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空调房间新风量的确定及空调系统新风比的确定原则从理论和实际工程两个方面均做了全面、深入的归纳阐述;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确定空调系统新风比的几种方法,通过实际设计案例具体解释了新提出的修正公式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CO_2检测的新风量控制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CO2检测的新风量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检测新风、回风CO2浓度值及当前新风量,实时确定室内人数,再根据ASHRAE62-2001Standard实时确定系统新风量.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所选办公建筑,应用该方法后室内全天CO2浓度在1000(10-6)以下,TVOC浓度在300μg/m3以下,与传统CO2浓度监测法相比,该方法保证了全天均有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3.
湿热地区设置空调的实验室的空调能耗比常规公共建筑的空调能耗要大得多,其中一个原因是空调系统中排风引起的空调新风能耗占比较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功能独立的“新风-补风”系统,较大程度地减小湿热地区实验室所需的新风量和新风负荷,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该系统的节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的“多联机+新风”空调系统相比,基于分功能设计的“多联机+分功能新风-补风”空调系统的节能率达到了65.8%。  相似文献   

4.
以列车车厢内CO2浓度为控制对象,实现对新风量的控制.在车内CO2浓度控制系统中,应用模糊控制理论,将车内CO2浓度与设定浓度之间的误差以及误差变化率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入量,新风阀门开度的变化作为输出量,并建立各输入、输出量的模糊集、论域、隶属函数以及模糊控制规则;确定列车硬座车厢内CO2浓度与时间、新风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应用所建立的模糊控制系统对列车硬座车厢内的CO2浓度进行模糊控制仿真实验,研究新风量与车厢内CO2浓度之间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可对车内CO2浓度实现稳定、可靠的控制,为改善车厢内空气品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冷凝排风热回收新风一体机的运行性能,建立冷凝排风热回收新风一体机的Simulink系统仿真模型和Simulink-M文件寻优模型,采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机组进行变环境工况性能研究,得到机组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的最佳性能系数及其对应的最佳旁通新风量。结果表明:在制冷标准工况、变旁通新风量条件下,机组性能参数的仿真值和试验值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且最大偏差在±7.00%以内,仿真模型可以正确反应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的性能变化;在机组变环境工况条件下,机组的运行性能同时受到旁通新风的温度和风量的影响;使用Simulink-M寻优模型计算可得到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最佳旁通新风量的具体值,最佳旁通新风量值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机组使用变频风机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研究结果为提高冷凝排风热回收新风一体机制冷工况的运行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改进空调房间空气品质提高室内舒适性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空调房间空气品质差,舒适性不良的状况,借助于通风效率影响下室内污染物平衡方程,探讨了通风效率、新风量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提出提高通风效率是经济有效的手段,推出了应用新风是否合理的判定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空气的品质,空调系统中设置一些过滤器,然而对设置的过滤器后系统的计算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新风侧设置过滤器,回风侧设置过滤器和新回风侧的均疫有过滤器的几种情况下,室内污染物浓度和新风量的多少进行数学上的推导,得出三种情况下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和新风量的计算公式,从而得出了很清晰的概念和结论,并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对目前民用空调设计采用的室内污染物浓度控制标准的修改原理提出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空气潮湿,除湿是空气调节的重点任务.针对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新风机组除湿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双热管新风机组增强空调除湿能力.系统设计新风量为300 m3/h,理论除湿能力为662.4 g/h,采用三级过滤器净化新风,满足除湿与卫生需求.该系统采用金属辐射吊顶处理室内空气温度,通过监测系统避免金属吊顶结露风险,可为温湿度控制及建筑节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校园建筑室内通风不良可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下降,进而影响室内人员的学习效率和健康.研究选取北京某大学26间公寓测试44次、8间办公室测试14次和26间教室测试43次,在冬夏两季对室内新风量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大学生公寓、办公室和教室新风量达标率(0~20%)远低于夏季达标率(22.2%~81.8%).冬、夏季公寓新风量为1.75~54.41 m~3/(人·h)(0.13~3.82 h~(-1))和2.8~134.43 m~3/(人·h)(0.2~9.62 h~(-1)),教室新风量为0.39~15.24 m~3/(人·h)(0.02~2.36 h~(-1))和1.51~158.45 m~3/(人·h)(0.11~8.19 h~(-1)),办公室新风量为1.14~44.6 m~3/(人·h)(0.07~2.89 h~(-1))和17.9~74.0 m~3/(人·h)(1.16~4.81 h~(-1)).公寓和教室新风量季节性差异的显著性与否与窗户开/关有关,而办公室新风量季节性差异不显著,而朝向和楼层对公寓新风量的影响不明显.大学生公寓、办公室和教室新风不足,应采取措施加强通风.  相似文献   

10.
