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曹伟 《中外建筑》2014,(6):10-10
光阴荏苒,从进人大学读书到在大学工作一晃近三十年啦,大学、大学校园一直也是自己魂绕梦牵的地方。作为建筑、规划的专业人士,一直钟情于大学校园建筑与选址的探究,基于此,我们课题组从国内精选了十几所最美大学,近两年一直如数家珍似的调研,一有机会就钻进这些大学校园观摩建筑、收集资料,由于涉及学校多,地域分布零散,要对这十几所大学进行系列研究还是有不小的工作量,后来就与相关学校的热心于这方面研究的朋友,一块来完成“最美大学人文建筑之旅”。恰《中外建筑》给这一系列研究开辟了这个栏目,期待从建筑、规划及人文角度进行评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费拉拉大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座没有校园的大学,系科分散在历史城市费拉拉的各个角落,独立占据着历史建筑。长期以来,学校与城市的关系相对隔阂;到了20世纪后期,在新思想的催动下,大学和城市的规划融为一体,充分利用了费拉拉特色的历史遗产——城墙,整合了大学建筑和历史城市的资源,大学建筑成为文化活动和各种事件的载体,融入城市,而且为城市保持了高水准的文化价值。同时,在修整城墙项目中积累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也充分地运用在其后的历史建筑改造中,创造了出色的教育建筑空间。  相似文献   

3.
张荻,男,1957年3月生.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系,同年考取教育部出国研究生赴日本留学,1982,1988年分别获日本大阪大学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1994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91至1998年先后在日本Yuasa中央研究所、日本大阪大学、京都大学、佐贺大学  相似文献   

4.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凝固的乐章。大学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圣地。大学建筑更应体现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突出教育文化功能,创造优美育人环境。本文探讨了大学建筑文化的内涵和构建大学建筑教育功能的具体方式,以加深对大学建筑文化教育功能的认识,进而从一个侧面反映高等院校的教育目标,实现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的精神历经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发展均在其校园建筑空间语境中体现,今天的大学校园,其建筑空间面临与大学精神之间的分离,如何用现代建筑话语诠释大学的传统与价值,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本文从大学"明德"、第三课堂、城市中的公园、带动周边城市互动发展等方面阐述运用当代建筑语境诠释大学精神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几十年来,澳大利亚公众对建筑遗产的兴趣日趋浓厚,大学也同样介人到这一领域当中。澳大利亚的大学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实践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在为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及邻近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培养专业工作人员方面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的教学,包括研究生的指导,都得益于研究及咨询工作的支持。澳大利亚的建筑遗产课程和研究有自身的特点:接受文化遗产的广义概念,侧重在社会的、经济的和哲学的脉络中来看待建筑遗产保护,而不是把遗产研究仅仅看作对历史纪念物进行修复的技术性学科。建筑遗产课题已经被列入人…  相似文献   

7.
奚樑 《山西建筑》2008,34(2):47-48
以场景作为切入点,运用场景的设计和组织手法,分析和探讨了当代大学教学建筑设计的一系列问题,为当今我国大学教育和大学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且有助于思考大学教学的改革和大学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叶宏伟  陈荣锋 《四川建筑》2003,23(2):40-40,42
泰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 ,随着两国经济和文化交往的日益扩大 ,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越来越受到泰国人民的喜爱和重视。同时 ,泰国也是华裔华侨的聚集地 ,他们也希望有一个学习和了解祖国语言及文化的场所。为了加强两国的文化交流以及能够在当地进行中文教育和研究 ,泰国政府大学部特邀请中国政府提供援助 ,在皇太后大学设立“援泰国中国语言文化中心”项目。皇太后大学是一所由泰国皇室出资创办并以皇太后的名义命名的综合性大学 ,位于泰国北部清莱府 ,该大学虽然成立不久 ,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位 ,所以影响颇大。因此 ,该项目是一项传播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9.
历史建筑是大学动态发展历程的产物。然而,在不同时代的价值观与历史建筑维护认知缺失的影响下,校园中的历史建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被冷落。实际上,正是历史建筑的存在,才使大学这一充满人文精神的学术环境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不仅是对校园场所记忆的尊重,更是大学文化特质传承的时空纽带。大学应该把握历史建筑活化的重点环节,根据现状条件与发展内在需求选择适宜的活化更新方式,提升校园的人文品质。  相似文献   

