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实验考察了在气升式内环流光生物反应器中通气量、CO2含量等培养条件对Nannochloropsis sp.生长及EPA合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气升式内环流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Nannochloropsis sp.生长速率显著提高. 培养8 d,Nannochloropsis sp.生物量(干重)可达857 mg/L,是摇床培养的2倍. 在一定范围内,Nannochloropsis sp.的生长速率随通气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本实验条件下,通气量为500 mL/min时生长最快,而过高的通气量则对Nannochloropsis sp.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 在通气中含1%(j) CO2时,可加快藻细胞的生长,最大生长速率可达不配加CO2时的1.8倍. 通气量和CO2对Nannochloropsis sp.细胞内总脂肪酸及EPA的积累有显著影响. 在通气量为400 mL/min及CO2含量为0.5%时,培养液中EPA产量最高,达到39.0 mg/L.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几种有机碳源对Nannochloropsis sp.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Nannochloropsis sp.具有混合营养生长的能力,葡萄糖对其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乙醇对藻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乙酸钠不能促进其生长,而乙酸、草酸、甘氨酸则抑制其生长.在含30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8d后,该藻细胞生长的最大生物量干重可达550mg/L是光自养培养条件下(最大生物量干重为392mg/L)的1.4倍.通过测定该藻细胞的光合放氧速率发现,该藻细胞在自养和混养条件下,最大净光合放氧速率几乎不变,混养条件下的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高于自养条件,而光饱和点低于自养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ZrO2为载体,制备出TiO2-SiO2/ZrO2催化剂,用XRD和SEM对其进行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甲苯的催化燃烧,探讨了温度、气流速率、进气浓度等因素对甲苯催化效率和反应产物CO、CO2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的TiO2呈锐钛矿晶型,催化剂颗粒成功负载于ZrO2表面;随着温度升高,甲苯催化效率增大,350℃时能达到最大值100%,CO2选择性随之增大,但CO选择性却减少;气流速率增大导致甲苯催化效率增大,CO选择性稍稍增大,而CO2选择性减小;进气浓度从25 mg/L增加到100 mg/L时,甲苯催化效率逐渐减小,CO2选择性减小,CO选择性稍有增大。  相似文献   

