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入湖河流对南四湖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泗河、城郭河等15条主要入湖河流对南四湖水质造成的影响。以DO、COD、CODMn、BOD5等作为评价指标,分别将湖区、河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两者之间的关系。评价结果表明,南阳湖、独山湖污染较严重,昭阳湖、微山湖水质状况略优于其他湖区。南阳湖、独山湖入湖河流的COD、CODMn、BOD5浓度较高,造成接纳这些河流的湖区有机物污染比较严重。由于昭阳湖、微山湖入湖河流较少,且河流污染相对较轻,入湖河流对该两湖的水质影响程度小于南阳湖、独山湖的入湖河流。入湖河流的水质状况是南四湖水质状况优劣的决定性因素,整治湖区污染的首要工作是治理周边的入湖河流。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苏南运河对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污染物通量的贡献,基于一维平原河网水量、水质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2011年受苏南运河影响的主要入湖河流的入湖污染物通量(COD、氨氮、TN、TP),量化分析了苏南运河对主要入湖河流入湖污染物通量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苏南运河主要影响湖西区的太湖主要入湖河流,对湖西区主要入湖河流入湖通量的总体贡献率约为23%,其中对太滆运河的贡献率最大,约42%,漕桥河次之,约23%,对太滆南运河、社渎港、陈东港污染物通量的贡献率由北向南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3.
南四湖地处鲁南泰沂山前冲积平原与鲁西黄泛平原的交接地带,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河区,为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湖的总称。南四湖流域总面积为31513km^2,上级湖、下级湖两部分,上级湖流域面积为27263km^2,下级湖流域面积为4250km^2。入湖主要河流共有53条,其中29条入上级湖,24条入下级  相似文献   

4.
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调水工程的必经之地和重要的调蓄水源地。南四湖水环境及水质的好坏是关系到该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1南四湖概况南四湖为昭阳、独山、南阳、微山湖四湖的总称,南北长126km,东西宽5-25km,流域面积31700km2,周边有大小入湖河流5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  相似文献   

5.
在对查干湖及灌区入湖退水长期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查干湖及周边水域非离子氨的计算和分析,提出查干湖水体中的非离子氨,主要来源溶解性有机氮进一步分解,水体p H对非离子氨的形成起主导作用;查干湖水体非离子氨浓度偏高,对渔业生态构成胁迫,应改善重点区域的水化学环境,减少非离子氨对渔业生态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6.
南四湖水资源危机分析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万荣 《治淮》1998,(5):13-14
南四湖是由南阳、昭阳、独山、微山四个相连的湖泊组成,南北狭长125km,东西宽6~25km,周边长311km,湖面面积1280km~2。其中上级湖面积609km~2,下级湖面积671km~2,承接苏、鲁、豫、皖四省32个县的来水,主要入湖河道53条。 一、南四湖水资源现状  相似文献   

7.
南四湖现状及治理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红  曹冬云  李飞  金晖 《山东水利》2003,(11):6-6,8
南四湖系南阳、独山、昭阳和微山4个相贯湖泊的总称,位于山东省微山县境内。南北长126km,东西宽5~25km,承接苏、鲁、豫、皖4省32个县(市)的来水,流域面积3.17万km~2。入湖河流有53条,出湖河道有4条;其中汇入上级湖的河道有30条,汇入下级湖的河道有23条。  相似文献   

