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祥林  金胜 《金属矿山》2014,43(8):57-60
某矿山低品位硫矿石利用扩建项目经济评价,根据“有项目”“无项目”评价体系,采用增量内部收益率和增量项目净现值指标进行评价分析,通过计算2个指标的评价结论截然相反。分析发现矿山作为资源项目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耗竭性,可采资源是恒定的,导致“有项目”“无项目”时计算期不同,出现多个内部收益率,指标无参考意义。通过对项目效益和费用进行统计分析,对矿山原有的剥离、建筑构筑物、总图等工程根据一定的比例按利旧处理,与新增投资一起计入投资费用,按新建项目体系进行经济评价,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方式,满足评价体系要求。  相似文献   

2.
叶珊珊  张进德  潘莉  杨雪  余洋 《金属矿山》2019,48(4):168-174
随着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以营建“绿色矿山”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日趋成为业内发展共识,特别是涉及矿区生态环境成本的相关领域业已成为行业研究前沿。通过系统梳理矿区生态环境成本相关理论,逐步完成矿区生态环境成本构成、账户设计与成本归集,合理界定矿区生态环境成本的确认原则、计量方法;以华北平原某矿区为例,综合借助资源损耗成本计量模型、生态服务价值方法、工程量法分别对“矿区自然(煤炭)资源损耗成本”、“生态环境破坏成本”、“绿色矿山建设成本”以及“矿山环境管护成本”进行核算,计算结果能够基本反映出所选矿区生态环境成本的现实情况。因此,建议设置与“环境成本”相关的会计科目,从成本管控的角度提高矿山企业的环保意识,进而为有效落实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绿色矿山”的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等“六大系统”建设规范于2011年9月1日实施。根据矿山安全监控建设的经验,认为矿山建设“六大系统”应当遵循以下四条原则:遵守国家规范,满足矿山实际需要;构建矿山综合安全平台,实现“六大系统”集成;服务矿山生产管理,满足生产调度需要;与矿山信息化相结合,纳入数字矿山范畴。  相似文献   

4.
神东矿区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安 《煤炭学报》2006,31(4):414-419
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是实现煤矿安全状况好转的最重要途径.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是人的行为本质安全、物的状态本质安全、系统环境本质安全的统一体,可以表达为“人-机-环境”系统或“人-物”系统.其建设途径可以分为管理“软件”和设备设施“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包括安全理念、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文化、员工素质等的形成与提高; “硬件”建设包括建设合理的矿井开拓、采区布置方式,主要生产系统、开采方法、技术装备、安全保障设施等.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建设可以创造优异的安全业绩,百万吨死亡率可以达到“0”目标.如果在不远的将来解决技术先进性、行业准入标准等问题,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安全业绩可望进一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武钢矿业公司“森林化”矿山建设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钢矿业公司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内首次提出了“森林化”矿山建设口号,总结了“森林化”矿山建设重要意义,制定了“森林化”矿山建设指标体系。其重点为土地复垦率近期达到35%以上、远期达到60%以上;矿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植物成活率达到90%以上,并在矿山生产过程中逐步推进、分步实施。取得了以大冶铁矿为代表的“亚洲最大人工硬岩废石场复垦基地”和“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桂冠,为全国矿山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树立了良好榜样。  相似文献   

6.
冀中能源低碳生态矿山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功 《煤炭学报》2011,36(2):317-321
基于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影响,提出了低碳生态矿山的概念,探讨了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模式及评价指标体系。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了充填采煤、保水开采、瓦斯抽采与利用、地热源利用和循环经济等绿色开采与低碳生态矿山建设的目的。提高了矿井安全保障和集约高效程度,而且提高了资源回收与“三废”开发利用率,达到减少能源消耗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为低碳生态矿山建设与实现提供了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金属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春雷  许晖 《金属矿山》2012,41(5):126-129
要做到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合理的设计,需要结合矿山现场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生产矿山的开拓、采准、采、出、运等生产中段为设计范围,提出了三网合一的设计思路,明确了井下避灾硐室数量的确定及配置原则,提出了生产矿山独立供水、联合供风的自救方案优选准则。确保“六大系统”设备仪器的设计选型合理,在抵御各种风险和灾变时能真正发挥安全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8.
