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喇嘛甸油田葡Ⅰ1-2油层聚合物驱综合挖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喇嘛甸油田葡Ⅰ1-2油层聚合物驱区块已陆续进入水驱阶段。在喇嘛甸油田葡Ⅰ1-2油层聚合物驱挖潜实践中,总结出寻找剩余油富集区、确定剩余油分布类型、及时有针对性采取调整措施、减少油层低效循环场以及控制聚合物驱成本等一套提高聚合物驱整体效果的综合挖潜在基本方法。这些方法针对性强,易于操作,对同类油田注聚区块的综合挖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聚驱后剩余油再认识及挖潜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充分研究油层沉积特点的基础上,应用储层描述技术对典型区块进行层内建筑结构解剖,描述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对聚驱后剩余油进行再认识,并将聚驱后剩余油再认识成果应用于措施挖潜中.通过实施成熟技术,探索新技术,实现挖潜对象由层间深入到层内,由层内深入到结构单元,最大限度地挖掘聚驱后剩余储量.试验表明,对聚驱后剩余油挖潜工作应采用配套调整技术,配套技术的核心是通过井组间、层系间、厚油层内部匹配调整,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改变液流方向,提高油层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3.
对剩余油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进而从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出发,研究了剩余油在平面、层间和层内三个方面的分布规律,提出了适合江苏复杂小断块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的技术系列,实施后提高了复杂小断块高含水油藏的开发水平,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喇嘛甸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水驱油层综合含水为93·6%,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达83·9%,同时精细地质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单砂体注采关系尚不完善,存在剩余油。通过对油田北西块喇7-210典型区块进行解剖分析,研究各套层系井网不同储层剩余油分布特点,提出利用现有井网来完善不同储层单砂体的注采关系、挖潜不同类型剩余油的井网综合利用模式,该模式对今后进一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及配套挖潜对策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分散而难以识别,且其分布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在大港油区的港东开发区,根据以纵向1118个时间地层单元为对象的精细油藏描述,提出3类剩余油潜力:①已动用油层,即断层与微构造控制、注采井网不完善、层间非均质性、平面低渗透相带、层内渗流屏障、注采滞留区、边底水锥进等因素形成的剩余油;②新层,即以往未发现的低电阻油层和新发现油砂体;③滚动扩边。在潜力认识的基础上,以单砂体或流动单元为挖潜调整对象,在潜力富集区钻新井、更新井,改变非主力层的驱动方式,重组层系、井网,改变液流方向和间歇注水,并对潜力区配套实施补层、提液、压裂防砂、重复射孔、深度调剖等措施。港东开发区复杂断块油藏实施配套挖潜措施后,提高了高含水期的开发效益与水平。图1参17  相似文献   

6.
近日,吐鲁番采油厂油藏开发技术人员通过对葡2井进行精细储层分析,果断采取侧钻作业挖潜剩余油,使这口沉睡17年的老井焕发生机。在油田上产的黄金时节,为了保障原油产量箭头稳步向上,采油厂在抓好新区块规模开发的同时,狠抓老区块剩余油挖潜,做好精细选井选层研究,加大油井措施上产力度,加强基础研究及技术攻关,精细油藏构造、  相似文献   

