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奕亮  叶震  俞锋  陈勇  吴鸣 《化工进展》2003,22(Z1):129-132
在简要介绍低压,低浓炼厂气的基本资源背景基础上,提出了用于低压、低浓炼厂气氢回收的新工艺--膜-膜集成工艺.给出了膜-膜集成工艺的工艺流程,并举例模拟计算了该工艺的工艺参数.最后对膜-膜、膜-PSA、膜-深冷以及PSA-深冷等几种集成工艺作了综合比较,膜-膜集成工艺显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镁-锂-铝合金稀土-植酸转化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镁-锂-铝合金表面进行了双层膜研究,即:先按照最佳稀土转化膜工艺形成一层稀土转化膜,再将稀土转化膜浸入植酸溶液中形成稀土-植酸转化膜。研究了植酸的体积分数、浸泡时间及浸泡温度对镁-锂-铝合金稀土-植酸转化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镁-锂-铝合金表面进行了双层膜研究,即:先按照最佳稀土转化膜工艺形成一层稀土转化膜,再将稀土转化膜浸入植酸溶液中形成稀土-植酸转化膜.研究了植酸的体积分数、浸泡时间及浸泡温度对镁锂-铝合金稀土-植酸转化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技术.作者介绍了几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气升循环膜生物反应器、PAC-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状况,并对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机理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对今后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醋酸纤维素(CA)为材料制备了非对称膜,将所制备的膜应用于位置异构体α-,β-紫罗兰酮的分离,探讨了铸膜液中CA质量分数、膜厚、溶剂挥发时间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质量分数为20%、膜厚为500μm、溶剂挥发时间40 s时,所制备的膜对α-,β-紫罗兰酮有较明显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CO2捕集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低温CO2捕集工艺、膜法CO2捕集工艺、低温-膜混合CO2捕集工艺的优缺点及捕集性能.开发了一种低温-膜混合工艺,用于捕集采出气中的CO2.采用Aspen HYSYS软件对低温-膜混合工艺进行模拟.考察了压缩压力、膜面积、液化温度等参数对低温-膜混合工艺CO2捕集性能的影响,并...  相似文献   

7.
程会文  姬朝青  许力 《化工学报》2007,58(8):2027-2032
基于反渗透膜的吸附-扩散模型,导出了多孔膜对溶质的浓缩比表达式和组件的溶质平均脱除率。采用遗传算法对膜的性能进行了数学模拟,计算出了氯化钠对ESPA2反渗透膜的膜相溶质分配系数、溶质的膜相扩散系数、溶剂(水)的膜相扩散系数、膜的孔隙率和膜分离层厚度,计算得到的膜分离层厚度和膜相中水扩散系数等参数与芳香聚酰胺复合膜的测定值相吻合,其中,氯化钠透过率的均方差在10-7~10-6之间。  相似文献   

8.
α-纤维素膜气体分离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α-纤维素膜并对其气体分离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水溶胀下,CO2、H2、CH4、N2、O2等气体在α-纤维素膜内的气体渗透速率.通过比较研究醋酸纤维素膜、苯甲酰化纤维素膜和聚砜膜在干态和湿态下的气体渗透性能,揭示了水对α-纤维素膜气体渗透性能的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9.
对气体在高分子膜中的溶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通用的单组分气体-膜体系,以及多组分混合气体-膜体系的溶解行为模型。经采用在不同温度及压力下的不同的气体-膜体系的浓度实验数据验证,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对前人提出的单组分气体-膜-框架模型,给出了简洁的寻常热力学论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10):1999-2004
通过将亲水性的纳米粒子加入有机高分子膜的制备中得到的有机-无机杂化膜结合了无机膜和有机膜的优点,成为膜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制膜过程中引入的纳米粒子主要包括ZrO_2、TiO_2、Al2O3、SiO_2、石墨烯等,主要通过3种不同方法:无机纳米颗粒可直接加入铸膜液、复合纳米粒子改性、纳米粒子前驱体改性制备有机-无机杂化膜。从理论与应用两个角度对有机-无机杂化膜在提高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分离性能,膜亲水性以及抗污染性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归纳了有机-无机杂化膜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效果以及最新研究进展,并针对杂化膜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化工》2017,(10):1999-2004
通过将亲水性的纳米粒子加入有机高分子膜的制备中得到的有机-无机杂化膜结合了无机膜和有机膜的优点,成为膜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制膜过程中引入的纳米粒子主要包括ZrO_2、TiO_2、Al2O3、SiO_2、石墨烯等,主要通过3种不同方法:无机纳米颗粒可直接加入铸膜液、复合纳米粒子改性、纳米粒子前驱体改性制备有机-无机杂化膜。从理论与应用两个角度对有机-无机杂化膜在提高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分离性能,膜亲水性以及抗污染性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归纳了有机-无机杂化膜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效果以及最新研究进展,并针对杂化膜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镁-锂合金锌系磷化膜和锰系磷化膜的宏观形貌及微观形貌,分析了2种膜层的化学组成,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对比了基体、锌系磷化膜、锰系磷化膜的电化学性能,并比较了2种膜层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锌系磷化膜与锰系磷化膜对镁-锂合金基体具有较大的防护作用,尤其是锌系磷化膜膜厚,膜电阻大,自腐蚀电流密度小,耐蚀性更优.  相似文献   