巨厚坚硬岩层下基于防冲的开采设计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多个分布有巨厚坚硬岩层的矿区,巨厚坚硬岩层运动导致的强矿震和强冲击地压致灾后果严重,治理难度大,已经成为这些矿区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通过分析巨厚坚硬岩层下冲击地压的发生规律,提出了此类矿井冲击地压存在“关键工作面效应”、“震动诱冲效应”和“冲击震动效应”3个共同特点。“关键工作面”是指该工作面在开采时会导致巨厚坚硬岩层发生断裂和强烈运动,并开始出现强烈的矿震或冲击地压;“关键工作面效应”是指“关键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发生的强动力灾害;“震动诱冲效应”是指巨厚坚硬岩层断裂震动在地层中产生的动应力传播到处于高应力状态的煤体上后,诱发的冲击地压灾害,其显现特点是“震源与冲击显现位置不一致”;“冲击震动效应”是指当开采到关键工作面位置后,巨厚坚硬岩层的传递压力将急剧增加,当部分煤体达到发生冲击的条件时即可发生冲击,同时引起能量巨大的震动,这类冲击的显现特点是“震源与冲击显现位置一致”。采用覆岩空间结构理论、地表沉陷观测、微震和应力监测数据,提出了辨识关键工作面的方法;阐述了山东能源集团3个不同类型巨厚坚硬岩层冲击地压矿井采用保护层开采、负煤柱设计、关键工作面确定与参数设计、避开震动损害边界开采设计、小煤柱设计和顺序开采工作面参数优化设计等综合方法,实现防冲安全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虚拟矿山安全培训系统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顺堂 《金属矿山》2008,38(2):102-105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了井下生产的虚拟环境,并以此为背景,对矿山安全培训系统进行模块化的总体规划,设计了采掘VR安全培训的系统框架,介绍了系统开发中所应用的实时3D虚拟场景的生成、虚拟场景内部对象的生成、立体显示与传感等关键技术。最后利用矿山实际数据,运用基于图形与图像的混合建模方法进行场景建模,在此基础上,根据矿山安全培训的特点设计了“虚拟灾害环境”和“问答板”两种安全培训方法,由此使虚拟现实技术在矿山安全培训中的应用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三下”采煤保护煤柱强度与新支护技术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下”采煤既要保证安全,又要科学合理地索取地下资源。探讨目前“三下”采煤保护煤柱强度研究现状,针对“三下”采煤保护煤柱的处理方法不足,提出实行打锚杆、灌浆、矸石堆积等处理方法对“三下”采煤进行保护煤柱,在同等保证“三下”采煤安全的前提下,可索取更多煤炭,并对3种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以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鸳鸯湖矿区红柳矿井“三下”采煤情况为依托,探讨采用保护煤柱进行处理的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构建矿井杂散电流传播扩散的中试装置, 建立矿井杂散电流“面-体”扩散模型, 开发杂散电流“面-体”检测传感器, 对杂散电流的“面-体”扩散机理进行研究, 从而找出杂散电流的传播途径及衰减规律, 为开发矿井杂散电流“面-体”检测仪器和对矿井杂散电流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亚静  汪金花  白洋  尚艳霞 《煤炭学报》2015,40(Z2):413-418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将“通行路径最短”的最优路径扩展为“安全性最高、通行时间最短”的紧急避险最优路径,形成了适用于灾情变化的GIS避险最优路径理论,并量化了灾害避险路径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的指标,在改进的Dijkstra(迪杰斯特拉)数学模型中,增加等价权因子,构造了UPOP-Dijkstra(矿井紧急避险最优路径)算法,为矿山井下智能化避险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利用Matlab为开发工具,借助于改进的Dijkstra数学函数,设计了UPOP-Dijkstra算法应用流程,并以河北杏山矿井井下相关信息的基础数据为例,对井下火灾进行了灾害仿真实验,解算了井下人员的避灾路线,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龙固矿井的设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固矿井作为山东省巨野矿区开发的第一对特大型矿井,存在煤层埋藏深、巨厚松散表土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高地温、高地压、易自燃、村庄多等诸多国家及世界级难题。