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子果醋饮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丽 《饮料工业》2008,11(12):34-37
探讨了以李子为原料的果醋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李子果醋的最佳工艺参数。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0℃、果汁的初始糖度16%、酵母菌接种量10%、发酵7d左右;醋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0℃、醋酸菌接种量12%、初始酒精度8%、发酵8d。该工艺酿制出的李子果醋香味独特,口味纯正。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以红树莓为原料的果醋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红树莓果醋的最佳工艺参数。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0℃,果汁的初始糖度16%,酵母菌接种量10%,发酵7d左右。醋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0℃,醋酸菌接种量12%,初始酒精度8%,发酵8d。酿制出的红树莓果醋香味独特,品位纯正。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以红树莓为原料的果醋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红树莓果醋的最佳工艺参数。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0℃,果汁的初始糖度16%,酵母菌接种量10%,发酵7d左右。醋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0℃,醋酸菌接种量12%,初始酒精度8%,发酵8d。酿制出的红树莓果醋香味独特,品位纯正。  相似文献   

4.
杏果醋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确定了杏果醋生产过程中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即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3 d,接种量5%.正交试验确定了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即初始酒精度5%,pH5.5,发酵温度35℃,醋酸茵接种量10%.  相似文献   

5.
杨梅果醋及果醋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杨梅为原料,探讨杨梅果醋及果醋饮料生产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和配方.结果:酒精发酵的工艺参数为:初始糖度8%,酵母接种量0.1%,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4d.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醋酸菌接种量10%,发酵时间96 h,发酵温度30℃,初始酒精度6.5%.果醋饮料配制的最佳条件为杨梅果醋15%,杨梅果汁15%,蜂蜜4%,蔗糖10%.结论:杨梅果醋具有杨梅果香,风味独特,酸度适宜;果醋饮料清朗爽口,酸甜适中.  相似文献   

6.
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苹果果醋加工工艺中粟酒裂殖酵母降酸、酒精发酵及醋酸发酵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降酸最佳条件:温度28℃,发酵时间3 d,粟酒裂殖酵母接种量为5%;酒精发酵最佳条件:温度26℃,发酵时间7 d,酿酒酵母接种量为5%;醋酸发酵最佳条件:初始酒精度7%,发酵时间20 d,醋酸菌接种量10%,发酵温度为32℃.  相似文献   

7.
以苹果、胡萝卜为原料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制得了胡萝卜、苹果复合果醋。通过对影响酒精发酵的接种量、温度、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酒精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5%,温度为30℃,发酵时间6 d;对醋酸发酵的初始酒精度、接种量、温度、pH研究表明,醋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酒精度为8(%,体积分数),接种量为10%,温度在30℃,pH为3.5,发酵时间14 d。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山楂和苹果为原料酿造果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山楂苹果复合果醋的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山楂苹果复合果醋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初始糖度为20%、初始pH值为4.0、酵母接种量为0.01%、发酵温度为24℃;山楂苹果复合果醋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初始酒精度为8%、初始pH值为5.0、醋酸菌接种量为8%、发酵时间为7d.  相似文献   

9.
木瓜果醋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酿造木瓜果酒为原料,接种AS1.41醋酸菌,酿造木瓜果醋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酒度6%vol,初始pH为4,AS1.41醋酸菌活化液的接种量为17.5%,发酵温度为31℃,装液量为20%,转为200r/min.发酵4d后所得木瓜果醋的醋酸含量为(6.557±0.06)g/100mL.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接种量、装瓶量、初始pH、初始酒度、发酵温度的醋酸发酵单因素试验,以及对初始酒度、接种量、初始pH和发酵温度的醋酸发酵四因素三水平,即L9(34)正交试验,发酵时间8d,以总酸产量为优化指标,试验得出:影响桑椹果醋发酵的主次因素为初始酒度〉发酵温度〉初始pH〉接种量;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初始酒度7%,接种量9%,初始pH 4.5,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桑椹果醋总酸产量为63.02g/L。根据对桑椹果醋各项指标的评定和测定,桑椹果醋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