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西南大通道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区南段,地形地貌复杂、峡谷深切、新构造运动强烈。该区的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份,降雨强度大且集中,复杂的地质环境加之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外部因素使该区成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常引起交通中断、毁坏房屋和人员伤亡事故,对该区规划建设的大瑞铁路、中缅油气管道、保瑞高速、中印公路等大型生命线工程产生重大影响。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研究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和发育分布规律,对于减少和预防重大工程规划建设遭受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查明珠江-西江经济带梧州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其成因机制,为区内国土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区域防灾减灾提供参考,在取得翔实面上调查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其灾害类型、规模、发育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表明:研究区共调查地质灾害点151处,以滑坡、崩塌(危岩)、不稳定斜坡为主,泥石流仅2处,地质灾害规模均以小型为主;空间上,地质灾害70%分布在高程50~150 m之间,75%以上分布在坡度为25°~55°的斜坡,55%以上发育在顺向、逆向结构斜坡中,并沿主要构造断裂呈条带状发育;时间上,地质灾害多集中发生在汛期降雨密集的5~8月份;岩性上,地质灾害80%以上发育在寒武系、震旦系碎屑岩中。研究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规模小,区内地质灾害成因机制的内在控制因素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斜坡结构类型和地质构造;外在控制因素为降雨、江水位升降和人类工程活动。  相似文献   

3.
高位滑坡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高山峡谷地区,具有急剧突发、破坏性强和致灾范围广等特点,危害巨大。加强对高位滑坡成灾地质环境研究,有利于揭示高位滑坡孕灾机制及远程动力成灾机理研究,指导开展高位滑坡减灾措施制定。因此,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野外地质调查和归纳分析等方法,提出了高位滑坡灾害定义,分析了高位滑坡灾害特征、易滑地质结构类型、诱发因素及链式灾害特点,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高位滑坡的滑源区多位于脊状山顶,坡度较陡,这使得其具有高位隐蔽性、运动速度快、块体破碎性和动力侵蚀等特点;(2)西南高位滑坡的易滑地质结构主要分为软弱结构带控制型和锁固段破裂触发型两类;此外,高位滑坡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地震、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这些因素改变了坡体的应力场和位移场,进而诱发滑坡发生;(3)高位远程滑坡链式灾害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高位剪切启动阶段、碎屑流阶段和堵溃放大效应阶段。通过对上述成灾地质环境研究及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为高位滑坡灾害风险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普洱市思茅区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发现,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其中滑坡灾害尤为突出。在完成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思茅区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灾害点的空间、时间分布规律,对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区域地质环境(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气候、水文)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关系,及成灾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因地制宜的提出了本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以期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贵州处于我国地势第二台阶东部边缘的一部份,区内河谷发育,地质环境条件极其复杂,加之贵州充沛的大气降雨和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贵州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因素。主要的地质灾害种类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和泥石流等,具有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规模大、造成的灾害严重、危害性大的特点;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矿山集中地区,尤其是煤矿集中区和工程建设活动强烈的地区;从地貌及岩性条件来看,滑坡多发育于地形坡度较大的顺向坡碎屑岩分布区,崩塌则大多发生于地势陡峻的上陡下缓、上硬下软的地质结构基岩分布区,泥石流多分布在碎屑岩和工程建设集中地区,地裂缝和地面沉降则主要分布于地下开采的矿区。因此,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决定了地质灾害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隆德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是宁夏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基于宁夏隆德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 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隆德县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条件。隆德县 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其中滑坡59处、崩塌59处、泥石流17处、不稳 定斜坡170处。经分析,确立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分布规律及形成条件之间的关系,为隆德县建立地质灾害信息数据库和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 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岢岚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了该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降雨、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的密切关系。