设计优化开拓布局、优选井口位置、创新井筒设计、攻关综放工艺,一井一面,在“水深火热”的矿井条件下实现集约生产,在近千米立井实现无轨胶轮车运输,同时将龙固矿井建设成了国内外极具影响力、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的数字化花园矿井。文章简要总结了设计主要创新点和社会反响摘要,为相似条件矿井设计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对国内某高寒高海拔矿山采冶项目进行了智能化建设设计, 以“无人、少人”开采、智能化运营为目标, 构建了以LTE 4G专网为基础的ICT平台、智能化支撑系统、生产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化系统等智能化建设方案, 旨在打造装备与管理一流、智慧智能、本质安全、绿色环保、人文生态和谐的矿山开采-矿浆输送-冶炼一体化工程, 实现对该矿山项目的智能化开发。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移动带内地表村庄、河流、道路的安全,同时最大限度地开采地下资源,结合某金矿大断裂带构造条件下采用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工程实例,运用概率积分法理论计算出的矿山安全开采深度为108 m,小于覆岩厚度(130 m),满足安全开采要求。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该矿“三下”开采移动范围内典型剖面的地表沉降进行了分析,经计算,最大倾斜变形为0.022 mm/m、最大水平变形为0.019 mm/m,与地表实测数据较接近,满足建(构)筑物保护等级要求。根据矿山井下爆破工程特点,计算出的矿山最大爆破安全允许距离为96 m,认为矿井爆破振动不会影响至地表。研究表明:该矿“三下”开采移动带内地表建(构)筑物安全稳定,对于该矿安全高效开采以及类似矿山开采移动带范围内的地表稳定性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峰  周科平 《金属矿山》2016,45(7):54-57
矿山系统工程是实现矿业现代化的必要工具,对于矿山建设、决策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复杂工程与复杂系统的角度阐述了矿山系统工程的基本特征即矿山工程系统的复杂性,并给出了主要表现形式。以云锡“区域矿山”建设过程为背景,基于系统观,从资源整合、生产系统重构与优化及集约开采3个方面对“区域矿山”的建矿模式进行了分析,体现了系统工程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在现代矿业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华柒  王山东  王跃凤 《现代矿业》2013,29(8):45-46,48
从高村铁矿生产实际出发,以解决设计、生产、管理需要为原则,开发了一套实用、可靠的集地质、测量、采矿综合处理和管理于一体的行业软件,提高了矿山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了“数字矿山”建设,并适合于国内类似的露天矿山使用。  相似文献   

18.
王鹏  黄寿元 《现代矿业》2013,29(8):92-94,97
针对梅山铁矿东南井、西风井井口“白烟滚滚”现象,分析得出回风井污风的主要成分为水雾。结合矿山回风井风流的特点,基于传统工业除雾技术,减少矿井回风井口的通风阻力,同时对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净化处理,设计惯性力与风流冷却联合除雾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加大,为防止煤矿水害事故发生,要求水害防治技术不断提高。针对郑煤集团一六井深部21下山21091工作面标高相对较低、“带压”开采的情况,采用底板注浆加固技术进行水害防治,从而增加了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提高了其阻水抗压能力,确保了该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贵州发耳煤矿,系高瓦斯矿井。该矿井一期设计生产原煤300万t/a,。矿井投产时,二个首采工作面,布置有6条长达千余米的煤巷工作面顺槽。顺槽施工时瓦斯超限,成为制约矿井建设的瓶颈。矿井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瓦斯抽采技术,配以合理的施工工艺,“边掘边抽”,确保了施工安全,煤顺槽得以正规循环施工,达到了快速施工、按期投产的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