8.
水事纪要     
正南四湖位于江苏、山东两省交界处,从南向北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个相连的湖泊组成。1960年,在昭阳湖腰建成了二级坝枢纽工程,自北而南将全湖分为上级湖和下级湖两部分。今年入汛以来,南四湖降水偏少近五成,湖区蓄水不足历年同期两成。7月底,南四湖水位降至2003年以来同期最低值,部分区域湖底裸露干裂。7月19日起,山东启动引黄(河)补湖(南四湖)。但受黄河千流流量偏低等因素影响,入湖水量低于蒸发量,南四湖水位仍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9.
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相互转化以及量化地下水补给量是湖泊水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采集了元荡湖区域湖水、地下水样品,测试了其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和水化学组成,运用Piper三线图分析其水化学类型、通过钻孔实测的地下水埋深绘制元荡湖区域旱季(2022年12月)和雨季(2023年6月)的地下水水位等值线图,结合电导率(EC)和溶解性总固体(TDS)定性分析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利用同位素水量平衡方程、线性端元混合模型定量评价了湖水、地下水、河水和降水之间的转化量。结果表明,研究区湖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SO42-·Ca2+·Na+·Mg2+,旱季和雨季湖水均受到地下水的补给,拟合得到的湖水旱季、雨季氢氧稳定同位素线性回归方程表明雨季斜率较小,蒸发更为强烈。湖水主要由河水、地下水和降水补给,其三者在旱季的补给比例分别为59%、26%和15%,在雨季的补给比例分别为23%、39%和38%。本文成果为元荡湖区域以及太湖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静  叶寅  王允青  王道中  吕国安  郭熙盛 《水利学报》2017,48(10):1195-1205
本文利用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解析了巢湖支流店埠河水体硝酸盐污染源的可能来源,并利用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Stable Isotope Analysis in R),定量评价了不同类型污染源在枯水期(2016年1月)和丰水期(2016年7月)对水体硝酸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店埠河水体各形态氮浓度具有很强的时空变异性。上游区域水体总氮(TN)、硝态氮(NO_3~--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4.87和2.73 mg/L)显著高于枯水期(3.09和1.17 mg/L),氨态氮(NH_4~+-N)平均浓度则是枯水期(1.10 mg/L)较丰水期(0.52 mg/L)高;中下游区域水体TN、NO_3~--N和NH_4~+-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6.62、3.23和1.57 mg/L)显著低于枯水期(10.52、4.26和3.66 mg/L)。水体无机氮主要以NO_3~--N形态存在,而污水则以NH_4~+-N为主。(2)δ~(15)N-NO_3~-和δ~(18)O-NO_3~-在丰水期的范围分别为1.98‰~9.12‰(平均值5.02‰)和5.11‰~11.86‰(平均值9.17‰),在枯水期的范围分别为3.89‰~9.35‰(平均值6.38‰)和1.46‰~7.53‰(平均值4.50‰),δ~(15)N-NO_3~-值丰水期较枯水期低,而δ~(18)O-NO_3~-值则是丰水期高于枯水期。粪肥污水、土壤有机氮以及化肥是店埠河水体NO_3~-的主要来源。(3)店埠河水体未经历明显的反硝化作用,SIAR模型计算表明,不同类型污染源对水体硝酸盐的贡献率分别为:大气沉降源7%~18%,土壤源24%~29%,化肥源18%~30%,粪肥污水源28%~48%。因此,根据河流流域空间布局,店埠河上游应重点控制面源污染输入的养殖废水、人畜粪便以及农业化肥,中下游则应重点防控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以有效降低入湖河流硝酸盐的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11.
通过稳定氢氧同位素结合水化学的方法, 在 2017 年采集天津市主要区( 县) 自来水的基础上, 于 2019 年重点收集中心城区和西青区的直接供水和二次供水的自来水, 分析水样中的稳定氢氧同位素组分和主要阴阳离子质量 浓度。自来水中稳定氧同位素∮18 O 的范围为- 4.41 ‰~ - 10.06 ‰ , 氢同位素∮D 的范围为- 52. 4 ‰ ~ - 74. 4‰ 。 引江水为水源的自来水中的同位素位于全球大气降水线附近, 水库蓄存会导致水中同位素富集; 深层地下水为水源的稳定同位素贫化。天津市中心城区、西青、津南、北辰、武清和蓟州的自来水水化学类型为 Ca·Mg-HCO3 , 滨海新区和宝坻的水化学类型为 Na· Mg-SO4 , 宁河的水化学类型为 Na-HCO3。天津市自来水的主要阴阳离子质量浓度都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二次供水对水化学组成无显著影响。引江水的自来水水质较地下水为水源的水质好; 滨海新区 由于水库蓄存, 自来水中 Na+ 和 SO4 2- 的离子质量浓度高; 宁河区的 Na+ 和蓟州区的 NO3- 质量浓度高。  相似文献   

12.
南四湖流域包括鲁、苏、豫、皖4省的32个县(市、区),南四湖位于济宁市境内,为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湖的总称,流域面积31700km^2,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具有行蓄滞洪、引水、灌溉、通航、旅游、养殖等多种功能。南四湖主要入湖河道有53条,湖东区滨湖地带为泰沂山脉第四纪冲积平原,远湖区为蒙山支脉山丘区,  相似文献   

13.
《人民黄河》2017,(1):73-78
通过野外考察取样和室内试验分析,应用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方法分析了挠力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降水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源;湿地地表水氢氧同位素最富集;沿松花江、七星河和挠力河流向,氢氧同位素有富集的趋势;多通道井的氢氧同位素数据表明,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力联系较强;挠力河流域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Na,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由HCO_3-Na-Mg-Ca演化为HCO_3-Mg-Ca-Cl(SO_4)。采用端元法计算得知,松花江在江川农场和山河村受到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的补给比例分别为7.6%和31.2%。  相似文献   

14.
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南四湖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储德义 《治淮》2003,(6):10-12
一、南四湖概况及存在问题 (一)概况 南四湖位于淮河流域北部,东、西、北三面承接苏、鲁、豫、皖4省32个县(市)的来水,流域面积3.17万km~2,其中上级湖2.75km~2,占流域面积的86.8%,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由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湖相连而成,入湖河流有53条,湖面面积1280km~2。具有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养殖、通航及旅游等多种功能。 南四湖周边地区涉及山东省枣庄、济宁和江苏省徐州3市共14县(区),土地面积2.21万km~2,耕地72万hm~2,人口约1000万,国内生产总值587亿元,工业总产值815亿元。  相似文献   