分析表明:该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是控制因素和诱发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地形地貌制约地质灾害致灾地质作用的形成,是其形成的外在主要控制因素;地层岩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与类型,是其形成的内在主要控制因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决定着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在时间上发生的频率和密度,是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同时,提出了建设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立健全监测网络预警机制和抢险救灾系统、工程治理、监测措施、避让搬迁等防治措施,为增加防灾减灾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南秦巴山区受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对陕南28个县(区)的县域地质灾害区划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深入探讨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其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得出结论:地质灾害沿主要河流、断裂、交通干道两侧一定范围内呈"带状"分布;地质灾害集中发育于年平均降雨量小于1 000mm的区域,灾害点密度随年平均降雨量的增大而减小,年平均降雨量小于800mm的区域灾害点密度最大;多数滑坡主要发生倾角范围在为20°~40°范围内;崩塌主要发生在多数崩塌倾角范围为40°~60°范围内;地质灾害集中发育于中低山区;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泥盆系和元古宇地层岩性区;断裂的规模越大,对其两侧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也越大,深大断裂凤镇-山阳断裂带灾害点密度最大;宝成铁路两侧1km范围内灾害点密度最大。分析结论为陕南移民搬迁提供可靠的地质灾害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华蓥市地处川东帚状构造华蓥山隆褶中部,区内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频繁,为西南地区主要的潜在地质灾害分布区。文中通过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确定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58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小型滑坡;同时从地质灾害发育类型、规模、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等角度对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位于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范围内,受侏罗山式褶皱构造的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程度高,具有区域代表性。运用归纳和类比等方法对地质灾害编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区域地质灾害基本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滑坡的数量居多,占72%,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和铁峰山北翼,多属蠕滑拉裂型;崩塌数量占28%,分布于长江基座阶地的陡崖处,以倾倒式、滑移式、拉裂式破坏为主。为此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植被发育情况、人类工程活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孕灾背景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和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该区域人类工程活动已成为其最主要的诱发因素;继而根据成因机理的不同划分了5种地质灾害类型,包括顺层滑坡、破碎带崩滑、崩坡积物滑坡、危岩体、库岸滑坡,并依次归纳总结了其斜坡破坏模式和成灾模式,铁峰山北翼斜坡破坏模式以滑移─弯曲、滑移─拉裂为主,长江沿岸滑坡以蠕滑─拉裂为主,崩塌破坏模式以滑移─拉裂和弯曲─拉裂为主。最后指出了需要重点防控的地质灾害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疆伊犁黄土的成因、分布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与黄土高原的黄土有很大不同,该地区的黄土滑坡也有一定的特殊性。以省道 S316线则克台沟某特大型黄土滑坡群为研究对象,结合地质勘察和土样试验结果,对该滑坡群的成因机制及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伊犁地区则克台沟黄土揭露埋深达到62 m ,并具备发生大规模深层滑坡的地质条件。伊犁地区黄土0.005 m ~0.05 mm 粒组含量普遍达到60%以上,相比黄土高原的黄土要高,具有一定的静态液化势,对雨水入渗作用敏感。滑坡区山体植被破坏严重,4月—6月份的融雪和降雨集中入渗是导致该地区黄土滑坡的主要原因。该滑坡成群出现,滑动面上陡下缓,伴随蠕动和滑动液化,属于特大型深层黄土滑坡群。对于伊犁地区的黄土滑坡,预测预报、恢复植被及截排水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巨袁臻  许强  彭大雷  周飞  亓星 《人民长江》2017,48(11):62-67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灌溉系统在黄土地区建设运营,解决了农业的干旱问题,但同时灌溉也诱发了大量的滑坡。其中,2015年1月28日20:00,甘肃省永靖县焦家村发生了一起中等规模的黄土滑坡,滑坡严重影响其下方309国道线和六盘峡水库的安全。采用对裂缝分布、水文地质的调查,结合低空摄影测量、精细工程地质测绘、室内三轴试验等研究方法,对焦家4号滑坡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形成滑坡的成灾机理有了初步认识。结果表明:(1)滑坡发生前,后缘裂缝有明显的变形情况;(2)滑坡滑动距离为548.3 m,体积为15.35万m~3,面积为6.6万m~2;(3)饱和黄土应力应变模式表现为强烈的应变软化剪缩型,并具有一定的静态液化特性;(4)滑坡是饱和黄土层静态液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由于第三系红层中滑坡灾害频发,对该类发育于弱胶结地层中的滑坡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利于滑坡的早期识别而且对其防治措施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以第三系地层中发育的一缓倾角红层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对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与滑坡基本特征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定性分析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该滑坡为典型的推移式降雨诱发型顺层岩质滑坡;顺坡向、缓倾角的地质结构以及软硬相间的岩性组合是滑坡发生的地质条件;河流的侵蚀是滑坡产生的外部动力;强降雨是导致滑坡产生的直接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甘肃黑方台黄土滑坡类型及其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黄土高原的甘肃黑方台由于近年来的农业灌溉用水使地下水位抬升,造成了大量黄土滑坡,进而给当地造成了严重损失。对滑坡体进行了现场调查,在查明黑方台基本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方法对滑坡进行空间分区和分类,将其滑坡分为黄土—泥岩滑坡、浅层黄土滑坡、黄土泥流和突发型黄土滑坡4类,并结合其基本地质条件对不同类型滑坡的基本特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各类滑坡基本特征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对黑方台滑坡的防治提出了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5.
