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十一五规划”是中国首次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变为“五年规划”。“计划”让位于“规划”,凸显出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被淡化,透视出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
针对碳酸盐岩油藏复杂储层特征,建立大裂缝、微裂缝、溶蚀孔洞和基岩双渗四重介质数学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和特征参数分析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Laplace空间的解。采用Stehfest方法对Laplace空间解进行数值反演得到实空间的井底压力。分析表明:双渗四重介质中井底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了三个"凹子","凹子"的数量与大小主要由介质间的窜流系数、弹性储容比以及渗透率比共同来决定,这些参数的取值对压力导数曲线形态的影响较为敏感。含有微裂缝和大裂缝双渗的缝洞型模型更适合复杂碳酸盐岩储层的试井解释。  相似文献   

3.
西南油气田公司坚持天然气勘探开发主体地位,立足于各单位的“联合、竞争”,更加突出“发展创新成果惠及员工”的理念,努力构建企地和谐、大局和谐和内部和谐。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考虑裂缝渗流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三重介质低渗油藏数学模型,以低渗油藏调查半径为动边界,采用拉普拉斯变换得到拉普拉斯空间数学模型,对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离散求解得到井底压力,绘出了三重介质低渗油藏试井图版,并研究了不同启动压力梯度、基质储能比、溶洞储能比对三重介质低渗油藏试井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内重交沥青的市场与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刚  尹亚雄 《石油沥青》1999,13(2):42-45
介绍了国内重交沥青的市场和生产,指出国产沥青的不足之外,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2月26日,国内最高压力气井——龙004-X1井在川投产成功,该井位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隶属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日产气18×104m3,井口压力约108 MPa。这是继双探1井后,国内投产关井压力最高的含硫气井纪录再次被刷新,标志着国内首次成功开采105 MPa以上的超高压气藏。龙004-X1井是四川盆地九龙山构造的一口开发井,位于九龙山构造三维上二叠统底界构造东南翼,完钻井深6 420 m,测试  相似文献   

7.
从国际发展环境来看, 石油石化行业在“十一五”期间面临着世界大宗石油石化产品生产消费重心东移、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经历深刻变化、国际油价持续高位波动等六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泥浆排出压力是个综合特性。这种特性是泥浆泵的活塞运动和使泥浆进入液力系统的特性互相作用的结果。现场理解两个因素将会改进工作,提高设备的寿命。排出系统的摩阻曲线:通过地面管线、钻柱、钻头和返回环形空间的压力损失决定于:  相似文献   

9.
直井油管柱无重始弯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井油管柱无重始弯压力是判断油气井中在某一工况条件下油管柱是否弯曲的根本依据,只有弄清楚直井油管柱是否弯曲才能分别按其是弯还是不弯进行针对性很强的、有效的管柱受力分析。直井油管柱无重始弯压力是有重始弯压力的基础,只有了解了直井油管柱无重始弯压力基本特征后,才能对直井油管柱有重始弯压力进行更合理、更有效、更深入地研究,也才能进一步解决直井油管柱弯曲(平面弯曲和空间螺旋弯曲)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而更好地解决斜井、水平井中油管柱弯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中先介绍直井无重油管柱的概念和弯曲特征,其次对弯曲等效管长与弯曲压力关系进行推导,再次说明弯曲有效管长的力学意义,最后再进行一些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时代下,作为传统行业的国内加油站在技术层面上正进行着产业升级,因此在面向客户的视觉表达方面,理应做出一次跟进式变革,即国内加油站需要走一条注重环境系统设计,并适应当今的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道路。本文将通过国内加油站的行业背景、国内外环境系统对比,阐述新形势下加油站在环境系统的发展道路,分析加油站环境系统的设计元素并提出了一套新格局下的加油站环境系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直井油管柱无重始弯压力问题已在文献[ 1 ] 讨论, 但是由于油气井中的油管柱弯曲都是有重弯曲, 直井油管柱无重始弯压力还不能直接在油气井油管柱弯曲中应用, 因此需要在直井油管柱无重始弯压力公式基础上得出直井油管柱有重始弯压力公式。文中先介绍油管柱有重弯曲概念, 其次对油管柱无重弯曲和有重弯曲的特征进行对比, 再次介绍有重弯曲和无重弯曲始弯压力之间的关系, 介绍弯曲段上端处的压力, 最后对完全自重弯曲长度, 无重弯曲条件和无重弯曲极限长度, 直井油管柱的几种弯曲形式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从苏里格气田合作开发管理模式中,人们可以获取多方面的认识与体会,其总体上的成功,有诸多因素和各种源力.本文从两个方面来做评述,即外顺发展环境.内重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3.
动态钻井环境中的地层压力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在钻井过程中用随钻测井 (LWD) 工具来测量地层压力的新技术。描述的随钻地层测试 (FTWD) 或GeoTAP工具使用一种类似于电缆地层测试器的测试技术。探测器延伸到地层中, 用一小样室来进行地层压力测试。然而, 钻井环境给压力测试带来许多新挑战。电缆测量工具要求与工程师有大量的交互, 而这种交互在钻井环境中是非常有限的。因此, 新工具有上传和下传能力, 而且测试控制高度自动化。新型GeoTAP工具要求每次压力测试时钻杆停止旋转 /滑动大约 7min。在这个时间泥浆泵可能打开或关闭。部分测试结果是在开泵下进行的。这里也提供了开泵状态下GeoTAP工具现场实例, 而且在绝对压力测量、重复性和精确度方面其结果和WFT数据吻合。现场实例展示了在三个不同深度点所做的三次重复压力测试的测量稳定性, 在每一点, 所记录的压力在 1lb/in2 之内。最后得出关于FTWD技术和其未来发展方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港北区自喷期19口井90层次不稳定试井重复测试资料,应用经典的Homer方法计算表明:有效渗透率随地层压力降低而减小,随压力稳定而基本稳定,渗透率与地层压力为指数函数,饱和压力上下规律不同,阐述了其诱因。结合马西深层开发实践,确定地饱中值附近为最佳压力保持界限。给出两相计算公式,回归了水、气相渗透率分别与含水率和气油比之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三重介质油藏干扰试井压力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在建立三重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模型的基础上,对该类油藏的干扰试井压力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井筒储存、表皮系数、窜流系数以及弹性储容比对观测井井底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表皮系数对观测井的井底压力没有影响,而井筒储存是否会对观测井井底压力造成影响取决于井筒储存系数的大小以及激动井和观测井之间的距离,窜流系数和弹性储容比对观测井井底压力的影响与单井试井的结果相类似。  相似文献   

