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特克斯河口引水枢纽的试验研究,解决了常遇洪水低水位运行时河流两岸的引水问题,优化了水平县板特结构形式,收到了较好的引水防沙效果,为县板分层式引水枢纽工程设计提供了新经验。  相似文献   

2.
溢流丁坝在天南维其克枢纽工程中的应用,改变了枢纽上下游的水沙特性。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发现,枢纽上游左岸长溢流丁坝,可将靠左岸的主流导向右岸的引水口,稳定了长溢流丁坝末端至引水口段的主槽。同时,部分洪水可以通过丁坝泄流,使河道过流断面流量分布均匀,减轻了过分依赖一岸抗洪的问题。枢纽上游右岸丁坝的设置,将上游右岸一侧的泥沙导向远离引水口的主槽,使原进水闸闸前保持"门前清",大大减轻了入渠的泥沙量。  相似文献   

3.
四零四厂取水枢纽是建立在多泥沙河流上的低坝引水工程 ,模型试验表明枢纽的整体布置设计合理 ,防沙冲沙效果明显。本文在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该工程引水防沙设计较为成功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新疆弯道式引水枢纽运行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四零四厂取水枢纽是建立在多泥沙河流上的低坝引水工程,模型试验表明枢纽的整体布置设计合理,防消冲沙效果明显。本文在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该工程引水防沙设计较为成功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对拟除险加固的新疆克孜河阿瓦提(KZAWT)引水枢纽在河道发生不同频率洪水工况下开展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KZAWT枢纽分流比远小于原设计方案中提出的枢纽控制大河来水量的70%,枢纽最大分流比约为40%。在各级流量下,引水渠道满足引入设计流量要求。泄洪闸和溢流侧堰泄流量均大于设计泄流量,满足泄流要求。溃坝在河道实际来流量小于校核洪水流量3 148 m3/s时溃决。输沙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度泄洪冲沙闸,可有效防止泥沙进入引水渠。研究结果可为KZAWT枢纽的除险加固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为分洪建筑物多、泄流情况复杂的同类工程除险加固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紫荆关枢纽是一座跨流域引水工程,1973年扩建成枢纽,由于设施简陋,泥沙问题严重。1988年按模型试验的布置形式进行了改建,五年来运行情况良好,利用导流、束水攻沙、侧面泄洪等措施,有效地扭转了闸首的不利形势,取得了少进沙少淤积多进水多发电的效果,改建后五年间,年均引水量,比改建前增加42%左右,年均发电量比改建前翻 番。工程实践证明,合理的工程和正确的运行方式对工程效果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游湘 《水电站设计》1998,14(1):40-42,39
巴溪水电站首部枢纽引水防沙设计游湘(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610072)1前言巴溪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是目前规划的官料河勒乌—鹅颈项河段最上游的一个梯级,为一低闸引水式电站。该电站引用官料河流量(154m3/s)及其支流巴溪沟流...  相似文献   

9.
低水头引水枢纽防沙布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低水头引水枢纽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在枢纽引水防沙布置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论述了不同类型的低水头枢纽布置型式、适用条件以及枢纽河势规划及河道整治。  相似文献   

10.
新疆弯道式渠首引水防沙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河流绝大部分是多沙河流,泥沙处理是渠首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已建的400多座引水渠首中,弯道式渠首的应用较为广泛。针对不同时期弯道式渠首的优缺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着重对第三代弯道式渠首的设计特点、优化布置及弯道式渠首的技术发展、泥沙处理、防冰冻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上游、下游整治工程,弯道整治段,河道稳定宽度的设计及灌溉与发电结合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1.
新疆人工弯道式引水枢纽的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  郭德发 《人民长江》2004,35(1):13-14
新疆河流多系山溪性多沙内陆河,其特点是河床纵坡陡,洪枯流量变化大,含沙量大,推移质泥沙占年总输沙量的20%左右.为了解决引水与排沙的矛盾,采用人工弯道式引水枢纽,使其产生横向环流,因而上层清水主流靠近凹岸的进水闸,底层水挟带了泥沙和推移质向凸岸移动,最后从排沙闸排出.实践证明:这种正面引水,侧面排沙的人工弯道式引水枢纽的设计适合新疆河流特点.  相似文献   

12.
赵伟 《水电站设计》1996,12(2):62-66
本模型试验在取水口分流比达60%、引水发电与冲沙的争水矛盾较突出的布置条件下,通过多种方案比较试验,利用束水墙、冲沙槽及多道拦沙坎等防排沙设施,发挥不同流量时冲沙闸、泄洪闸各自的排沙作用,优化出适合枢纽特点的布置型式。配合枢纽的运行方式及闸孔闸门的开启顺序,构成了较完整的防沙体系,从而使首部枢纽的引水防沙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红叶二级水电站首部枢纽采用“侧向引水、正向排沙”工程布置型式,结构合理。试验研究提出的进水口前缘高程各一、错落有致的导、截、排等防沙设施,优化了设计方案,并为设计采纳。  相似文献   

15.
采用玛纳斯河系列水文资料,计算引水枢纽处不同保证率的设计年径流量、设计洪峰和绘制引水枢纽处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为玛纳斯河引水枢纽除险加固设计、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引水枢纽防止推移质泥沙进入取水口问题,提出了由“控制泥沙运动”的三个标准来确定冲沙闸、排沙闸的过流尺寸,因山区河道设置沉沙池的场地有困难,建议采用“水库沉沙,定期排沙”的运行方式,用以防止悬移质中有害粒径泥沙进入进水口,既可代替沉沙池的作用,又可保持日调节库容,并以马边县茶溪水电站引水枢纽防沙设计说明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低水头水电站库小沙多,泥沙问题严重,引水防沙是该类电站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以横丹水电站为例,通过模型试验,对原方案引水防沙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观测分析,并经多方案试验比较,对水电站取水口拦排沙设施进行了优化完善。经优化后,电站在正常引水防沙和泄空冲刷运行的试验表明:采取合理、有效的工程设施,取水工程可以达到良好的引水防沙效果,完全满足工程规划设计要求。此外,通过对水电站的运行方式和排沙效果进行分析,得到了水库最优冲刷流量。其工程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取水口分流比达79.2%,引水发电与冲沙的争水矛盾十分突出。通过多种方案比较试验,利用挑流底坎等一系列防排沙设施,优选出适合首部枢纽具体特点的布置型式,取得了较满意的引水防沙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疆玛纳斯河为山溪性多砂河流,在洪水季节河水以急流状态挟带大量的泥砂下泄,在渠首形成了大量泥砂淤积。玛河渠首为费尔干式引水枢纽,利用天然弯道产生横向环流进行正面引水、侧面排砂,充分利用整治河段的有限容积,采用正常引水冲砂与集中水量冲砂相结合,对闸前闸后推移质淤积量进行控制,使河段呈现时淤时冲交替变化的动平衡状态,保持了河段的基本稳定,但对于掌握推移质的运动规律,维护渠首的正常引水和提高引水比,仍需有待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