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图形是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核心创作元素之一,是直观传达信息的有效载体。艺术设计中的图形设计重点创意的表现目的,必须要能够引起观赏者的注意,而利用视错觉的表现手法往往能引起观赏者的目光,制造视觉上的冲击,产生新奇、特别的感受,进而达到设计的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视错觉作为一种能够在视觉上为欣赏者带来新奇体验的设计方式,其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基于此,本文从视错觉的概念出发,结合经典案例对视错觉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任成元  朱晓琳  宋林轩 《包装工程》2020,41(16):323-329
目的研究视错觉应用到地域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规律与方法,并探索其价值。视错觉是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以往主要应用在视觉传达设计当中,以突出视觉效果为目的。产品设计是以功能实现为主干,视觉如果出现误差会影响人对功能的正确判断。怎样既能发挥视错觉的优势又能有效服务产品设计的功能是此研究的核心,也是文章的创新点。方法从哲学的角度看视错觉与产品设计的关系,探究将视错觉运用到地域文创产品设计当中,巧妙地运用视错觉的优势,打破常规,反其道而行之。同时,运用语言学中的"双重否定等于肯定"的形式来突出产品功能的实现。同时这种表现方法默契地呼应地域文创产品情感化、趣味化、惊艳化,有效创意创新,从而打破市场同质化现象。总结其表现方法,设计服务生活,让文创产品变得"活泼"起来。结论从新的角度为产品设计方法学研究提供价值资料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郝志刚 《包装工程》2021,42(10):334-337
目的 探析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形式、内容与方法的创新以及对传统元素的艺术化应用策略.方法 结合传统元素的丰富形式与内容所表现出的普遍性、独特性特点,引出其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并将目光聚焦在了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以设计师普遍认可并遵守的相关应用原则为基础,在色彩、符号和空间三大层面总结了基本的应用方向,然后分别选取了传统吉祥元素、传统绘画元素和传统花纹元素,就其在包装设计、展示设计等视觉传达领域的创造性应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和分析,找到了两者融合的可行路径.结论 视觉传达设计不只是向受众传达一种视觉化的内容,更是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元化的形式冲击受众视觉神经的关键,尤其在融入中国传统元素后,作品的外在与内在都得到了升华,能够以更加强烈而独特的民族风格助力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促使视觉传达作品真正打开市场,成为独特的中华民族风格的艺术化存在.  相似文献   

4.
殷实 《包装工程》2020,41(4):291-293
目的分析视觉思维模式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探究视觉思维模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及创新策略。方法从视觉思维和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特点入手,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通性,接着从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思维的具体分类进行分析,得出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视觉思维的具体应用原则,如视觉中心、比例与尺度、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整体与局部等,然后以此为基础,从具体的包装设计和广告招贴设计领域展开分析与探索,提出创新及综合运用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思维模式提升视觉传达设计的水平和质量的有效策略。结论视觉传达设计借助视觉思维模式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探索,能够轻松地找到最有效的创新方案,使整个作品呈现出理想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5.
陈来希 《上海包装》2023,(11):48-50
中华传统古诗文经典意象内涵深刻、寓意深远,是古代文人抒情达意的重要载体之一。基于莲花意象对视觉传达设计所产生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究和思考。通过概述莲花意象的特征,阐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深入解读经典意象在古诗文中的内涵和寓意,从造型和内涵两个方面分析莲花意象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意义和价值;结合海报、标志和书籍装帧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中华传统古诗文经典意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使设计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内容,使设计模式趋向多元化发展。概述了传统文化元素和视觉传达设计,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意义,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视觉传达设计者提供借鉴经验,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娟 《包装工程》2021,42(14):378-381
目的 探索创新视角下的色彩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个性化应用.方法 分析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内涵及其代表性设计门类,引出色彩这一视觉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表现的在传递信息、呈现效果、展示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分别以包装设计、展览陈列艺术设计为代表,就具体的创新应用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索,最后从对视觉中心的关注、对比例及尺度的合理控制以及对整体与局部的协调三大方面总结色彩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发展方向.结论 色彩元素是视觉传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将这一元素进行科学分析和整理,创新性地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领域,能够改进相对固化的视觉元素运用形式与效果,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时代感,从而提升视觉传达效果,促进视觉传达设计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炜玮 《绿色包装》2024,(4):139-142
在当下的市场中,产品包装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插画艺术作为一种形象表现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产品包装设计中,但其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视觉传达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深入探究插画艺术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视觉传达原理和应用效果,通过实验研究和案例分析验证其影响力,以期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产品包装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磊 《包装工程》2022,43(6):345-347, 358
目的 探索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方向及其在各方面的创新尝试。方法 从社会进步、人们认知的变化、各领域的重大变革等方面,对逐渐渗透和影响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展开深入分析,结合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内涵及其在传播形态、设计载体、时间空间等方面虚拟化、多样化和多维化的特点,从创新、互动和人性化三大方向进行探析,同时以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创新方式为基础,来总结具体的实践路径。结论 新媒体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使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为视觉传达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应用方向,创新了应用路径,提高了设计效果,这既有利于新媒体艺术的落实,又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贺庆文 《包装工程》2016,37(16):196-200
目的分析视错觉在现代家具造型中的应用。方法以归纳法、类比法、演绎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生理学、心理学、艺术学等理论资料,从形式要素与视觉特性两大方面归纳、总结视错觉在现代家具造型中的应用途径。结论视错觉与家具设计的融合,拓宽了家具设计思路,满足了消费者视觉和心理双重需求,有利于快速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玉凤 《包装工程》2020,41(14):252-256
目的为我国新媒体融合视阈下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良好对策,对新媒体视阈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新媒体视阈下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和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找到新媒体视阈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方向。结论在新媒体视阈下视觉语言和视觉层次的启示下,进一步指出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要适当的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来构建视觉元素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以及视觉图像语言结构的丰富性。为了更好地适应数字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传播特点,应加强视觉语言传播在当代数字新媒体中的应用。指明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工作者在设计作品时可以利用数字新媒体技术将传统设计理念与创新表现形式相融合,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崭新的创作空间,从而来寻求创新的无限突破。  相似文献   