谭运钊  王正祥 《人民长江》2015,46(14):91-93
金坪子滑坡距离乌东德水电站坝址不足1 km,在电站前期工程勘察阶段即发现滑坡体存在位移迹象,因此有必要对其展开全面监测和分析。在对滑坡体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详细勘察的基础上,将滑坡体划分为5个变形区,并合理布设了一系列监测设施以分析滑坡体的地表位移、深部位移、裂缝变形等。监测结果表明,金坪子滑坡重点监测区域(Ⅱ区)存在严重蠕滑,滑带明显,其位移变形速率与滑坡所处位置降雨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且约滞后于降雨1~2个月。  相似文献   

16.
以珠江-西江经济带先行试验区典型降雨诱发型滑坡为研究对象,引入流体力学相似原理以韦伯准则作为降雨相似标准,开展了3组降雨诱发滑坡全过程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边坡对降雨入渗的响应规律、入渗过程对边坡变形的影响、边坡破坏过程与破坏模式,初步获得华南强烈风化地区降雨诱发滑坡形成机理与成灾降雨特征:①浅层岩土体风化强烈造成的高孔隙率是试验区降雨诱发滑坡的物质基础,非饱和岩土基质吸力消散是试验区降雨诱发滑坡的本质原因,降雨入渗后特定的基质势(含水率)分布是降雨诱发滑坡的条件。②降雨诱发全风化花岗岩滑坡灾害所需累积降雨量比强风化碎屑岩小,强风化碎屑岩滑坡滑动影响范围比全风化花岗岩大。③强暴雨诱发滑坡灾害所需累积降雨量比间歇性降雨小,强暴雨更易诱发滑坡,且诱发的滑坡规模更大。  相似文献   

17.
甘肃天水麦积区位于陇西黄土高原,受强降雨和历史地震的影响,地表沟壑纵横,滑坡分布广泛。如何判断不同成因滑坡的敏感性与地貌演化阶段的对应关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总结滑坡的形态特征,将区内滑坡分为降雨诱发型和地震诱发型。基于地貌演化理论,利用面积-高程曲线参数HI值和K值判断各小流域发育阶段与侵蚀程度,开展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分区。结合野外实地调查获得的滑坡分布数据,计算各个不同敏感区的地震滑坡和降雨滑坡面积比例,探讨不同成因形成的滑坡的分布趋势与地貌演化阶段的对应关系,并对敏感性分区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高敏感区(壮年期)HI值为0.35~0.6,占全区总面积的67.87%;中敏感区(幼年期)HI值为0.6~1,占全区总面积的21.33%;低敏感(老年期)区HI值为0~0.35,占全区总面积的10.8%。K值与HI值整体呈正相关关系。各敏感性分区内地震与降雨滑坡的面积与分区面积的比值随敏感性的增加而增加,降雨滑坡在中敏感(幼年期)区中分布比例最高,多为黄土浅表层滑坡,地震诱发滑坡在高敏感区(壮年期)中分布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8.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处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向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部位,区内地质环境差异大,新构造运动强烈,生态环境脆弱,滑坡灾害频发。为研究金沙江上游滑坡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苏洼龙—奔子栏河段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并搜集已有资料,对该河段发育的32处滑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滑坡灾害空间分布不均,在苏洼龙—奔子栏河段滑坡灾害主要集中于金沙江干流王大龙、茂顶、斯木达和支流定曲河古学乡4个区域;②滑坡灾害以巨型、大型深层顺向基岩滑坡为主,第四系堆积体滑坡较少;③苏洼龙—奔子栏河段滑坡形成时代较早,加之新构造运动强烈,河流下切速度较快,因此呈现出滑坡剪出口高程明显高于河流水位高程的特征;④滑坡灾害与该河段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岸坡结构等地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其中30°~35°坡度范围内的山体、绿片岩与蛇绿岩群、断裂带1km范围内和顺向岸坡条件下最容易产生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19.
西气东输工程管线陕西省子长县永坪镇段黄土滑坡地质灾害发育,对管线的运行安全存在一定的威胁.本文通过对区域内黄土滑坡的已有变形破坏迹象、岩土体结构特征等的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的研究了该区段黄土滑坡的形成演化机理,最后根据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滑坡防治对策,取得了良好的防灾、减灾效果, 改善了研究区的生态地质环境, 保障了输气管线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