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四~六区东部于2005年10月开始三次采油,三次采油投入开发后,高四~六区东部的水驱、聚驱和水驱、三元驱在平面上交错分布。为减少三采对水驱的干扰,对水驱60口油水井的青Ⅰ1-青Ⅰ33油层进行封堵,封堵注水井注入能力下降,封堵采油井的产量下降,封堵井的注入、产出剖面发生了很大改变。因此,有必要对封堵油水井进行深入分析,为进一步改善封堵井的动用状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北一二排二类油层分别于2003年11月为配合正常注聚,减少水驱对聚驱的干扰,充分发挥聚驱效果,根据以往水驱开发经验,进一步细化了水驱油水井的封堵原则,对水驱北一二排东74口井的萨Ⅱ10-萨Ⅲ10层段进行了停注、停采.截止目前,北一二排东二类油层已全部停聚转入后续水驱,区块含水率水平达到了96.6%,而水驱由于长期停注、停采,“两低”现象突出.为了改善水驱开发效果,通过对以井组为单元的分析和研究,制订了配合二类油层后续水驱的综合调整思路和原则,以达到进一步挖掘剩余油,完善层系及层系间注采关系,改善整体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北二西西块二类油层水聚同驱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类油层非均质性严重,这一特性决定了二类油层注聚过程中不可避免同一单元内存在水、聚两驱共存现象,使聚驱潜力难以得到发挥。本文通过对大庆北二西西块二类油层注聚开发区主要连通关系进行统计得出两大类主要连通关系,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这两类主要连通关系区域水聚驱接触带不同注入参数组合下的开采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二类油层水聚同驱接触带不同连通关系两边注水区域水驱井与注聚区域注聚井合理的注入强度比;当存在水聚同驱时,水聚区接触带采用“三次加密水井-三次加密油井-聚驱油井-注聚井”的连通关系较好,此时聚驱区域和水驱区域的之间的干扰最小。掌握二类油层水聚同驱开发规律及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对提高二类油层开发效果及进一步推广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在"十五"初期开展了多个二类油层聚驱矿场试验,喇南一区上返萨Ⅲ4-10油层聚合物驱油试验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以该实验为基础,紧密结合油层性质,根据实验三年的注采动态变化,探索了二类油层的合理注入参数及注入方式,总结了适合二类油层的综合调整方法,并对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幅度进行经济效益评价,为研究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的可行性以及大面积推广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提供了实验依据和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5.
针对萨中油田北一区某水驱区块受北一区断西二类油层上返注聚干扰影响,使原本就较为复杂的水驱井网与新注聚井网在平面上交错分布,导致水、聚两驱存在避免不了的两驱干扰问题。虽然通过个性化封堵设计,减少了水聚两驱的干扰程度,但从动态特征反映看,在聚驱受效的同时,水驱区块也出现了产油量上升、综合含水下降等趋于聚驱受效的连锁反应,并且随着受效时间的延长,聚驱进入含水回升阶段后,水驱出现了含水上升速度较快的问题。为此开展了如何根据动态变化控制水驱采油井注聚受效后期含水回升速度的研究,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摸索总结,在水驱注水井综合调整思路上有了新的认识,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今后油田开发过程中如何有效治理两驱干扰问题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萨中开发区为保证二类油层三次采油开发效果,需要对二类油层开发层段内的水驱油水井开采层位进行适当封堵。本文从封堵厚度、产量影响、可采储量影响、两驱干扰影响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整段封堵方法与分期封堵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在此基础上优创部分选择性封堵方法,并对北一、二排东部萨Ⅱ1-9油层水驱井网进行封堵设计。相比整体封堵对厚度、产量的影响减小,在保留了边界位置注采关系的完善、三次采油正影响的同时又避免了水驱开发对三次采油的干扰。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二类油层工业化聚驱开发,将1m以下油层拓展为聚驱开采对象,在注入中分子量聚合物条件下,0.5-0.9米油层吸水砂岩及有效厚度比例仅达到40%-50%,随着注聚的深入,发育差注入井的注入能力变差,油层动用状况变差,连通井区含水加速回升,阶段提高采收率仅能达到10%左右。因此开展中、低分分子量注入试验,可通过优化段塞组合,优化注聚参数,可以有效改善油层动用,提高聚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A区块油层从注聚前动、静态资料来看,油层各沉积单元平、层间、层内动用差异较突出,采出井含水级别较高,低效无效循环严重,部分注入压力低,存在严重的单层突进现象。为保证A区块聚驱开发效果,在注聚初期对18口注入井实施深度调剖。深度调剖可以有效地解决厚油层的垂向和平面矛盾,改善聚合物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庆油田主力油层聚合物驱油已取得很大的成绩,相较于主力油层,将二类油层通过精细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各个注入参数对水、聚驱开发效果会更加显著。针对萨尔图油田北二西区块建立实际模型,考虑到水驱、聚驱两者可能会存在互相干扰的情况,采用优选出适当区域,通过研究区块的开采特征,对研究区的开发技术界限采取更进一步的研究方式,以此对二类油层聚驱、水驱、聚水同驱的技术进行改善,最终实现最大程度开发油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A区块二类油层喇Ⅱ13+14a~喇Ⅲ10沉积单元的储层发育参数建立地质模型,开展了不同渗透率级差下聚驱分注界限及分注时机的油藏数值模拟,从含水变化规律、剩余油分布规律及采收率提高值三个方面,对模拟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聚驱最佳分注界限及分注时机,为改善二类油层聚驱效果,提高聚驱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以来,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实现了由工业性试验向工业化推广应用的转变,但在工业化推广过程中,对二类油层精细地质认识不够清楚,缺乏分阶段跟踪调整方法,区块及井点间受效不均衡、层内及层间动用状况差异明显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利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深入认识了北一二排二类油层的地质特点,通过数值模拟技术,明确了二类油层聚合物驱调整技术及措施优化设计方法,采用分注及油水井措施改造的方法减小平面、层间、井间差异。