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量实验研究和现场应用证实低渗透油藏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效应,导致其渗流特征较为复杂,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渗流规律不再适用于低渗透油藏。而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渗流理论推导的产能方程又通常忽略了应力敏感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作用。本文针对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引入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系数的影响建立了低渗透油藏产能方程,并以某低渗透油藏为例,研究了应力敏感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油藏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对油井产量影响分别呈线性下降关系和幂函数下降关系;②启动压力梯度比应力敏感效应对油井产量影响更为强烈;③建议低渗透油藏产能预测时必须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效应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渤南油田义37块沙三^8低渗油层为例,研究了低渗透油藏流固耦合效应及其对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影响。低渗油藏变形包括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两种机理,随着有效压力逐渐增加,岩样渗透率逐步下降,岩石从弹性应变逐渐转变为塑性应变,二者之间存在转换机制;本文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低渗储层渗透率随应力变化模型,分析了流固耦合对渤南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为低渗透油藏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出发,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渗透率和孔隙度随压力发生变化等因素,对低渗弹性储层油藏建立了二维的两相渗流模型,并选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在求解结果基础上分析各类参数对低渗透油藏开采的影响。本文为经济有效地开发低渗透油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并对进一步研究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油气地下渗流力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志丽 《当代化工》2021,50(2):408-413,417
基于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油特点,建立了用来研究低渗透油藏的驱油机理的微乳液驱的三维三相5组分的渗流数学模型,在模型中对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吸附和扩散特征进行了考虑.并且在此模型中,采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非达西渗流方程表征微乳液驱渗流规律,能够体现低渗透油藏渗流特点.根据室内实验,确定出非达西渗流方程中的有关系数,测定了微乳液...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稠油热采过程中,将高温高压流体注入油藏多孔介质所引起的岩石骨架变形、储层压力增大和油藏温度变化等问题,基于达西定律,应用连续介质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稠油热采过程中的热-流-变形耦合方程,对基于REV尺度建立的多孔介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渗透率对多孔介质的效果优于增加入口温度和压力;增加入口压力能够增加热量传递速度;增加入口温度会导致骨架变形量增大,岩石破裂。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描述低渗透煤层中气体渗流特征,有必要深入研究煤储层的孔隙结构、气-固表面作用力对渗流过程的影响。低渗透煤储层中气体渗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复杂的孔隙结构中气-固界面的吸附等作用使其不再遵循达西渗流规律。研究低渗透煤层气非线性渗流规律,建立低渗透煤层气拟稳态条件下数学模型,研究考虑煤层气非线性渗流规律情况下,地层压力的变化及地层流体启动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详细调研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基础上,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性的影响,建立了符合低渗透油藏流体特征的三维三相数学模型,并采用全隐式方法求解得到数值模型,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编制了低渗透油藏的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性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于低渗透油藏,主要表现在低渗透岩石由于存在孔隙微隙,固液界面作用明显,渗流曲线呈现明显的非达西渗流的特征。而由于低渗透油藏的自然产能低,因此需对储层进行改造,而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压裂,压裂可以在低渗透层内形成垂直裂缝,从而提高采收率。因此本文用二次多项式建立了一个能够反映油藏的流体流动特征的模型来评价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均质油藏模型不能真实反映出低渗透油藏井下状况的问题,必须建立低渗油藏启用压力梯度影响的数学模型进行试井解释。本文从渗流理论出发建立了低渗透直井渗流数学模型,并采用Lord Kelvin点源解、贝塞尔函数积分和泊松叠加公式等方法通过对渗流方程沿井筒方向进行积分求解并利用Muskat的方法考虑顶底边界的影响。通过计算编程软件得到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与无因次时间的双对数理论图版,并在其基础上分析各参数对理论图版的影响,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结合了流体在渗透率较低的多孔介质中渗流的主要特征对油藏储层中的渗透率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油藏储层的变渗透率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显示:在进行特低渗透率油藏的生产开采的过程中,仅仅在井筒以及人工裂缝的一小部分区域才会发生拟线性渗流,油藏储层中大部分区域内主要的发生的是变渗透渗流,可见在特地渗透油藏中变渗透渗流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