15.
研究河水与地下水的水化学同位素特征及相互作用,对流域内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地处神府东胜煤田的黄河流域内的乌兰木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Piper三线图和两端元模型分析流域降水、河水、地下水(矿井水、生活井水)的水化学特征、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探讨了流域内降水、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河水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和HCO3+SO4-Na型;矿井水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HCO3+Cl-Na型和HCO3+ SO4-Na型;生活井水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矿井水与河水联系较为密切。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受到大气降水和河水的共同补给,三者之间存在水力联系以及一定程度的水体转化。当地下水井深小于135 m时,大多数采样点河水对其补给贡献率为58.47%~80.94%;当地下水井深大于135 m时,河水对其补给贡献率为21.47%~58.69%。在地下水采样点距离河道8.8 km范围内,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贡献率超过45%,表明河水是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当地下水采样点距河道超过8.8 km时,河水对其补给贡献较弱。随着水井深度的增加、与河道距离的增大,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贡献率越来越小。该研究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6.
阚善光 《治淮》1999,(12):9-11
南四湖位于黄河以南、废黄河以北的鲁、苏交界地区。黄河夺泗夺淮以后,河床逐年淤高,徐州以上的泗河入黄受阻,逐渐潴留成南四湖,鲁桥以下的泗河也不复存在。明、清开挖了运河及伊家河后,南四湖洪水也从运河、伊家河及不牢河下泄。由于其行洪能力有限,因此,南四湖地区经常发生水灾。南四湖由南阳、昭阳、独山和微山湖4个湖连片组成,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1959年建成二级坝枢纽后,将南四湖分成了上、下级湖。上级湖水位(南阳)36.5米时,面积609平方公里,容积22.27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洱海湖区大气氮磷湿沉降特征,于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以总氮(TN)、总磷(TP)为主要水化学指标,对湖区布设的4个站点进行雨水监测;结合同期降水数据和湖区水质监测资料分析,阐释了洱海湿沉降污染物浓度和沉降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估算了湿沉降直接入湖污染负荷量,并评估了其入湖负荷对湖区水环境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洱海流域年降水量由南向北、自西向东递减,降水主要集中在6~10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9%~96%;(2)降水中总氮浓度均值为(1.180±0.682) mg/L,总磷浓度均值为(0.072±0.021) mg/L,降水总氮、总磷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浓度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3)总氮、总磷湿沉降通量7月份最大、5月份最小,沉降通量与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4)洱海湖面湿沉降总氮输入量约为183.32 t,总磷约为11.19 t,湖面湿沉降总氮直接入湖负荷占入湖河道年输入的20.01%,总磷占15.22%。  相似文献   

18.
格尔木河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格尔木河水化学沿程变化情况,于2019年7—8月在该区采集33组水样进行测试分析,采用Piper三线图解法和Gibbs图解法,分析了格尔木河从源头至入湖口的水化学特征、形成原因以及主要离子来源。结果表明:格尔木河水体沿程水化学呈现由HCO3-Ca-Mg型到HCO3-Cl-Na-Ca-Mg型再到HCO3-Cl-Na-Mg-Ca型的演变特征,到溢出带北侧Cl-和Na+逐步占主导地位;水化学类型的主要形成原因为溶滤作用和蒸发浓缩作用;主要离子来源为石盐、碳酸盐以及硫酸盐等的风化溶解。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水文分割法的鄱阳湖入湖非点源污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鄱阳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情况,选取鄱阳湖入湖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利用各河流入湖控制站对流域径流量及水质进行同步监测,借鉴水文分割法的原理,应用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公式,探求径流氮、磷负荷入湖规律。结果表明:2008年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河及博阳河、西河入湖氨氮和总磷的污染负荷(溶解态)为入湖非点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占总入湖负荷的68%~76%;在空间分布上,入湖五河中赣江对入湖非点源污染负荷的贡献占绝对优势。根据分析结果,鄱阳湖的水污染治理应主要针对非点源污染,且重点在赣江流域。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17组河水水样的水化学数据基础上,通过Piper三线图、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克孜勒河流域喀什段河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克孜勒河上游与中下游的水化学类型差异反映出蒸发岩的风化溶解是影响河流水化学组成的主导因素,而河水中含量较高的SO2-4主要来源于新近系地层中石膏岩类的风化溶解。克孜勒河流域内蒸发岩风化以石膏岩类的风化为主,盐岩类风化次之,碳酸盐岩风化贡献相对较少。区域内岩石化学风化的主要反应形式是石膏、芒硝、镁硫酸盐岩和盐岩的溶解,其次是方解石和白云石溶解,再次为钠长石溶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