13.
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文章综述了废水处理领域中的膜-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特点、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重点阐述了膜-生物反应器运行工艺、新型膜材料与器件,以及影响膜污染的因素与防治措施;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盐水中Ca2+、Ma2+、SO24-、SiO23-及Fe3+、Al3+、Si2+、Ti2+、S2-等阴阳离子对离子膜表面的污染情况及这些离子对离子膜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延长离子膜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自制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膜渗透汽化分离低浓度吡啶-水体系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膜的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测定了PDMS膜在吡啶-水溶液中的溶胀行为.分别考察了膜厚度、操作温度、下游侧压强、进料浓度以及超声对PDMS膜渗透蒸发分离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操作温...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钛膜的应用依赖于其形态,有必要制备多种形态的膜改善其性能.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首次制备了球状B4O2-7修饰的的二氧化钛膜和不同形态BO3-3修饰的二氧化钛膜,考察了BO3-3和B4O2-7修饰的二氧化钛膜形态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其形成机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手段对薄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BO3-3和B4O2-7修饰的二氧化钛膜主要为金红石型晶体;BO3-3修饰的二氧化钛膜具有针状、球状和显现花朵的长条状3种形态,B4O2-7修饰的二氧化钛膜为球形;BO3-3和B4O2-7修饰的二氧化钛膜在紫外可见光谱中均发生明显的红移,光响应波长拓展到可见光区域.  相似文献   

17.
《山东化工》2021,50(13)
本文探讨了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液氮-冷冻干燥四种不同干燥方法对细菌纤维素膜的结构性能的影响。利用FTIR、X衍射、SEM测定不同干燥方式膜的分子结构和结晶度,并对膜的力学性能、复水率和溶胀率以及对活性物质的吸附与解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均保留了纤维素膜原有的分子结构,但水分流失方式的区别使其分子内立体及空间结构不一致,膜空间网状结构维持度及分子间孔隙依次为:液氮-冷冻干燥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溶胀率(81.31%)和复水率(53.07%)表明液氮-冷冻干燥膜效果最优,且液氮-冷冻干燥膜和冷冻干燥膜由于空间结构的关系更易吸附活性维生素D,其吸附平衡和解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8.
加热辊压复合土工膜的膜-基复合过渡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让同  张再兴 《中国塑料》2004,18(10):59-62
提出了膜-基复合过渡区的概念,认为此为复合土工膜中重要的结构形式;复合土工膜的结构和性能直接与膜-基复合过渡区相关。应用电镜、热分析等技术对复合土工膜的微观结构(横截面结构、平面区域结构、纤维与膜材之间的界面、膜材的结晶结构等)进行研究,阐述了在膜-基复合过渡区中具有的“膜包纤维”微结构,认为膜-基复合过渡区是一种非均匀、非连续、带有一定离散和随机性的材料互穿结构;膜材表层存在纤维状凹槽,纤维与膜材间的界面以弱相互作用为主;加热过程和复合作用对膜材的结晶结构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赵薇  贺高红  刘红晶  李凤华  张莹 《化工进展》2014,33(12):3292-3298,3308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在较大跨膜压差(0.25~0.3MPa)下的稳定性较差,具有较好稳定性的聚离子液体膜和离子液体-聚合物共混膜等逐渐被关注。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支撑液膜、聚离子液体膜、离子液体?聚合物共混膜等离子液体膜CO2分离性能、分离机理及稳定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无机颗粒-离子液体-聚合物共混膜的研究现状。指出离子液体膜的高CO2渗透通量与高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共混膜结构调控难等问题是其工业化应用的主要障碍,提出开发新的膜材料、改进制膜工艺以减小膜厚、优化膜结构是提高膜的CO2渗透和分离性能,并保持膜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无机颗粒-离子液体-聚合物共混膜兼有较高的CO2分离性能和较好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其制备方法、结构、性能及CO2分离机理的研究将成为这一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从膜蒸馏-新型热源、膜蒸馏-传统分离技术组合工艺、膜蒸馏-新型分离技术组合工艺三大方面对近些年来出现的膜蒸馏组合工艺进行综述,并对这些组合工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