7.
河南X油田目前综合含水94.2%,采出程度38.6%,属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简称"双高")开发的油田。如何进一步发展"双高"开发单元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已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建立X油田数值模拟模型,对其进行历史拟合。满足历史拟合要求后,针对"双高"阶段剩余油分布特点给出不同水淹级别划分标准。着重分析不同水淹级别下剩余油饱和度、剩余地质储量、平面和层间剩余油分布特征。建立了剩余油挖潜综合评价方法,将评价指标划分为4类,按照同一油组不同水淹级别对剩余油潜力区进行精细刻画,进而找出剩余油主要集中在Ⅲ、Ⅳ类潜力区。并针对不同潜力区提出不同挖潜策略,为X油田下一步剩余油精细挖潜提供依据,该方法对国内类似"双高"油田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萨中开发区三次采油规模不断扩大,注聚油层由单一的葡一组一类主力油层上返延伸至萨二、萨三组二类油层,水驱开发区块配合注聚封堵油层厚度比例不断加大,这给原水驱井网造成剩余油层厚度小、物性差,挖潜难度大的开采矛盾.如何在水驱封堵区块继续进行油层措施挖潜成为现实课题,传统做法是在开发区块内局部未封堵井区选井选层,但效果不好.以北一区断东西块为例,打破传统做法,通过优化封堵方法以及系统地对注水井封堵全过程综合优化调整,在封堵区域内寻找措施潜力井,收到很好增油降水效果,提高了对水驱井网薄差油层动用程度,有效改善封堵区域开发效果,同时探索总结出一些新方法、新认识,对同类水驱注聚封堵区块挖潜调整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靖安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藏,具有典型的三低特征,油藏进入中含水期,水驱规律、剩余油分布特征较为复杂,调整难度大,因此研究剩余油对低渗透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靖安油田最具有典型代表的五里湾长6油藏为例,深入研究进入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五里湾长6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由于不同开发阶段的生产制度、开采速度、注采矛盾、开发特征等原因影响,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致使剩余储量动用难度增大,严重影响了采收率的提高,本文主要从动态分析法、数值模拟法、沉积相法、动态监测法等国内外成熟的剩余油研究方法有机的结合研究五里湾长6油藏剩余油富集规律,并通过认识的规律指导挖潜剩余油,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对其它类似油藏的后期开发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濮城油田文51断块是一个典型的多油层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长期注水开发造成井况损坏严重,注采井网遭到破坏,剩余油集中在井况损坏区、断层高部位、注水切割区及河道砂体注入水流线未波及的井间滞留区。剩余油的挖潜依靠多元化配套技术,完善注采井网,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水驱控制储量和动用储量,从而提高区块采收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杜210块大凌河油层开发过程中表现出的地层压力水平低、层间矛盾突出、纵向动用程度不均、蒸汽吞吐效果逐年变差等问题,开展了剩余油形成控制因素、剩余油分布模式、剩余油分布特征等研究,并根据该块剩余油分布特征开展了剩余油挖潜研究,通过实施大修侧钻、补孔、间歇注汽等措施,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为该区实施大规模剩余油挖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胡浩 《岩性油气藏》2016,(4):113-120
大庆油田杏六区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储层内部剩余油分布复杂,以小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剩余油的分布已不能满足后期剩余油研究的需要。因此,为了细化研究尺度,精细解剖杏六区储层砂体内部结构,总结出了5种典型的砂体结构特征,并重点讨论了砂体结构与剩余油形成及分布特征的对应性,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挖潜调整措施思路和方法,即补孔和堵水调整方案。方案共部署补射油水井57口,堵水井6口,方案实施后预计平均单井日增油量2.9 t,综合含水率下降6%。此方案对于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的老油田剩余油挖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复杂断块油藏进入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复杂,挖潜难度大,为提高水驱采收率,提出了将研究单元细化到油砂体的剩余油精细挖潜方法。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数据和测试资料,根据油砂体上井网控制情况、水驱特征和边水能量特征,将油砂体划分为弹性驱、注入水驱、注入水+边水驱、边水驱和未动用等类型,详细解剖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动用情况,分析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和潜力,提出了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利用该方法对跃进2号油田的剩余油进行了挖潜,水驱效果大大提高。研究表明,以油砂体为对象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的开发效果,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一种定量描述储层剩余油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剩余油描述是剩余油研究的核心和难点,多数剩余油描述的方法都停留在定性描述上,对于定量描述剩余油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引入参数“剩余油量”来定量描述剩余油,给出了单井控制剩余油量的计算公式及其解法。通过计算某区块的剩余油量,描述了该区块的剩余油分布,对单井控制的剩余油量作等值线图,并将剩余油量直观地展现在平面图上。研究认为:“剩余油量”不仅能够描述剩余油的详细分布情况,还能够获得不同区块剩余量大小,为油田剩余油挖潜和生产调整提供参考意见。“剩余油量”在剩余油研究中将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红岗油田通过深入的油藏研究和有效的配套挖潜技术,实现了持续稳产40万t以上25年.首先,有完善的剩余油研究思路,确立了剩余油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剩余油挖潜技术;其次,对剩余油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已动用井点、未动用井点和井间剩余油;然后提出了相应的配套的高效挖潜对策.  相似文献   

16.
经过40多年开发历程,X区块开发中存在底水锥进严重、油井套损严重等问题,影响区块开发效果,为此在对区块剩余油潜力评价基础上,优选老井侧钻技术进行剩余油挖潜,取得较好效果,共实施10井次,阶段累产油3.5万吨,提高采收率0.46%,在低油价下实现降本增效目的,下步计划继续对12口套损井实施侧钻,预计增加可采储量6.2万吨。  相似文献   

17.
针对XB油田油层平面上水淹面积大、纵向上层间水淹不均匀的状况,基于油层非均质性和井网特点,结合检查井资料,研究分析了剩余油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特点。同时指出剩余油分布主要是受储层非均质性和井网不完善影响,其中物性差型剩余油占整个剩余储量的1/3以上,并依据不同剩余油分布类型,确定了XB油田薄差油层压裂、酸化、层内细分注水、完善注采关系等精细挖潜对策。实践表明,通过分析流体渗流规律,结合剩余油分布情况及目前采油技术工艺水平,强化注采系统和注采结构调整,油田薄差储层动用状况显著改善,取得了较好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在平面、层间、层内的分布异常复杂,本工作综合应用油藏动态综合分析法、小层沉积微相法、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从剩余油控制因素分析入手,对王102断块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局部构造高部位、断层附近、井间滞流区;并针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点,提出利用侧钻、打新井等多种工艺措施手段挖掘剩余油潜力。区块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采收率提高3.6%,增加可采储量21万吨。  相似文献   

19.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CHFR)在剩余油综合挖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是套后电测油层电阻率的新方法。通过与裸眼井电阻率对比,利用衰竭指数定性评价油层水淹程度。参考碳氧比测井资料,逐一砂体进行论证,综合分析砂体剩余油成因,认为该项新技术能够确定油层剩余油富集部位。萨北开发区采用此新方法测井3口,对方法的适用性有一定的认识。以该测井资料为指导,在聚驱后的北2-丁5-P17井上采取补孔措施挖潜,效果突出,认识到该项技术是高含水后期测试剩余油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将在多学科油藏研究以及指导北三东CHFR试验区措施挖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胜坨油田潜力韵律层综合挖潜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翔 《试采技术》2006,27(1):11-14
胜坨油田自1964年投入开发以来,随着采出程度的不断提高,剩余油分布越来越零散,潜力认识及措施挖潜的难度越来越大。针对胜坨油田韵律层地质特点,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从储层研究、剩余油定量描述、井网调整、注采工艺配套等韵律层挖潜综合配套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