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Planning》2014,(32):51-5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治疗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采用TCRE治疗反复药物治疗无效的功血63例,术前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病理为单纯性增生38例,息肉样增生18例,腺瘤样增生7例。术后第1、3、6个月随访。结果:63例TCRE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子宫穿孔、水中毒和盆腔脏器电损伤等并发症。均完成半年随访,闭经39例(61.9%),月经少量15例(23.8%),月经正常9例(14.3%)。术后6个月FSH、LH、E2、P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E是治疗难治性功血的微创技术,具有安全有效、不影响卵巢内分泌功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8):137-138
目的:探讨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临床观察。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治疗反复药物治疗无效的功血63例,术前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病理为单纯性增生38例,息肉样增生18例,腺瘤样增生7例。术后第1、3、6个月随访。结果:63例TCRE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子宫穿孔、水中毒和盆腔脏器电损伤等并发症。均完成半年随访,闭经39例(61.9%),月经少量15例(23.8%),月经正常9例(14.3%)。术后6个月FSH、LH、E2、P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E是治疗难治性功血的微创技术,具有安全有效、不影响卵巢内分泌功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6):141-14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症的发生对子宫内膜癌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13年7月在本院住院治疗,伴各种合并症的16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合并症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无合并症的17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常见的合并症为肥胖132例、高血压病107例、糖尿病57例;子宫内膜癌合并症组与对照组在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手术范围、术后肿瘤病理分期和肿瘤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合并症组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接受放化疗的例数比对照组多,且患有合并症的患者预后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随着年龄增加,合并症发生机率增加,合并症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存在一定影响,对预后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不同临床分期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术后妊娠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8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中,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37例(保留组)和非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45例(非保留组)。回顾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保留组的术后妊娠情况,比较2组的复发率。结果保留组平均随访40.7个月,非保留组平均随访37.3个月。保留组Ⅰ期患者术后妊娠率为43.5%(10/23),Ⅱ-Ⅲ期患者术后妊娠率为9.0%(1/11),Ⅰ期的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Ⅱ-Ⅲ期患者(P〈0.05)。保留组患者中有2例(复发率为5.4%)复发,非保留组有1例(复发率为2.2%)复发,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分期较低的患者术后妊娠率较高,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后肿瘤复发与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8):22-24
目的:探讨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年龄、绝经、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合并症、淋巴结转移、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辅助治疗等因素进行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2%、88.7%、83.7%;Cox回归分析发现,手术病理分期、肿瘤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深度及是否行盆腔淋巴结清扫为独立的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肿瘤分期较晚、分化程度低、肌层肌肉深度大、存在淋巴转移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而盆腔淋巴结清扫可使患者远期生存情况获益。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21):155-156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致异常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入院治疗的89例子宫内膜息肉异常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刮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围术期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8854,P=0.000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2.27%(1/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018,P=0.0381)。结论:应用宫腔镜电切方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引发的异常出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8):32-35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以子宫内膜癌为诊断的133例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87例(腹腔镜行子宫切除术)和常规组46例(常规开腹行子宫切除术)。对照两组膀胱功能、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结果:腹腔镜组术后自由尿流率、充盈时期膀胱压、排尿期同步压力流率均明显多于常规组,首次自行排尿时间、膀胱剩余尿量、排尿完全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首次排出尿量明显多于常规组,性功能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采取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可明显减少对膀胱功能、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将对患者功能影响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6)
目的:观察延伸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需进行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延伸性护理。使用生存质量评分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进行延伸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对60例行宫腔镜电切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0例行宫腔镜电切的手术患者子宫穿孔2例,出血1例,出现并发症的比例为5%。结论:恰当的护理配合是保障手术顺利及良好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33):107-110
目的:探究宫腔镜电切术和诊刮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原则分组的方式,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70例患者,试验组8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诊刮术,试验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妊娠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月经量为(158.9±34.6)m 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34.9±84.6)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率为91.86%,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妊娠率为70.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术后月经更加规律,月经量更少,为患者妊娠打好基础。同时,应用宫腔镜电切术不会对患者造成其他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25):151-152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5月-2013年5月因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手术者218例。根据患者患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术后随访2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手术均明确为内膜息肉。