16.
三重孔隙介质油藏垂直裂缝井压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立并求解了三重孔隙介质油藏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数学模型,考虑了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的影响,获得了三重孔隙介质油藏垂直裂缝井的压力解,绘制了相应的压力动态曲线.通过对不同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说明了三重孔隙介质油藏垂直裂缝井压力动态的影响因素.三重孔隙介质垂直裂缝井的压力动态曲线综合反映了垂直裂缝与三重孔隙介质油藏的压力动态特征,早期井筒储存阶段结束后出现裂缝的双线性流特征,随着时间的增加和井底压力下降,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三重孔隙介质的双凹特征,其压力动态曲线受到垂直裂缝井与3种介质特征参数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三重介质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压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重介质油藏进行水力压裂后形成的有限导流垂直裂缝,结合沃伦一鲁特提出的双重介质模型,建立了三重介质连续点源解数学模型。根据连续点源的叠加原理,沿裂缝对连续点源进行叠加积分,求得在拉普拉斯空间的三重介质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井底压力表达式。通过Stefest数值反演,绘制了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双对数特征曲线,对影响三重介质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井底压力动态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三重介质三线性流垂直裂缝井压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提供依据,针对三重介质油藏进行水力压裂后形成的有限导流垂直裂缝,结合均质油藏三线性流数学模型,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求得了三重介质油藏有关裂缝储集和裂缝表皮效应的三线性流模型井底压力表达式.应用Stefest数值反演,绘制了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对时间的双对数特征曲线,对其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压力动态最显著的影响因素是裂缝储集系数、裂缝表皮系数和无因次导流能力,其它参数对井底压力动态的影响与其对普通直井油藏的影响相类似.  相似文献   

19.
兰作军  伊明  杨刚  黄学刚 《钻采工艺》2012,35(5):25-27,7,8
控制压力钻井技术是一种可有效降低窄密度窗口地层钻井风险、减少非生产作业时间的钻井技术。该技术利用回压补偿装置、自动节流管汇及地面控制软件的联合工作来实现井底压力连续控制的目标。为了实现起下钻过程中的连续压力控制,通常采用带压起钻到一定井深再替入重浆帽的工艺办法。合理设计重浆的性能、体积直接关系到带压提钻的井段长度,利于整个过程压力控制的平稳,且能够适当减少劳动强度,提高钻井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于常规气藏,页岩气藏储层及页岩气的储存、运移都具有十分复杂的特性,其气体渗流过程描述也相当困难。为了解页岩气储层气体的流动规律、井底压力动态及影响因素,进而有效地开发页岩气,文中对页岩气藏渗流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双重介质模型,建立了新的三重介质模型。新模型考虑了页岩气吸附机理,假设基质为双重孔隙介质,且带有微裂缝,微基质和裂缝之间有气体流动;对方程进行了离散化差分,通过Matlab编程进行求解,讨论了3个系统的窜流系数、弹性储容比,以及裂缝与基质渗透率比对井底压力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比现场实际数据,使建立的模型得到有效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