12.
视错觉在 3D Mapping 投影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昱东  席涛 《包装工程》2018,39(14):65-69
目的旨在研究提升3D Mapping制作质量的方法。通过借鉴视错觉对于艺术、建筑、环境、服饰等领域的研究,分析3D Mapping的特点以及视错觉的影响,找出对于3D Mapping具有指导性理论及应用。方法在解析3D Mapping制作方法的同时,将3D Mapping中常见的视错觉进行分析,着重研究深度错觉、反透视原理以及边框错觉的视错觉原理进行深度分析。分析这3种视错觉在实际案例之中是如何具体应用,研究视错觉如何对3D Mapping产生影响。结论正确的利用深度错觉、反透视原理、边框错觉等视错觉可以对3D Mapping进行视觉深度的改变、良好的定位校正以及震撼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3.
视错觉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隆慧 《包装工程》2013,34(16):108-110,118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利用测试人的眼睛对光的敏感程度的实验结果,对视错觉在二维平面、三维空间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产生视错觉的原理,论述了产生视错觉必备的3 个条件。进而提出了如何合理利用视错觉,并将其与广告画面的内容相结合,产生别出心裁的视觉效果,最终达到吸引消费者眼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鲁普及 《包装工程》2020,40(22):301-305
目的 把新媒体当作一种公益招贴设计作品展示的渠道,并且专门针对新媒体传播环境,探索适合的公益招贴的设计思路、设计形式和设计语言。方法 从公益招贴的定义入手,概述其与媒体的关系,并多方面比较了解公益招贴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种媒体环境下的不同传播特性。然后,对基于新媒体传播的公益招贴设计在创意、形式、表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公益招贴设计应对新媒体传播时可采取的新思路、新形式以及应该彰显的视觉表现上的优势,并结合具体案例分别加以阐述。结论 公益招贴设计是纸媒体时代行之有效的广告形式之一,而融合了新媒体传播特色的设计则更是传播时政理念、公共道德、公共利益的利器,有着更好的传播效果和宽广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北冈明佳运动错视作品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云霞  吴卫 《包装学报》2013,5(4):52-55
日本著名错视大师北冈明佳创作的运动错视作品通过不同色彩和明度的运用,精心地排列和布局,创造出强烈的视幻之美。运动错觉是北冈明佳作品的一大特色,他将各种运动错觉展现在静态图片上,呈现出独特的视错觉效果,其运动错视包括旋转错视、波动错视、移动错视和发射错视4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以佛山木版年画的艺术图形展示出的传统民间艺术特征和视觉质感,及其为现代视觉传达创造提供的宽广空间为出发点,从图形创意内容、图形创意手法、图形创意表现等方面,论述了佛山木版年画图形在视觉创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视错觉图形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刘洋 《包装工程》2012,33(4):114-117
主要探讨了设计领域中存在的视错觉现象。首先分析了产品外观形态设计中的视错觉纠正,再以实例来探讨如何使视错觉图形与产品形态进行有效融合,使设计更能给人以新奇感。  相似文献   

18.
董霞 《包装工程》2018,39(10):249-252
目的在提出二维空间的平面设计作品存在的局限性、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不能满足现代人们高层次的审美需求等问题的基础上,总结"立体化"的概念,进一步探究"立体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方法以平面设计的发展历史为切入点,分析研究利用空间环境、视错觉、交互体验和多媒体技术等"立体化"的视觉表现形式,同时结合色彩、形态与材质,拓宽平面设计元素的范畴,探索海报设计、标志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领域的立体化表现及其典型案例。结论将平面设计"立体化"能够构建出更具表现力的新视觉语言,在丰富平面设计作品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增强视觉冲击力,使信息的传递更有效率,使平面设计作品立体化、动态化,具备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