分注后油层动用状况提高6.2个百分点,油水井措施改造后,注入井平均日增注19m3,采出井平均日增油9t。二类油层平面纵向非均质性严重,在注聚不同阶段需要加大改造力度,分层注聚和调剖提高了油层的动用程度,扩大了波及体积,对改善二类油层聚驱开发效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北二西二类油层聚驱在协调注采关系方面遇到的二类油层聚驱与三次加密、注采系统调整结合射孔、水聚同驱边界处理、注采井低效、平面上注采对应率低、个别井区厚度发育过大,调整难度大等五方面问题,通过明确分单元驱替方式,进行水聚区域的划分,在水聚同驱接触带附近划分出8种类型注采连通关系,按照“纵向上集中成段,平面上连接成片”,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的注采系统的总体原则,因井因层而异,协调二类油层聚驱注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经过近十年的注聚开发,萨南油田南二区葡I组油层处于聚合物驱油后续水驱阶段,目前的注入井注入的溶液是经过处理的油田污水,采油井采出液的平均综合含水是97.6%,区块的采出程度是64.75%,聚合物驱油累计增油390.2万吨,提高采收率19.88个百分点,提高采收率方案设计9.8个百分点。在2011年11月,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对南二区东部的注水井南2-2-P40及井区的4口采油井开展微生物吞吐和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将对采油井微生物吞吐和对注水井注入微生物菌溶液、聚合物混合溶液组合在一起进行试验,化验注入液和采出液的组分检查微生物菌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与岩石及其流体的适应情况,判断微生物菌溶液驱油技术在萨南油田南二区东部葡I组油层经过聚合物驱油后的注入油田污水开发阶段中是否能应用,其应用的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14.
注聚区块后期普遍存在着注入压力高、地层压力高、油井受效变差等矛盾。为了更好地改善注聚状况、提高驱油效率,本着节能与增效兼顾原则,按照"四最"要求,以聚驱示范区提效率为引领,在北一区断东东块二类油层含水回升后期,矛盾相对突出的中216-2站实施了隔排异步周期注入。该站实施8个周期后,压力系统得到较好的调整,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控制,剖面动用状况得到改善,扩大了聚驱波及体积,取得了较好的阶段开发效果。此文总结了一些经验和认识,为其它注聚区块后期调整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喇嘛甸油田北北块上返萨Ⅲ4-10油层聚合物驱是继一类油层(葡I1-2油层)五个注聚合物区块后喇嘛甸油田开辟的又一新的注聚推广区块,同时也是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的第一个上返工业区块。在聚合物驱开发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采收率,利用精细地质技术分析确定在北北块一区开展SⅢ4-10油层上返,并开展高分子几个高浓度聚合物驱。SⅢ4-10油层平面及纵向上非均质比较严重,通过油水井综合调整,努力改善区块的整体开采效果,及时分析总结对其它二类油层上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A区块油层于2009年底投产,2013年7月注聚,2017年底全面停聚,经历了长达八年的开采,采出程度相对较高。针对二类油层高含水、无效开采严重的现状,为缓解开发矛盾,弥补产量递减,实现油田高含水后期接替高产、稳产的目标,同时对该区块一类油层停聚时剩余油潜力的分析论证,最终确定A区块一类油层封存后再挖潜方案。2018年开始实施,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平均单井增油1.2t,为今后其他二类油层区块下返及一类油层聚驱后剩余油再挖潜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存在异常渗流通道的注水井进行常规调剖后,存在注水井压力抬升幅度小、连通油井受效差、有效期短的问题,通过优化封堵药剂体系与注入工艺有效实现对注水井异常渗流通道的封堵。试验选取了低渗透A油田C区块3口水井作为试验井,试验后平均注水压力抬升1.4MPa,连通油井累计增油590t,吸水剖面显示,高吸水层得到有效控制,试验结果验证了所优化的封堵药剂与注入工艺具有封堵异常渗流通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A油田进入高含水中后期开采阶段,加之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油层污染和堵塞,使得该油田注水井注入压力居高不下,水驱油效果越来越差。根据A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采用水力、酸化复合解堵工艺,同时配合使用驱油剂,达到降压增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A区块开采目的层为低渗透扶余油层,在300×300m反九点面积井网水驱开发条件下,区块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低,单向及不连通水驱储量超过总水驱储量的50.9%。为了改善区块开发效果,对A区块实施对角线加密调整,进一步完善油水井注采关系。区块水驱控制程度和水驱采收率分别增加5.9和6.6个百分点,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低渗透油田开发调整提供了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由于二类油层非均质性严重,按照注入井平均渗透率设计注聚体系参数,与油层匹配性较差,吨聚增油效果差。本文根据不同聚合物体系在油层中的恒压渗流实验研究结果,结合井组平均渗透率计算公式,完善了二类油层注聚体系参数与油层匹配方法,提高了注聚体系参数与油层的匹配性。注聚参数优化调整后,喇嘛甸油田某区块注入压力分布更加均衡,低渗透部位、厚度小于2.0m的薄差层吸水厚度比例增加17个百分点以上,提高采收率达到17.1个百分点,吨聚增油59.3吨,开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