4.
从厌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氢自养反硝化细菌S1,通过模拟地下水环境,考察了硝酸盐浓度、碳源投加量、pH、温度、SO_4~(2-)浓度对该菌株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S1为陶厄氏菌属,反硝化过程中最适碳源投加量为0.5 g/L。当NO_3~--N质量浓度100 mg/L,pH=6或SO42-质量浓度90 mg/L时,菌株对NO_3~--N的去除均受到抑制。pH在7~10范围内,随着pH升高,菌株反硝化速率增大;温度在10~30℃范围内,温度越高,菌株反硝化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生物除磷效率,研究采用AOA-SBR工艺进行了长期连续除磷实验,考察不同温度下碳源(乙酸钠、丙酸钠、葡萄糖)对PAO与GAO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由10℃升高至25℃时,利用丙酸钠作为碳源时,污泥含磷量与含糖量分别从7.2%和5.1%升高至7.9%和6.3%,PHA转化量升高了23.1 mg/L,厌氧释磷量从105.9 mg/L升高至149.9 mg/L,VSS/MLSS由71%降低至65%;利用乙酸钠作为碳源时,污泥含磷量与含糖量分别从6.9%和5.3%升高至7.6%和6.7%,PHA转化量升高了23.9 mg/L,厌氧释磷量从73.8 mg/L升高至108.8 mg/L,VSS/MLSS由73%降低至71%;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时,污泥含磷量与含糖量分别从5.8%和6.3%升高至6.6%和8.8%,PHA转化量升高了33.2 mg/L,厌氧释磷量从37.4 mg/L升高至43.2 mg/L,VSS/MLSS由80%升高至88%.当温度升高至30℃时,3个反应器均出现厌氧末期PHA浓度下降和糖原浓度升高,厌氧释磷量减少,污泥含磷量均下降,污泥含糖量上升,VSS/MLSS均很高.与葡萄糖相比,采用乙酸钠和丙酸钠作为碳源,有利于PAO生长繁殖,PAO为优势菌种,抑制GAO增殖.同时,低温更有利于PAO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6.
在3 L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了产烃葡萄藻的培养. 批式培养时,葡萄藻消耗氮、磷的速度较快,培养液中氮、磷营养盐的缺乏限制了藻细胞进一步生长和增殖. 采取分批补料方式,使培养液中KNO3和K2HPO4浓度分别维持在100和30 mg/L,可克服氮、磷限制问题. 与批式培养相比,生物量从1.3 g/L增加到1.9 g/L,烃含量从占细胞干重的22%提高到29%,从而使烃产量从0.286 g/L增加到0.551 g/L,提高了92.6%.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制燃烧实验平台,考察了燃烧温度和空气流量对生活垃圾(MSW)燃烧过程中CO和NO排放特性的影响,并与Logistic数学模型预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CO排放呈先增后减的单峰曲线,CO平均浓度和峰值浓度随燃烧温度提高先减小后增大,峰值前移,燃尽时间缩短;CO平均浓度随空气流量增加而减小,峰值后移,燃尽时间增加;空气流量13.3 L/min、燃烧温度800℃时,CO的平均浓度最小为44.56 mg/m~3.NO排放呈增大-减小-增大-减小的双峰形态,NO平均浓度和峰值浓度随燃烧温度和空气流量增加而增加,空气流量13.3 L/min、燃烧温度950℃时,NO的平均浓度最大为25.26 mg/m~3.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燃烧过程中N析出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盐藻在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光自养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了盐藻培养特性的研究,确定了盐藻在2.5 L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的适宜条件为:温度30℃,光强1.6 mW/cm2,盐浓度16%,通气量20 ml/min. 扩大到20 L反应器培养盐藻生长良好. 采用气升式光反应器培养盐藻生长快,周期短,4~7 d后即可进入稳定期;最终细胞密度大,最大为1.6?106 cells/ml;藻液中胡萝卜素含量高,最高含量32 mg/L.实验表明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适合于盐藻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通过氮浓度调节塔玛亚历山大藻毒素产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初步研究了培养基中氮浓度及补加氮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毒素产量的影响. 低氮(88.2 mmol/L)条件下藻细胞具有较高的比生长速率(0.60 d-1),是高氮(882 mmol/L)下的约1.2倍. 低氮下在藻细胞对数生长的末期(第10天)补加氮(至高氮水平)导致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最大细胞密度(48.5′103 mL-1)明显增加,分别是低氮(6.28′103 mL-1)和高氮(21′103 mL-1)下的7.7和2.3倍;最大单位细胞毒素含量(1.26 pg/cell)和产量(43.51 mg/L)分别是低氮(1.09 pg/cell和6.49 mg/L)和高氮(0.88 pg/cell和13.18 mg/L)下的1.2, 1.4倍和6.7, 3.3倍. 结果显示,在培养基中低水平氮、磷条件下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的毒素合成增加,其中特别是磷限制条件下,藻细胞的毒素含量增加更为显著. 通过低氮下补加氮源以维持培养基中的低氮水平,可以显著促进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的毒素产量.  相似文献   

10.
对转人源胸腺素a1基因聚球藻7942光生物反应器分批培养过程中光的分布、平均光强变化及其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Hyperbolic光衰减模型较之Lambert-Beer光衰减模型能更好地描述转基因聚球藻7942培养液中的光衰减;随着藻细胞密度的增加,光生物反应器内平均光强不断减小,藻细胞的光能比吸收速率也不断降低,反应器中“暗区”体积不断加大;培养时间0~1.5 d,藻细胞能获得充足光能,因而呈指数生长;1.5 d后藻细胞处于光限制,比生长速率不断下降,但体积光能吸收速率达到最大并保持恒定,藻细胞进入线性生长期;5 d后光生物反应器“暗区”体积超过了反应器总体积的50%,藻细胞吸收的光能用于维持的比例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生长速率下降;培养8 d,转基因聚球藻7942中人源胸腺素a1表达量为4.53 mg/L.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氮磷水平下微小原甲藻对营养盐的吸收及光合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微小原甲藻对无机氮、磷的吸收特性和在室内批量培养条件下,无机氮、磷浓度对微小原甲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低氮(0.0882 mmol/L NaNO3)条件下,微小原甲藻具有最高的比生长速率,为0.46 d 1,而中氮(0.882 mmol/L NaNO3)条件下具有最大的细胞密度,为54900个/mL,分别比低氮和高氮(2.646 mmol/L NaNO3)下增加7.2 和20.1 . 随着培养基中磷浓度的升高,最大细胞密度和比生长速率也增加,在高磷(0.108 mmol/L KH2PO4)条件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7400个/mL和0.45 d 1. 高营养源(高氮或高磷)状态下生长的藻细胞具有更高的单位细胞和单位叶绿素a表示的光饱和的光合作用速率(Pmchl a和Pmcell)和光饱和点. 低氮和高氮条件下的藻细胞同样具有高的单位细胞和单位叶绿素a表示的光合效率( chl a和 cell),而单位叶绿素a表示的光合效率( chl a)则在高磷下最大. 在氮源充足条件下,低的N/P有利于微小原甲藻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西洋参细胞液体培养人参皂甙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研究了西洋参细胞在改良 MS培养液中代谢生长状况(MS培养基加 KT0. 2 mg/L,IBA5mg/L,MgSO492·5mg/L),对其发酵曲线及细胞生长作了检测,并对细胞 生长动力学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细胞生长动力学基本符合Monod比生长速度式,μmax= 0.1613d-1,Ks=47.59g/L。  相似文献   