手术方式:单纯息肉切除89例,息肉切除+浅层内膜切除29例,息肉切除+内膜切除73例,息肉切除+内膜剥除27例。158例月经紊乱者术后99例月经血量较术前减少,43例转为点滴状出血,16例导致闭经。48例术前轻、中度贫血患者,术后1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手术均明确为内膜息肉。手术方式:单纯息肉切除89例,息肉切除+浅层内膜切除29例,息肉切除+内膜切除73例,息肉切除+内膜剥除27例。158例月经紊乱者术后99例月经血量较术前减少,43例转为点滴状出血,16例导致闭经。48例术前轻、中度贫血患者,术后13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重度贫血者同期转为轻度。17例痛经患者术后6例症状消失,9例缓解,2例无改善。10例不孕症患者术后3例妊娠。27例绝经后手术者均未再异常出血。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安全有效。手术方案应根据患者症状、病理类型、年龄和生育等个体需求加以调整,只有采用合适的方案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3):323-325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早期误诊的原因。方法:对8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照结直肠癌调查记录表收集患者的信息。结果:80例患者中20例被误诊为其他肛肠疾病。其中:内痔13例(16.25%),慢性直肠炎2例(2.50%),直肠息肉1例(1.25%),慢性结肠炎3例(3.75%),阑尾炎1例(1.25%)。结论:误诊的各种疾病均与结直肠癌有相同或相似的症状或体征。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29):115-117
目的:探讨分析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12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ER、PR、C-erbB2等免疫指标的检测和影像学分析,所有的患者均给予DTC化疗方案治疗34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123例乳腺癌患者经过规律的化学治疗后,其中完全缓解53例(43.09%)、部分缓解49例(39.84%)、疾病稳定18例(14.63%),疾病进展3例(2.44%),治疗有效率为97.56%;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反应、粒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等,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后疗效,增加保乳手术的机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4)
目的探讨血清中瘦素浓度及脂联素浓度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以及联合检测两者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1例正常健康妇女(对照组)、40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及3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恶性组)血清瘦素及脂联素的含量。结果恶性组在治疗前血清瘦素含量(8.40±2.88 ng/m L)显著高于良性组(4.97±1.90 ng/m L)、对照组(4.78±2.12 ng/m L)(P<0.01)。恶性组治疗前血清脂联素含量(2.50±1.76μg/m L)显著低于良性组(5.12±2.20μg/m L)、对照组(5.18±2.19μg/m L)(P<0.01)。患者的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比值检测敏感度及特异度优于单一检测瘦素或脂联素时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血清瘦素、脂联素浓度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手术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5)。血清中出现瘦素水平升高及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出现瘦素水平升高的同时伴有脂联素水平的降低。血清中出现瘦素水平的升高及脂联素水平的降低为子宫内膜癌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测定血清脂联素及瘦素可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9):141-143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联合炔诺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临床疗效,为EP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TCRP治疗,观察组在TCRP治疗后连续服用炔诺酮3个月,每次30~40 mg,每8小时服一次,共22 d/月。所有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月经改善率和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月经正常37例(92.5%)、复发1例(2.5%)。观察组月经改善率和EP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7.924、8.126,P<0.05)。结论:TCRP联合炔诺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以明显改善因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月经紊乱,同时有效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26):13-14
目的:通过研究症状、Ki-67、肿瘤大小与肿瘤分期、分型的关系,为胸腺瘤患者临床特征与肿瘤分型、分期的关系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02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肿瘤大小、Ki-67与胸腺瘤WHO分型、Masaoka分期的关系。结果: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是否出现症状(咳嗽、胸闷痛、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瘤WHO组织学分型、Masaoka分期均无关(P>0.05);肿瘤的大小与Masaoka分期明显相关:在Ⅰ、Ⅱ期患者中,肿瘤直径>8 cm的占10.8%,在Ⅲ、Ⅳ期患者中,肿瘤直径>8 cm占2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HO分型良性患者的Ki-67表达情况与恶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胸腺瘤患者以Ⅰ、Ⅱ期为主,占92.3%(36/39),而恶性胸腺瘤患者中Ⅲ、Ⅳ期仅占39.7%(25/63)。结论:肿瘤大小和分期明显相关;Ki-67在胸腺瘤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分型明显相关,可作为反映胸腺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6):129-130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保肛手术效果。方法:选取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44例,均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就开腹经括约肌切除保肛术(对照组,n=22)与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保肛术(观察组,n=22)预后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肛压指标、肛门功能评分、肿瘤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保肛手术治疗,可提高手术质量,改善肛压及肛门功能,防范肿瘤远处转移及复发,且具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15):60-63
目的:研究年轻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患者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切除(LRH)+阴式广泛宫颈切除(VRT)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抽调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治疗的年轻宫颈癌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31)和研究组(n=31),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研究组实施LRH+VRT。观察研究组妊娠结局,对比两组手术与手术后相关情况、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治疗后,共妊娠25例(80.65%)。手术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切除阴道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与淋巴结清扫个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宫颈癌患者可采取LRH+VRT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期间各项指标情况较为良好,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术后妊娠率较高,可满足有生育需求患者,值得临床采纳。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3)
目的探讨妊娠期宫内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以2013年本院住院产妇中诊断为宫内感染的92例患者为感染组,随机抽取2013年住院未发生宫内感染的产妇100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胎膜早破、点滴催产素、分娩镇痛、是否初产、高血压是妊娠期宫内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各因素在宫内感染发生中作用的大小顺序依次为:高血压>是否初产>点滴催产素>分娩镇痛>胎膜早破。结论宫内感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加强孕期保健和分娩过程管理是降低宫内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