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配电网为对象,在比较分析了几种常用通信方式性能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开放、分布式的基于GPRS通信网络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文中讨论了配电网中移动GPRS通信网络的组网方法及实现方法,对GPRS通信下配电监控终端FTU实时监控数据传输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在基于电压-时间型的馈线自动化就地保护配网模式下,利用GPRS通信网络实现配电自动化数据的传输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GPRS网络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配电网为对象,在比较分析了几种常用通信方式性能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开放、分布式的基于GPRS通信网络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文中讨论了配电网中移动GPRS通信网络的组网方法及实现方法,对GPRS通信下配电监控终端FTU实时监控数据传输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在基于电压-时间型的馈线自动化就地保护配网模式下,利用GPRS通信网络实现配电自动化数据的传输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配网自动化的迅速发展,对馈线终端单元FTU的可靠性和实时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基于ARM7 LPC2292为核心处理单元的馈线终端FTU进行了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集保护、通信和"三遥"等功能于一体,可靠性高,能实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快速恢复供电的配网自动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GOOSE的综合型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配网自动化的馈线自动化方案中,智能分布式FA目前相对是一种最为快速的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方案,但是配电网网架复杂多变,FA方案也需要有较好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型配电终端和单元型配电终端的综合型智能分布式FA方案,详细阐述了该方案的系统架构、故障定位原理、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以及工程配置模型等全过程。从试验检测到实际运用证明了该方案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电力设备》2000,1(2):80-80
北京哈德威四方保护与控制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CSDA-2000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汲取了多年的电力自动化开发经验。主要由主站系统、数据通信、配电远方终端FTU等构成,并与一次设备共同实现配电自动化功能,包括配电SCADA,故障定位、隔离,无故障区域快速恢复供电及负荷转移等。其结构是一个分层、分布式的监控管理系统,实现配电控制中心、配电自动化主站、FTU子站及负荷节点的通信和控制。  相似文献   

6.
智能配电网的出现使配电网的保护和控制技术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的面向智能配电网的保护和控制方法。智能配电终端和控制中心分别作为一个Agent,各Agent通过通信网络组成一个Multi-Agent系统。各Agent通过信息交互,实现智能配电网的继电保护、故障定位、故障隔离、网络重构、供电恢复以及故障诊断等功能。详细分析了其中的继电保护和故障定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智能配电网,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以故障快速诊断、隔离及恢复控制为核心的馈线自动化系统(FA),是配网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工程实际,重点分析和讨论了配电网络自动化馈线终端(FTU)与子站的通信方式,以及故障定位、故障隔离与非故障区域恢复的主站程序算法。基于101通信规约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已经为多个工程现场所应用。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和配电三大系统之一。供电部门通过配电网实现产品销售向广大电力用户提供电能。这里所说的配网自动化只局限于馈线自动化。馈线自动化通过对馈电线路的监测,完成配电网络的控制、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恢复健全区间的供电等。  相似文献   

9.
面向智能配电网的保护与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配电网的出现使配电网的保护和控制技术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的面向智能配电网的保护和控制方法.智能配电终端和控制中心分别作为一个Agent,各Agent通过通信网络组成一个Multi-Agent系统.各Agent通过信息交互,实现智能配电网的继电保护、故障定位、故障隔离、网络重构、供电恢复以及故障诊断等功能.详细分析了其中的继电保护和故障定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智能配电网,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以传统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为基础,研究在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下的故障定位、故障隔离与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技术,开发出基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分布式电源建模、接入监视以及故障研判系统,并结合配电终端设备初步实现智能配电网的自动恢复供电功能。该研究成果在厦门电业局运行后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因配电网线路分段、分支开关数量多,导致配电网保护级差配合困难,故障切除模糊,故障范围扩大。应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可解决这一问题并完成配电网自愈。目前,配电自动化多采用主站集中式,即收集各节点电气量和开关量信息上送至主站,主站完成逻辑判断,进行策略下发,实现故障隔离和电网自愈。但主站式方式数据传输、校验环节多,故障隔离时间通常在分钟级,在配电网络自愈时,需短时对主供线路停电。采用基于5G通信技术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通过下沉计算及逻辑判别节点至配电终端,实现了毫秒级的故障就地隔离及网络重构,故障切除精准。探索的配网保护定值优化方案,通过配网保护定值与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故障判别策略的融合配合,实现了主供线路不停电情况下的故障隔离和配电网重构,做到了用户停电“零感知”。工程在成都市配电网首次实施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解决了城区保护级差配合困难的问题,为5G通信保护在配电网及其他电压等级电网上的拓展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由于智能分布式具有快速定位、隔离故障并转供复电的特点,基于智能分布式的馈线自动化技术在城市配电网的重要供电区域逐渐得到推广应用。然而,对于采用IEC61850对等通信的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终端,不同厂商终端之间的互操作对通信模型和功能逻辑的一致性要求非常高,导致实际工程中互操作成功率非常低,这也成为推广智能分布式技术的最大阻碍。为此,本文基于实时数字电力系统仿真平台,研究并提出了适用于智能分布式自动化终端互操作的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和测试方法。该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广东电网智能分布式终端互操作测试,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互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现场测试及落地投运扫除技术障碍。  相似文献   

