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捷克斯洛伐克SKODA公司制造的200MW凝汽式汽轮机是三缸设计,高压缸和中压缸均为反流单流式,低压缸为双流式,末级叶片为840毫米.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热电联产要求,SKODA公司对主要零部件运行寿命期尚未到期的200MW凝汽式汽轮机进行改造.用户对200MW凝汽式汽轮机改造为供热式汽轮机的基本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2.
发展热电联产与集中供热,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热电联产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采用高参数、大容量的供热机组.对于运行多年的凝汽式汽轮机,要想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可以进行挖潜改造,使之实现热电联产.对凝汽式汽轮机挖潜改造有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3.
热电联产技术提高了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却也制约了热电机组的电出力调节能力,限制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阻碍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造成了严重的弃风问题。本文以系统煤耗总量为主要参考,分析了热电联产对系统整体效率的影响,并比较了电加热储热、电热泵制热、热电机组储热、汽轮机高/中压旁路抽汽供热4种灵活性改造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热电联产是否提升能源系统的整体利用效率取决于电能、热能的供需情况;现阶段高比例的热电联产机组,在"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下,限制了系统整体效率;汽轮机高/中压旁路抽汽供热方案应用限制较少,能够有效提升热电机组调节能力,是最优灵活性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200 MW汽轮机高、中压缸效率偏低的问题,提出通过对200 MW汽轮机高、中压通流进行改造,达到节能降耗目的。改造后降低了煤耗,提高了汽缸效率,实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某电厂125MW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概况,提出在基础系统及辅机等不变的前提下将该机组改造为背压机组的思路及要求,阐述汽轮机可采取的改造方案,通过分析改造后机组性能会发生的变化及改造效益,认为将125MW抽汽凝汽式机组改造为背压机组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吕红缨  朱宁 《热力发电》2007,36(1):51-53
探讨秦皇岛热电厂二期2×300 MW凝汽式机组改为供热机组的两种改造方案的可行性,论证结果认为:二期运行的300 MW凝汽式机组的供热改造方案不可行。为实施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建议电厂扩建时采用定型的300 MW抽汽式机组。  相似文献   

7.
姚迪明 《江西电力》2007,31(2):24-25
目前我国200 MW以下机组发电供电煤耗较高,国家已要求逐步关停退役。但由于投入产出问题,今后若干年要全部关停退役不太现实,因此对于200 MW以下机组,特别是125 MW、200 MW机型的节能管理和降耗改造就成了最引人关注的课题。一般而言火电厂的热效率只有30~40%,如果蒸汽驱动汽轮机的过程或之后的抽汽或排汽的热量能加以利用,可以既发电又供热,其热效率可达80~90%,能源利用效率可以比单纯发电约提高一倍以上,热电联产为200 MW以下机组节能降耗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漳泽发电分公司前苏制215 MW机组汽轮机高中压缸通流部分改造的效果。通过改造,高压缸效率达到84.43%,中压缸效率为93.94%,热耗率为7 989.4 kJ/(kW.h)。在纯凝工况下,机组热耗降低了337 kJ/(kW.h),煤耗降低12.7 g/(kW.h),年节约标煤1.50万t,改造投资2.5年即可收回。并且,在把泵凝汽式改为调节抽汽式汽轮机后,供热工况下最大抽汽流量达到340 t/h,可降低煤耗20 g/(kW.h)以上。  相似文献   

9.
对国产200 MW三缸两排汽抽汽凝汽式汽轮机,采用当前先进的准四维/全四维技术对通流部分进行改造,其性能优于目前国内200 MW三缸三排汽凝汽式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采用的准三维/全三维技术。该成果在国内电力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对同类机组增容降耗改造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姜文鑫  关钧 《吉林电力》2009,37(1):32-34
针对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台200Mw机组高、中压缸效率偏低的现状,通过对汽轮机通流部分存在夹层漏汽量大、汽封径向间隙偏大、隔板结合面漏汽及汽封块膨胀间隙超标、调节级效率低等问题的分析,结合大修进行技术改进试验,使高、中压缸效率达到设计值要求,降低了机组的热耗。  相似文献   

