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混凝土》2015,(3)
<正>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如何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结合企业发展实践指出,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就必须发扬"工匠精神"。詹纯新认为,与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不缺技术,而是缺少一种"工匠精神",如果不唤起"工匠精神",中国就谈不上成为世界制造强国。中联重科是全球领先的集工程机械、环境产业、农业机械、金融服务等多位一体的装备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十三五”以及到2025年,中央政府发展和升级制造业的决心是坚定的,任务也是艰巨的。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必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国制造2025》指出,智能制造工程以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为抓手,推动制造业智能转型,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必由之路,如果没有数字化工厂的打算,企业可能会在未来丧失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建筑机械化》2012,33(4):38-38
“高端装备制造,往大了说,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涉及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安全;往小里讲,关系到很多产业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日前,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十年来,中国机械工业行业发展迅速,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大国,但还不是装备制造强国;而要实现“由大到强”的梦想,必须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和推进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和最大生产国,出口份额也逐年增加。但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在技术水平、可靠性等方面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目前正处在由仿形设计到自主创新、由替代进口到出口国际、由中低端到中高端、由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德国是全球老牌制造业强国,也是工程机械制造强国和输出大国。在工程机械领域,德国不仅拥有利勃海  相似文献   

6.
由于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强劲,工程机械全行业的销售收入连续四年超过二位数的增长幅度,2003年国内工程机械达到1036亿人民币,仅次于美国(280亿美元)、日本(180亿美元)排世界第三,我国已跻身于世界级的工程机械制造大国,但不是强国。近期由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剑桥制造评论杂志发表的”2004年世界机械500强”中,美国上榜企业达100多家,而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中仅徐工集团一家入围,排第324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
制造业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现阶段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面临着重大变革,为促进国内制造业的繁荣发展,2015年政府出台指导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力求将我国打造成为制造强国。从本质上看,制造业变革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而科技创新效率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水平,基于此,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制造2025"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评,并通过三种不同的效率模型对符合数据包络分析法要求的企业进行次序排名,最后得出结论并给予建议,以期为各企业繁荣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是世界“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特别是资源能源消耗量大,加剧了我国资源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形势,并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绿色贸易壁垒。2月9日公布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提出,要通过实施“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力促“中国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相似文献   

9.
《建筑机械》2015,(3):14-15
<正>詹纯新: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就必须发扬"工匠精神"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结合企业发展实践指出,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就必须发扬"工匠精神"。詹纯新认为,与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不缺技术,而是缺少一种"工匠精神",如果不唤起"工匠精神",中国就谈不上成为世界制造强国。何谓工匠精神?在詹纯新看来,良好的工匠是对每件产品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敢于创新,拥抱变革,在擅长的领域成为专业精神的代表。詹纯新介绍,目前,由德国等老牌工业强国发起的"工业4.0革命"席卷全球。如果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成为世界的加工制造中心。伴随着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等众多大规模投资项目的积极推进,促进了对工程机械设备的需  相似文献   

11.
2015年对中国经济来说可谓腥风血雨、波澜壮阔的一年.中国制造业与全球能源价格在跌跌不休中艰难地走过.“产能过剩”、“僵尸企业”、“油价下跌”、“一带一路”、“智能制造”、“供给侧改革”、“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关键词沮丧着、挣扎着、喧扰着、也奔腾着,而中国股市更是惊心动魄,恨不得一天之内就将世界颠覆!  相似文献   

12.
《辽宁建材》2006,(6):35-35
“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将是未来几年我国五金行业发展的特点,并将呈现六大趋势。 一是中国作为全球五金制造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稳固。随着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环境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实力的快速崛起,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地区。中国经济设施比较完善,产业发展比较成熟且劳动力成本较低,具有成为全球五金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五金制造业外向型发展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3.
岁末年初,一系列短期经济数据的疲软让对中国经济担忧的声音再度响起。日前,有舆论指出中国制造业的倒闭潮早已开始,并担心中国制造业可能熬不过2015年。对此,专家指出,市场经济下企业优胜劣汰是经济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未来,中国制造不仅不会出现倒闭潮,还将以全新面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支柱之一。近日,有媒体将微软诺基亚关停东莞的工厂、一些日本企业转移在华生产线  相似文献   

14.
大势管窥     
<正>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借助"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转型升级,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基于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的发展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根据结论,提出制造业要和互联网技术想融合,提高互联网服务水平,促进钢结构制造业协同创新,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独立自主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然而,贸易大国并不一定是贸易强国,这涉及到主权国家的经济自主性问题。对外贸易经济自主性是衡量主权国家在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中话语权的重要变量。通过引入对外贸易依存度、初级产品贸易竞争力、工业制成品贸易竞争力、内资企业贸易竞争力四个维度构建经济模型,对1995-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经济自主性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探索我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梯》2012,(17):1-1
根据美国经济咨询机构IHSGIobaIInsight于2011年3月14日发布的数据报告,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为10078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值的19.8%,略高于美国所占的19.4%,排在美国之后的是日本和德国。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8,(2)
<正>《中国制造2025》及"十三五"规划均把提升制造业、把中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列为首要任务。焊接作为制造业至关重要的一环,也同样面临着从焊接大国向焊接强国跨越的挑战。人才培养与焊接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又是焊接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鼓励科技创新,挖掘人才,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领导下,焊接学会于2015年开始实施焊接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实践工作,2016年有三个创新项目获得资助、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合作打造高端材料与先进制造协同创新业务平台,为促进我国材料与制造的转型升级共同发力。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为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把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的工程机械和配套件产品出口近年来在不断加大,2006年累计出口金额50多亿美元,其中零部件出口18亿美元,装载机、挖掘机和叉车等这些中国制造的工程机械产品销往了世界各地。我们有理由相信,再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中国将不仅仅是工程机械的制造大国,而且一定会成为制造强国,让"中国制造"在世界工程机械领域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