13.
配电终端作为配电自动化的基础环节和设备,肩负着实现配电网设备的监控和数据采集,遥测、遥信、遥控、故障电流测试、继电保护、通信转发及故障的诊断、隔离、定位和恢复等功能,它的运行状态将直接影响和反映到配网自动化系统。文章介绍了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实现对配电终端的通讯、功能和性能等进行全面、高效的测试,以保证终端的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4.
配电网馈线系统保护原理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功能之一,该文针对中国配电自动化的实施情况,讨论了馈线保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提出了建立在光纤快速通信基础上的配电网馈线系统保护的新原理和新概念,馈线系统保护充分吸取了高压线路纵联保护的特点,利用馈线保护装置之间的快速通信,一次性地实现对馈线故障的故障隔离,重合闸,恢复供电功能,将馈线自动化的实现方式从集中监控模式发展为分布式保护模式,从而提高了配电自动化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5.
将后备分层保护技术特点引入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提出一种新型的分层备用保护型馈线自动化算法。根据配电网络拓扑结构及供电方向定义每回线配电终端的区域属性和层级属性,同时采用组播传输方式实现智能分布式FA通信,最终实现故障快速隔离与非故障区域恢复。经过RTDS仿真验证及现场验证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完成故障处理,当终端通信故障或下级开关动作失效时,上级开关自动动作,在减少故障处理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某区域智能配电网的接线形式,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该配电网的基于功率方向的保护方案。该方案根据系统假定功率方向和网络中各节点的有向连接关系构建网络功率矩阵,将配电网络节点分为环网节点和末端节点,通过环网馈线段或末端馈线段故障时馈线段2端节点的功率方向特性准确定位故障区段,给出故障隔离跳闸策略。介绍了该区域智能配电网保护系统的网络结构,并在该区域智能配电网保护系统上模拟了多重复杂故障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系统不需要多级配合,能够最小范围地快速隔离故障,保证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对现有的馈线自动化(FA)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针对有源配电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向节点配置方法和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高速通信处理机制的智能分布式FA实现方法。该方法结合功率方向保护元件与智能分布式对等网络(peer to peer)的通信特点,既满足了有源配电网FA的需求,又降低了故障处理过程对终端间通信信息的依赖问题;还提出了通道异常的后备处理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越级跳闸。基于以上智能分布式FA实现方法,结合IEC 61850标准化建模技术及GOOSE高速信息交互技术,采用双核CPU平台设计研制了新型智能配电终端装置。该装置可快速实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目前,该装置已在全国多个重点工程中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8.
基于配电网系统保护的馈线终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保护方式实现配电自动化具有快速故障隔离的优点.基于配电网系统保护原理,研制了一种新型馈线终端单元(FTU).该终端采用光纤通信,在光调制解调器(Modem)中通过编码将通信功能和电平(即故障标志)传输功能分开,故障标志传输不需要专用的通道.光Modem之间的帧传送是自主的,相邻Modem间能够快速地传送电平信号,实现了点对点的故障信息交换.FTU中的保护功能和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功能形成独立的功能模块.所提出的FTU方案通过了动模实验和2年多的实际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