11.
王晨瑜  张龙英 《山西电力》2010,(3):41-43,60
论述了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漳泽发电分公司苏制215 MW汽轮机高中压缸通流部分改造方案,改造后,高压缸效率达到84.43%,中压缸效率为93.94%,热耗率为7 989.4 kJ/(kW.h),并同步进行中低压连通管抽汽供热改造,提高了机组出力,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常规生物质热电联产机组中,采用汽轮机抽汽加热热网水。汽水换热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损失。为了减小供热系统的?损失,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采用回热系统的凝结水代替汽轮机抽汽,利用板式换热器加热热网水。不仅减少机组抽汽,提高机组出功;而且采用水水换热还可提高换热效果。本文以国内某典型35 MW生物质热电联产机组为案例,对其进行了系统改造,并进行了详细的热力学分析和经济性分析。研究表明,新型系统供电标杆单耗降低了18.29 g/(kW·h),综合效率和发电效率分别提高了0.85百分点和1.01百分点。另外,对新型系统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造后的供热系统可以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年化新增净收益可达361.88万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白山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机组存在系统内漏、汽轮机的各级汽封间隙超标、汽轮机的级间泄漏量大、汽缸效率偏低等问题,为了减少高、中压缸级间漏汽量,提高各缸的效率及低压缸的真空,在2号机组大修中进行刷式汽封改造。改造后在五阀全开工况下,汽轮机的高压缸效率由81.47%提高到83.28%,提高了1.81%;中压缸平衡盘漏汽情况达到了较好水平;凝汽器真空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4.
60年代生产的N50-8.83型凝汽式汽轮机,目前国家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要限制该类的凝汽机组的使用,因此许多电厂都面临着机组改造的问题,要求在基础及系统辅机等尽可能不变的前提下,将该型机组改造为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经过热力计算、结构分析和方案比较,认为该型机组的改造是完全可行的,只要对其转子、前汽缸、隔板套、隔板、叶轮叶片、调节系统等有关部件进行设计更换,就可以为电厂提供一台热电联产的抽汽凝汽式汽轮机。  相似文献   

15.
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在装的4×200MW机组为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三缸三排汽凝汽式汽轮机,通过军电#7三缸三排200MW机组供热改造方案,将原有机组200MW三缸三排汽纯凝式汽轮机改造成为可调整抽汽式汽轮机组,锅炉和发电机维持原有设备不变,并利用现有供热管网,于2007年采暖期前利用机组大修期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凝汽式发电机组的效率通常只在26%~43%。如何才能提高机组效率,节省能源,降低消耗,这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研究课题,热电联产则是较好的途径之一。本文以唐山发电厂6号机改供热机组为例,分析了热电联产的经济性。1 热电联产的意义所谓热电联产,就是使动力设备同时送  相似文献   

17.
肖开进 《华东电力》2000,28(10):43-44
1997年以来,省电力公司先后对直属、控股和参股电厂实施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有:2台300MW机组、7台200 MW机组和1台125 MW机组的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2台1 000 t/h UP型直流炉改控制循环汽包炉,13台机组的热工控制系统改分散控制系统,12台汽轮机调速系统改为纯电调控制系统.通过改造,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可靠性、可调性和自动化水平,增加了出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某200 MW汽轮机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该机组整体优化的改造方案。通过性能考核试验验证,改造后的汽轮机效率得到了提高,3VWO工况下,汽轮机热耗率下降了442.45 k J/(k W·h),折算成发电煤耗率下降量为16.84g/(k W·h),高、中压缸效率分别提高了5.14%、2.21%。热耗降低明显,达到了预期的增容降耗的目的,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大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国家节能目标,提出发展300 MW空冷热电联产机组和改型热电联产机组,并以200 MW空冷热电联产机组替代小型机组。鉴于空冷机组的运行技术明显不同于湿冷机组介绍了空冷机组运行的特点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了华能营口电厂1号、2号俄供320 MW火电机组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前在经济性、安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简述了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的具体内容,通过对比改造前、后机组主要技术参数及数据,可见改造后汽轮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达到了节能、减排、降耗和提高机组效率的目的,为同类型机组的改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