室内空气品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已成为现代建筑科学的一个前沿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卫生、健康、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因素主要包括新风量、新型材料和药剂的大量应用、通风系统换气效率的影响以及传统理论的束缚.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包括当量评价指标(EEI)等.通过发挥新风效应、消除和控制室内污染源等方法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11.
浅谈VRVII型空调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VRVII型空调的特点,论述了此种空调形式在工程设计中的选型要点,并对各种VRVII型空调的新风处理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不同类型的建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夏热冬冷地区新风冷负荷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夏热冬冷地区潮湿建筑气候的特点确定了判定建筑潮湿气候的简便指标,从合理利用地气候资源和有利建筑节能角度提出了夏季新风逐时冷负荷的分析方法,定义了新风焓时数,度时数和湿时数,并以重庆为例,计算了新风显热冷负荷,潜热冷负荷和全热冷负荷,强调了潮湿气候地区由于新风湿负荷大,除湿期长带来的新风冷负荷显热比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高层办公建筑空调冷负荷率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时间频数图、概率分布图这两种负荷率分布的表示方法进行了比较。以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新风方式、分内外区与否为3类基本不同条件,用正交表安排剩余因素并用DOE-2软件进行模拟试验考察影响高层办公建筑冷负荷率分布的显著因素。用对所有模拟出的分布曲线进行不同的分组、考察组间曲线吻合性的方法,重点考察了对冷负荷率分布起主要影响的人员密度、新风指标这两个因素的联合作用,该结论在3类基本不同条件下都成立。进一步分析得出可围绕单位空调面积新风量取值变化给出分布数据,从而提出了一种简化方法,且有足够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组合变风量空调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8个典型气候条件下大型商场空调负荷及室外空气焓值的分析表明,在过渡期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室外空气焓值低于室内时,因无法加大新风量,只好使用制冷机冷却空气.采用加大不经热湿处理的新风并与回风分别设计成独立的子系统而构成组合式变风量空调系统CVAV,并以人体舒适指标PPD为依据,计算了8种气候条件下系统所需的最大和最小风量.按回风系统为CAV或VAV,新风系统为VAV CAV或VAV VAV等组合计算得出,与现有定风量系统相比,在这8种气候条件下的节能量可达10%~36.6%.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平顶山市电业局教学综合楼的空调系统设计进行了方案比较与选择,详细分析了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和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点,最终确定了经济合理的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16.
“新风”处理终状态的确定应根据室内、处气象参数的取值,新风系统设置方式及规模等实际情况来确定。针对新风系统处理方案和风机盘管机组的选用提出见解,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对房间舒适程度要求的不断提升,新风系统逐渐成为空气调节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新风系统造成的能耗不容忽视。为了降低新风系统的能耗,提高能量利用率,设计了基于太阳能的新风双级处理模块化节能墙。该设计基于太阳能薄膜光伏发电技术,并加入了蓄电池保障其运行持久性,同时对现在普遍采取的排风热交换新风设备进行了改进,加入热电制冷热泵系统对新风实现双级处理。该装置适用风量范围为60~90 m3/h;夏季为新风降温,送风温度在28~31℃,显热交换效率可达86.7%;冬季为新风升温,送风温度在12~20℃,显热交换效率可达79.0%。对比于只采用一级处理送风,该装置显热交换效率提升了26%~28%,实现了对新风的深度热回收,减少了空调设备耗能,达到住宅空调、供暖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风与室内空气品质的测试与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室内空气品质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重点,本文测试分析了个体化投环境新风调节的效果,将室外新风处理后直接送到人体呼吸区域。以人体呼吸区域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测试对象,比较个体化新风调节方式与传统新风方式在人体呼吸区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及系统节约能耗,显示了个体化新风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户式空调的新风量与房间送风量的设计取值,并对某户式空调的风系统进行了测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冷冻-转轮除湿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冻-转轮相结合的除湿方法是一种可靠、适用范围广的除湿技术。本文通过对工程的故障分析、计算,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多个解决方案,通过各方案的综合比较,根据甲方机房所具有的条件,重点处理新风,最后选择了冷冻-转轮相结合除湿的方法,新风先经过新风机组,然后再经过转轮除湿机,将新风含湿量降至工艺要求的含湿量,并配置合理的控制系统,通过改造,相对湿度达到了工艺要求的湿度控制范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