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缺少对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训练的现状,提出了工程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实现该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软件行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趋势,解决软件人才培养中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阐述了新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工程化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以及这一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软件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时期,在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方面,高校的实验教学环节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对IT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呈现出重实践经验,重创新思考,重个性化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有过硬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同时,软件学院根据教育部"培养多层次实用型软件人才"的要求,建立了各种高标准的专业实验室,以满足工程化软件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了优越的教学条件和充足的资源环境。早在建院初期,软件学院就在考虑"如何最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好专业实验室"等问题,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存在的实践教学缺少从项目策划到项目实现全过程的项目管理,缺少软件需求分析、设计与实现的软件工程项目完整的过程训练等问题,围绕使学生具备设计和实施软件项目工程能力的培养目标,构建软件开发全工程的训练平台,按照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来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过程的实践能力。该训练平台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把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实现了对软件开发完整过程链的实践教学,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和可度量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践证明,软件开发过程训练效果良好,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双导师制”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适应IT业对软件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在多年的校企合作"3+1"办学人才培养实践经验中,建立了以"双导师制"为模式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导师指导的课程实验、暑期项目实训和兴趣小组等实践教学活动,实现了与企业导师指导的上岗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提高了学生的软件项目开发实践能力,为培养实用型软件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软件工程CDIO“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更好地培养与企业要求相符的软件人才,解决软件人才培养中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软件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法,提出构建五位一体CDIO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教学理念、实践主体、实践过程、实践层次以及实践培养评价机制五个方面的实践教学改革,着重研究了实践教学主体CDIO能力培养、工程化教学课程体系以及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尚未建立一个系统的、标准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对教学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形成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结构与功能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旨在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复合型软件人才。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师范院校普遍存在的工科教育历史不长,工程化培养经验缺乏的情况,笔者以海南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为研究载体,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从提高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入手,系统地研究该专业的特色定位,提出应综合利用师范院校在长期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积累的比较优势,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因地制宜进行教材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化软件开发能力,使学生能力特质区别于传统计算机专业;同时发展产学研和与知名IT企业的教育合作,创新学生实践素质培养方法,实现实训教育和就业体验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软件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大多沿袭传统研究型本科教育模式,不能满足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问题,提出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专业能力体系构建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及增加企业实训环节等途径,更好地满足软件服务外包程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需要。同时阐述了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并给出相应的校内实训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编程能力和软件能力是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必备的能力,也是他们未来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章根据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培养要求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对培养两种能力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针对编程能力和软件能力,分别构建相应的理论课程系列,并从"夯实基础、提高能力、面向应用"3个层次,构建两种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蔡建平 《软件》2012,(3):29-32
根据教育部对软件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特点,以软件测试紧缺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分析IT企业的用人需求,研究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要求,探索软件测试人才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软件测试人才能力培养的相关实践活动,包括:凝练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建立软件测试人才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制定软件测试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程大纲,编写配套教材,开展实验室建设等。  相似文献   

12.
介绍国内IT企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不同需要以及软件企业岗位设置与人员配置情况;分析本校计算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与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现状。阐述"教研结合,分类培养;胜任一岗,一专多能"的实践基地建设思路以及建立与完善软件开发、通信与网络技术、软硬件销售等多种类型的计算机专业实践基地的措施,以便更好地实现本专业分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IT专业非常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有效的实验课程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文章针对目前IT实验课程中存在教学内容空洞、实验指导不清晰、实验过程管理松散、实验结果考核形同虚设等问题,围绕实验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探讨教学改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立体化软件设计实践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IT行业竞争的加剧,对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软件设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对软件设计相关知识体系和基础实验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一个符合技能培养规律的立体化实践体系,实施系统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软件人才培养不能满足IT企业开发需求,高校教师科研项目开发质量不能满足服务社会需求等问题,分析了IT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水平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对人才的需求类型。通过组建项目团队和项目实训,提出了软件迭代开发方法与大学周期性人才更迭培养之间的关联模型。  相似文献   

16.
分析重庆市IT产业现状及其人才需求,探讨IT企业所需人才的基本素质,研究高校IT专业学生的培养路径,重点构建其与IT企业人才需求对接策略。通过实践案例展示校企合作、IT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其与IT企业人才需求对接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丁潇 《福建电脑》2007,(7):187-188
随着IT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软件人才结构呈现出"橄榄型"的不合理结构,软件开发类及应用类人才尤为匮乏,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学校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推出了与实训结合的软件高职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通过实验教学与项目教学来培养学生,使其更符合IT企业的人才需要.  相似文献   

18.
软件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实用型的软件技术人才,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软件专业基础、软件工程和软件技术三个方面。软件技术的教学应该密切结合当前国内市场的需求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形成一个严谨的教学体系,并开展大量的技术实验课程,使学生具备足够的技术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以职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本文就针对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产销不对路”的教育现状,围绕工程教育的集成性和实践性,对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工程化实践教学的总体思路,并对四类实践课程进行工程化改造,通过校企合作推出工程项目实训,为构建工程化实践教学新体系做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