13.
将羟基香茅醛(1)与盐酸羟胺反应合成羟基香茅醛肟(2),再与溴代烷反应制得4种羟基香茅醛肟烷基醚(3a~3d),用GC-MS、IR和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平皿法测定了羟基香茅醛肟及其烷基醚在不同浓度下对一年生黑麦草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3b(0.31 mmol/L)、化合物3c(0.63 mmol/L)、化合物3d(2.50 mmol/L)对一年生黑麦草根的生长抑制率高于阳性对照敌草隆(10 mmol/L)对黑麦草根的抑制率(94.1%);化合物3b(0.31 mmol/L)、3d(0.31 mmol/L),化合物3c(0.63 mmol/L)对一年生黑麦草茎的生长抑制率高于敌草隆(10 mmol/L)对黑麦草茎的抑制率(88.10%)。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 Porphyridium cruentum is a kind of unicellular microalgae, which can live widely in freshwater, marine, brackish, and soil environment[1]. Great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ts potential economic value such as the high content of essential high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especially arachidonic acid (AA) and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ca 50% in the total fatty acids), ploysaccharides, and synthetic pigments, especially phycoerythrin (PE)[2,3]. During cultivation, the cells…  相似文献   

15.
TBP对LIX84由Cu2+-NH3-Cl——H2O系萃取铜及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u2+-NH3-Cl--H2O氨性溶液为被萃水相,在LIX84中添加磷酸三丁酯(TBP),考察了有机相中TBP浓度、被萃水相铜离子浓度、总氨浓度和pH值及相比、LIX84浓度对铜萃取率、共萃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LIX84中TBP浓度升高,铜萃取率变化不大,负载有机相的共萃氨量明显降低. 有机相中TBP浓度为0.1 mol/L、LIX84浓度为40%、被萃水相铜离子浓度25 g/L、总氨浓度3 mol/L及pH值9.1、相比1:1、萃取时间30 min时,铜萃取率约为81%,与未添加TBP时基本一致,而负载有机相的共萃氨量由未添加TBP时的260 mg/L降至添加TBP后的85 mg/L.  相似文献   

16.
UASB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温(37±2℃)条件下采用有效容积为6L的UASB厌氧反应器处理某高硫酸盐、高CODcr的制药废水。采用投加CaO除SO4^2-的方法,对废水进行了预处理,废水中sSO4^2-质量浓度从19500mg/L降到5000mg/L左右。CODcr容积负荷从1.2kg/(m^3·d)逐渐提高到16.5kg/(m^3·d),CODcr去除率从80%以上逐渐下降到40%。产气稳定,出水pH值稳定在7.5~8.0,VFA稳定在4mg/L左右。  相似文献   

17.
藏红花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藏红花胚性愈伤组织的繁殖系数和出芽率,促进其生长和分化,以建立藏红花离体快繁体系,解决藏红花资源短缺问题,研究了藏红花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及其调控. 结果表明,获得的藏红花球茎1细胞系具有良好的胚性愈伤组织发生能力. 胚性愈伤组织生长的优化条件为:在添加3.0 mg/L 6-BA, 0.25 mg/L NAA和400 mg/L CH的B5固体培养基上,22℃下全时暗培养25 d,繁殖系数达到9 g/g. 胚性愈伤组织出芽的优化条件为:在添加3.0 mg/L 6-BA, 0.25 mg/L NAA和400 mg/L CH的1/2 B5固体培养基上,在22℃及光照强度31.74 mmol/(m2×s)条件下,每天光照10 h,暗培养14 h,培养45 d出芽率达到44.7%,高于国外报道的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