10.
张良皋 《建筑师》2007,(4):91-92
本书作者张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从中国教育理念结晶析出教育制度而具体落实到大学建筑;回顾历程,列举例证,瞻望前途,预示大学建筑的未来,这样一本书,应在大家企盼之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大学参与地区发展的背景情况:接着指出了大学参与周边地区发展的意义:有助于大学基本教育功能的实现:有助于校园培育特定的场所精神:建立学校独特的地域性特征:逐步形成大学自身的传统和声望:有助于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最后介绍了大学参与周边地区发展的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12.
付志勇 《四川建筑》2005,25(4):19-20
通过对山地环境和大学教育建筑的研究,分析总结山地大学教育建筑的空间特征,指出教育建筑空间的功能实用性,场所的本土人文化特征,整体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大学教育建筑设计的目标。为在山地环境下进行大学教育建筑设计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目前新大学建筑的教学空间和交流空间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设计实践,提出大学建筑应注重教学主体关系和教学技术手段变化的观点,阐述了新大学建筑中教学空间和交流空间转换的可能性。以适应现代教学模式的教学空间为指导提高大学建筑空间设计的质量,使大学建筑空间不再是单纯满足基本功能要求,而是同时也满足现代教学活动对教学场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大学教学建筑一方面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物质空间载体,另一方面作为校园环境的一部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环境育人的功能。本文通过分析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特点,结合大学教学建筑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从基于个体发展需求的功能设计、基于互动合作特征的空间设计、基于学科交融的布局形态三个方面来构建大学教学建筑设计策略,以期为后续的大学教学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引导。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回顾了大学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机构与方式在欧洲中世纪的形成,包括其历史背景、组织与教学特点,介绍了当时大学的一般建筑与环境状况,分析了它们特定的文化意义,可以使人们对大学建筑的发展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韩瑛  ;唐孝祥 《新建筑》2014,(6):149-151
2014年7月11—13日,"第二十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工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传统民居学术委员会主办,由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工业大学地域建筑研究所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17.
一、历史与发展中国现代建筑教育起源于本世纪20年代初,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当时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就设有建筑科,1927年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创办建筑系,并将苏州工专建筑科迁来南京,不久该校又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所在地。此外,1932年南方创办了广东省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1931年湖南大学创办建筑学组。北方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东北工学院也相继创办建筑学科等,它们是我国较早培养土木高级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特别是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在我国的建筑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我国建筑教育主要发源地,成为我国最早培…  相似文献   

18.
张允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环境设计》2013,(11):186-187
张允圭生于1964年,1987年获得韩国首尔大学建筑科学学士学位.后于1990年获韩国首尔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他于2000—2002年任韩国梨花大学、汉阳大学和京畿道大学建筑工作室导师,2003年任韩国京畿道大学建筑研究生院教授,2001—2003年任韩国国民大学建筑工作室导师:2001—2003年任KACI建筑事务所首席设计师,2001年至今任韵生同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相似文献   

19.
某老干部大学项目处在特殊的山地环境里,紧邻城市公园,是针对离退休的老年人的校园建筑。文章结合该项目设计实例,介绍山地建筑设计的特点,剖析了该设计是如何尊重、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创造适合老年人学习和生活的特殊的校园建筑。  相似文献   

20.
今日建筑     
袁烽 《时代建筑》2005,(3):150-151
1.项目名称:D楼,2.项目名称:科克大学刘易斯格拉克斯曼画廊,3.项目名称:勃鲁盖尔之宅,4.项目名称:哥本哈根IT大学,5.项目名称:关税同盟管理设计学院。[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