81.99%;③强磁探索试验中,随着 磁场强度的增加,4个粒级的强磁精矿铁品位逐渐下降,铁作业回收率逐渐提高后趋于平稳,尾矿抛尾产率逐渐减少;④选取-3 mm弱磁尾矿,在背景磁感应强度为1.0 T、给矿速度1.3 kg/min、给矿水流量6.5 L/min 、转环转速2.0 r/min、脉动200 次/min的条件下,最终可获得铁品位为16.54%、铁作业回收率为80.93%的强磁精矿,其回收价值不高,故舍弃强磁流程。最终确定了“高压辊碎磨—弱磁预选—细磨—弱磁精选”工艺 流程替代原有的“阶段磨矿、粗细分选、重选—强磁选—阴离子反浮选”复杂长流程。试验完成了对鞍千矿业公司原有流程的优化,对鞍千矿业及鞍山地区磁铁矿选矿工艺指标改善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钢罗河尾矿可供利用的元素为铁,主要杂质是SiO_2,CaO、Al_2O_3和S含量较高,为回收尾矿中铁元素,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尾矿经强磁—磨矿—强磁分选后,可获得TFe品位45.84%的强磁预富集精矿,单一强磁选不能获得合格铁精矿;强磁精矿经1粗1精反浮选,可获得精矿铁品位52.17%、回收率15.95%的最终铁精矿。  相似文献   

6.
山东某铁尾矿TFe品位为19.97%,铁主要存在于赤(褐)铁矿中,铁在赤(褐)铁矿中分布率为62.41%。试样粒度分布不均,铁主要分布在-0.019 mm粒级中,铁在该粒级分布率为24.54%。为回收试样中铁,进行了磁选—絮凝—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弱磁—强磁预富集得到了铁品位为42.88%、回收率为68.33%的磁选混合精矿,混合精矿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93.48%条件下,以NaOH为pH调整剂,FZ-1为絮凝剂经过两段选择性絮凝脱泥得到了铁品位为47.65%、回收率为63.76%的沉砂,沉砂以Na OH为调整剂和分散剂、淀粉为抑制剂、CaO为活化剂、CM-5为捕收剂在常温(25℃)条件下经1粗1精3扫反浮选,得到了铁品位为65.43%、回收率为53.34%的铁精矿,试验结果可以为该铁尾矿中铁的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本钢南芬选矿厂大选系统处理北山过渡类型矿的回收率,减少金属流失,对南芬选矿厂大选车间处理北山过渡类型矿的尾矿进行了再选选矿试验研究,采用中磁—强磁预富集—再磨—弱磁得精—强磁精矿阴离子反浮选工艺,可获得铁精矿品位为57.94%、铁回收率为59.70%(其中弱磁精矿品位66.84%,回收率39.83%)的选别指标,说明北山尾矿中流失了相当比例的磁铁矿,有必要对现场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南某铁矿山不断开采、矿石品质下降的问题,提出采用铁矿石分质分选的新思路,开展了弱磁选富集磁铁矿、反浮选回收赤铁矿的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经过磨矿(-0.074mm占54.21%)—一段弱磁选(79.58k A/m)—弱磁精矿再磨(-0.045mm占63.82%)—二段弱磁选(79.58k A/m)获得铁品位62.42%、回收率19.28%的弱磁精矿,对一段弱磁尾矿经强磁选获得的强磁精矿与二段弱磁尾矿合并为混磁精矿,混磁精矿再磨至-0.045mm占85.52%,以淀粉为抑制剂、Ca Cl2为调整剂、Ts-2为捕收剂,经1粗1精3扫闭路反浮选,获得铁品位60.60%、回收率36.23%的浮选精矿。弱磁精矿和浮选精矿中铁矿物分别主要以磁铁矿和赤铁矿形式存在,主要脉石矿物皆为石英。  相似文献   

9.
刘文胜  韩跃新  姚强  高鹏  刘杰 《金属矿山》2022,51(2):139-145
为解决鞍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现行阶段磨矿—粗细分级—重磁浮联合分选工艺中重选精矿品位低、波 动大,浮选尾矿品位高、选别工艺流程长等难题,以鞍千现场半自磨粗粒湿式强磁预选精矿为研究对象,开展搅拌磨 矿—弱磁—强磁—反浮选短流程工艺优化试验研究,以期实现鞍千铁矿石的高效开发与利用。 结果表明,鞍千现场 半自磨—粗粒湿式强磁预选精矿在搅拌磨磨矿细度-0. 038 mm 占 80%条件下,经磁场强度 79. 58 kA / m 弱磁选,弱磁 尾矿经背景磁感应强度 700 mT 强磁选,强磁精矿以淀粉为抑制剂、CaO 为调整剂、TD-Ⅱ为捕收剂经 1 粗 1 精 3 扫反 浮选,反浮选精矿与弱磁选精矿合并为综合精矿,综合精矿铁品位为 68. 04%、回收率为 91. 78%,综合尾矿铁品位 8. 62%。 搅拌磨矿—弱磁—强磁—反浮选短流程充分利用铁矿磁性差异进行分选,实现了鞍千铁矿石的分质分选和 脉石的梯级抛除,对于鞍山式赤铁矿石经济高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成峰  周咏  田艳红 《现代矿业》2014,30(2):171-173
某赤铁矿选矿厂浮选尾矿品位偏高,金属流失严重,为了提高金属回收率、增加效益,决定对浮选尾矿进行再选。通过试验验证了浮选尾矿再选的可行性,试验最终确定工艺流程为1段弱磁-1段强磁-磨矿-2段弱磁-2段强磁-1粗1扫2精浮选,并获得了铁品位为63.50%,产率为9.35%,铁回收率在30%以上的铁精矿,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回收,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利用某钒钛磁铁矿资源,通过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矿样,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磨矿细度为-0.074 mm 51.35%时,采用湿式弱磁筒式磁选机进行1粗1精磁选流程试验,可获得产率为24.15%,铁品位为68.73%,铁回收率为36.02%的铁精矿,实现了钛磁铁矿的有效富集和回收;针对选铁尾矿采用单一强磁、脱泥—磁化焙烧—弱磁—强磁、强磁—直接还原—弱磁工艺很难获得TiO_2含量大于47%的钛铁精矿,要实现钒钛磁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仍需要先进的冶炼工艺的研发。  相似文献   

