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黄河下游两岸引黄灌区下水排水河道的严重淤积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本文就这些排水河道淤积的现状及具危害与原因试行剖析,并就引黄灌溉不淤河的措施和泥沙处理途径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排水河道淤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振民 《人民黄河》2002,24(11):34-35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骨干排水河道南岸有贾鲁河、惠济河、涡河、红卫河、万福河、朱赵新河、小清河、北岸有卫河、天然文岩渠、金堤河、徒骇河、马颊河等。自1956年夏灌以来,引黄灌溉面积不断增加,大量引黄河沙退入排水河道,加上降雨地表侵蚀,致使排水河道淤积严重,直接影响着当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近期引黄水沙资料为基础,定量计算排水河道的淤积程度以及泥沙的区域分配规律,并以灌区水沙平衡入手,建立引黄退沙,降雨地表侵蚀数学计算模型,为黄河下游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涡河1958年以前是一条排水条件良好的河道,由于引黄及水土流失造成河道严重淤积,降低了涡河的防洪、除涝能力,需进行全面治理。为了使涡河治理后能切实发挥工程效益,在此简要介绍引黄灌溉的过程,分析了引黄的引水量、引沙量和河道淤积等情况,并提出了泥沙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豫东平原引黄灌溉,大量泥沙随浇灌退水进入下游河道,加上本地区的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河床的严重淤积,降低了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本文以涡惠河为例,对豫东引黄灌溉引起的河道淤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菏泽地区东鱼河、洙赵新河等11条灌溉排水河道近年来淤积严重,通过典型河段的泥沙计算得知,因降雨与径流侵蚀产生的沙量占河段来沙总量的18.5%,由引用黄河水所带来的泥沙量占81.5%。文章还就造成淤积的成因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梁济运河引黄河水补南四湖泥沙淤积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建立引黄水量与输沙量模比系数的方法分析了引黄泥沙自梁济运河入南四湖各要素的沿程变化情况及对南四湖的淤积影响,并与河道行洪泥沙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梁济运河引黄泥沙淤积对河道上游段具有一定影响,对河道下游及南四湖淤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齐河县地处黄河下游左岸,为德州市唯一沿黄县,境内沿临黄大堤设有4座引黄灌溉闸,设计总引水能力230m^3/s,担负着德州市工农业生产的供水任务。县境内有骨干排水河道17条,总长度293.62km。由于长年引黄供水,大量尾水下泄排水河道,造成了排涝河道严重淤积。多年来,县政府虽然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进行连续不断的清淤治理,但  相似文献   

8.
梁济运河系近年来南四湖生态、生产引黄用水的主要补水河道,也是今后南水北调东线的干线输水通道。通过对梁济运河引黄河水补南四湖泥沙淤积的实验研究,根据实验资料,采用建立引黄水量与输沙量的模比系数的方法,分析了引黄泥沙自梁济运河入南四湖各要素的沿程变化情况及对南四湖的淤积影响,并与河道行洪泥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引黄泥沙对梁济运河中下游河槽及南四湖淤积影响甚微,远远小于河道行洪带来的淤积影响,该分析结论对于研究梁济运河及南四湖淤积,进行工程治理,以及今后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谈河道淤积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河道淤积的成因1.引蓄黄河水造成河道淤积由于工农业快速发展,用水量逐渐增大,在履行节约用水的基础上,引蓄黄河水,补充地上和地下水资源,以保证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但黄河水中含有大量泥沙,在引水、输水、蓄水的同时,也引来了大量泥沙,这些泥沙在河道中缓慢沉积下来,并覆盖在河床之上,从而导致了河道淤积。  相似文献   

10.
水库及河道泥沙淤积是长期没有很好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作者根据河流泥沙在水库中的分选淤积特性、粗沙对水库及河道淤积的严重影响,以及当前挖泥技术和能力可保证的水库挖粗沙规模和效益方面的可行性等提出通过在大型河道型水库回水末端固定河段或在河道上游的径流式水库持续挖粗沙降低淤积平衡坡降、实现水库及河道淤积控制的新途径。研究表明这一方式可明显降低三峡水库长远淤积,对缓解黄河下游持续淤积也可发挥作用。建议水利部重视并组织开展全面研究,争取为我国多沙河流水库及河道淤积控制寻找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