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安全发展到今天,正逐步由防护外网安全为主(防止外部对内部的攻击和破坏),向防护内网信息安全为主(防止内部人员将内部重要信息有意或无意地外泄).内网安全是一个大的领域,要想彻底地解决内网信息安全问题,应当从多层面、多角度上来解决,相应的技术也不应只是单一的技术手段,而应是立体的,比如应具备各个层面的安全措施(网络层、会话层、表示层等).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际安全界的统计,各种计算机网络,存储数据遭受的攻击和破坏事件,80%是内部人员所为!而传统的基于外网安全理论的产品如防火墙、IDS和漏洞扫描等,仅仅解决了信息安全的一个方面.对于内部用户攻击和威胁事件是无能为力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网安全是外网安全的一种扩展和提升,它是基于更加科学和客观的信任模型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信息获取与资源共享的重要平台。由于病毒、木马、黑客等威胁的广泛存在.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的同时,考虑最多的就是信息安全问题,特别是对于公安、银行、军队等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单位来说,相关业务部门需要同时接入内网和外部因特网,这给内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随着地市烟草计算机终端数量的不断增加,防护企业网络边界,消除内网终端安全隐患,确保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可控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准入控制与终端管理系统通过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对接入网络的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实现对用户身份、在线状态、终端属性的全面管理与掌握的一种技术手段。该系统能够分析和弥补终端系统漏洞,进行用户行为控制和应用管理,防止企业信息泄漏,避免终端遭受病毒、蠕虫、木马危害,解决企业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信息安全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十二五”规划纲要高度强调了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文章分析内网信息安全的现状,针对军用内部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提出了相应的信息安全策略,从技术角度给出了内网信息安全的实现技术,以期对构建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内网信息安全问题主要来自组织内部;内网信息安全防范的主要对象应当是内部人员;内网信息安全主要问题是违规操作和内部犯罪;解决内网信息安全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技术手段;管理是解决内网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方式;内网信息安全管理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等等,这些看法基本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内网安全的重要性 网络的发展给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安全隐患,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业、学校、政府机构把安全重点放在防范来自外部的攻击,依赖于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等软件。尽管在所有介绍系统安全的文献中都会提及来自于内部的安全威胁,却鲜有针对内部安全隐患的防范工具与手段。2003 年美国CSI/FBI提供的《计算机犯罪与安全调查报告》显示,80% 以上的信息安全事件为内部人员和内外勾结所为。 近几年来,随着个人技术水平的提高,IP地址非法占用和盗用、非法外联现象、计算机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8.
内网安全的重要性网络的发展给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安全隐患,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业、学校、政府机构把安全重点放在防范来自外部的攻击,依赖于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等软件。尽管在所有介绍系统安全的文献中都会提及来自于内部的安全威胁,却鲜有针对内部安全隐患的防范工具与手段。2003年美国CSI/FBI提供的《计算机犯罪与安全调查报告》显示,80%以上的信息安全事件为内部人员和内外勾结所为。尤其近几年来,随着个人技术水平的提高,IP地址非法占用和盗用、非法外联现象、计算机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9.
网络系统较为复杂,服务功能广泛、信息高度共享,且网络攻击手段在逐步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了反查杀、攻击能力,破坏攻击、欺骗攻击、木马攻击、过载攻击、溢出攻击等频繁发生,用户之间、用户与主机、网络结构各个节点均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网络高效运行、快速反应能力受到影响,容易引起数据破坏、密码盗用、数据窃取及防护功能瘫痪、系统失灵.为避免网络信息被泄露及恶意损坏,应运用网络安全技术科学防护网络信息.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技术,旨在从信息技术层面减少网络内部与外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1.前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网安全是外网安全的一种扩展和提升,它是基于更加科学和客观的信任模型建立起来的。内网安全集中关注的对象包括了引起信息安全威胁的内部网络用户、应用环境、应用环境边界和内网通信安全,内网安全从更加全面和完整的角度对信息安全威胁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处理和控制,使信息安全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是一个片面堵漏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