12.
甘肃某铁矿以磁铁矿石为主,在最终磨矿细度-0.038 mm为98.9%时,经三段磨矿五段弱磁选、反浮选可将铁品位提高至61.02%,SiO2含量11.25%,但铁回收率低,选矿成本高。采用弱磁—反浮选回收磁铁矿、弱磁尾矿强磁抛尾—直接还原—弱磁选的联合流程,铁精矿品位可达66.68%,回收率为69.92%。  相似文献   

13.
以本钢南芬选矿厂的尾矿为资源,回收高品质石英。试验采用原矿脱泥—弱磁—强磁—反浮选的工艺流程,最终得到石英精矿产率21.51%、石英品位99.15%的试验指标,实现了铁尾矿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4.
攀枝花朱家包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选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含TFe为13.54%,Ti O2为7.31%的攀枝花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进行了粗磨湿式中磁抛废、细磨弱磁选铁和选铁尾矿强磁-浮选选钛的选矿工艺试验研究。该工艺最终获得了含TFe为55.18%,回收率为39.98%铁精矿和含Ti O2为46.13%,回收率为43.70%钛精矿,实现了对原矿中铁、钛的较佳回收。  相似文献   

15.
攀枝花某钛铁矿选矿厂尾矿库中尾矿TiO2和TFe品位分别为10.28%和10.38%,采用弱磁选铁-强磁预富集钛-浮选工艺回收其中的铁和钛。弱磁选铁可获得铁品位57.5%、回收率22.19%的铁精矿; 弱磁选铁尾矿经强磁预富集得到TiO2品位15.63%、回收率79.69%的强磁钛粗精矿; 强磁钛粗精矿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四次精选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TiO2品位45.97%、对强磁钛粗精矿回收率76.32%、对尾矿库尾矿回收率60.82%的钛精矿。该工艺实现了钛铁矿尾矿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从河北某铁尾矿中回收钛铁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河北某铁尾矿矿样分析得知,该尾矿含TiO24.82%,采用"磨矿-螺旋溜槽-弱磁-强磁-磨矿-反浮选",可获得品位为46.33%、产率3.05%、回收率28.35%的钛精矿。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综合回收河北某超贫钒钛磁铁矿资源,根据矿石性质,采用原矿弱磁收铁、铁粗精矿再磨后精选,铁粗选尾矿过强磁,强磁精矿再磨后用磁重联合收钛,强磁尾矿选磷,磷浮选作业一粗一扫四次精选。试验获得的铁精矿中TFe品位为67.53%、回收率为42.66%、磁性铁回收率为95.55%,磷精矿中P_2O_5品位为35.69%、回收率为84.62%,钛精矿中Ti品位为23.10%,回收率为7.62%,实现了钒钛磁铁矿资源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8.
白云鄂博尾矿铁品位为25.71%,铁主要以磁铁矿、赤铁矿和硅酸盐形式存在。试样粒度较细,-0.023 mm粒级产率为56.03%、铁品位达到34.11%、铁分布率高达70.26%,而+0.025 mm粒级铁品位低于16%、铁分布率不足15%。为给该尾矿中铁的回收提供技术依据,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经1粗1精弱磁选,获得了铁品位为64.10%、回收率为16.48%的弱磁选精矿;弱磁选尾矿经1粗1精高梯度强磁选,获得了铁品位为47.04%的强磁选精矿;强磁选精矿磨细至-0.023 mm占90%,以硫酸为调整剂、乳酸为抑制剂、W201为捕收剂经1粗2精1扫正浮选,正浮选精矿与弱磁精矿合并后为最终精矿,其铁品位为64.45%、回收率为58.47%。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分选指标,可以为白云鄂博尾矿中铁资源的综合回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白云鄂博铁精矿杂质含量高的问题,进行分类选矿。以云母型低品位铁-稀土矿石为对象,原矿TFe品位17.48%,主要以磁铁矿和赤铁矿形式存在,且细粒级中分布率较高。通过阶段磨矿-弱磁选回收磁性铁,弱磁尾矿强磁-磨矿-强磁-反浮选回收弱磁性氧化铁工艺,在最佳条件下获得TFe品位为65.49%,产率为20.85%,回收率为66.77%的铁精矿,对该矿石的开发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某贫磁-赤混合铁矿石铁品位低,目前原矿破碎后直接入磨选,采用阶段磨矿—弱磁—强磁—阴离子反浮选工艺流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为降低磨矿能耗,在实验室进行了破碎产品(-12 mm)筒式中磁—辊式强磁干式预选试验、破碎产品(-12 mm)湿式外磁内筒式磁选机预选试验、超细碎产品(-3 mm)—粗粒湿式中磁—脉动高梯度强磁预选工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超细碎—粗粒湿式中磁—脉动高梯度强磁预选工艺选别指标最好,在超细碎产品粒度-3 mm、中磁选磁场强度318 kA/m、强磁选磁场强度955 kA/m的条件下,可抛除产率25.19%、铁品位6.46%、铁损失率仅5.42%的合格尾矿,预选精矿铁品位较原矿提高了7.93个百分点,为37.92%,预选抛尾效果十分显著,可为赤铁矿石或混合铁矿石的预选工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