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卉  杨剑 《山西建筑》2006,32(21):25-26
介绍了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的概念和对城市建设的作用,分析了我国滨水绿地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揭示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的新理念,并提出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卓 《中外建筑》2014,(4):53-55
城市滨水绿地是指在城市规划用地区域内,与水域(河、湖、海等)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城市公共绿地。处于历史地段型滨水绿地景观的独特性在于它同时集历史和水两大要素于一身,既有历史性,又有景观的特殊性。本文以徒骇河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工程为例,对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的理念以及具体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唐家峙 《城市建筑》2013,(24):207-207
本文针对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城市建设滨水绿地的重要性。并且对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以及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供有关设计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周建东  黄永高 《城市规划》2007,31(10):63-68
通过对滨河绿地在城市中的作用与目前城市滨河绿地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城市滨河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对滨水绿地空间各景观组成要素的处理提出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徐卫创 《中外建筑》2009,(7):123-125
滨水绿地对一个城市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是城市的生态肺,也是市民游憩、观光的理想场所。城市滨水绿地的开发和利用是近年来的热点,本文以中汾泾滨水绿地景观设计为例,浅析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其 《山西建筑》2011,37(33):17-19
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与水体的关系,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对滨水绿地的研究与实践,并结合城市发展新趋势探究城市滨水绿地建设的意义,指出了滨水绿地建设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有的城市绿地设计品质已经难以满足当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历史文化传承、优质的生态环境、城市特色空间营造要想有所创新和突破,借助园林景观破解发展困境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题文化是城市设计特质性、使用者认同感的重要表现媒介,对城市绿地,尤其是滨水绿地的景观营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滨水绿地特征的研究,剖析滨水绿地中文化元素的表达方式,以文化元素景观特色的营造来体现城市的特色、文化及城市精神。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来宾市红水河滨水景观项目为例,以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深入营造城市特色绿地空间,期望对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营造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快速粗放式的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各类“城市病”问题,城市滨水绿地生态环境品质也面临着严重的退化。通过生态修复重建城市蓝绿空间,恢复滨水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有助于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和健康。本文总结蓝绿空间、滨水绿地的内涵和建设意义,在分析了我国不同文明时期下蓝绿空间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不同水域性质下滨水绿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针对问题总结了滨水绿地在生态修复方面的关键方法,并明确了具体的修复措施、功能目标等内容,为我国滨水绿地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博涛 《门窗》2012,(8):201-202
针对城市滨水景观意义和我国城市滨水景观的现状和问题,本文从城市滨水景观功能设计、依水景观设计、水体设计、游憩绿地设计、空间植物配置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城市滨水绿地空间环境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和地位正在不断提升和加强。论文以巢湖市东西环城河景观提升工程设计为例,提出对滨水绿地景观的相关改造策略,使其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展示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在实践中探索旧城滨水绿地景观的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11.
马杰 《河南建材》2011,(3):95-97
由于近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滨水城市的滨水生态机能逐渐衰退,其地域特色也随之减弱。本文以鹤壁市淇河二支渠景观设计为例,对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的特色性及生态性作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2.
南京城市滨水植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京10个主要城市水体滨水区植被群落的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群落相似性系数(Jaccard相似性系数)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城市滨水植物群落中乔灌木种类丰富,水生植物则比较单一;滨水区的全部植物种中,乡土植物的比重较小,且个别样地出现入侵物种;早期开发的滨水绿地在各植被层上的物种多样性都要优于新开发绿地;不同利用类型的滨水区绿化形式趋同,物种多样性较低。本研究对城市滨水植物的应用与保护提出了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朱兴彤 《建筑知识》2013,(11):98-98,107
本文以“滨水生态景观的塑造与公园绿地建设的有机结合”为题,试图从生态整合的角度,探讨当前城市公园中滨水景观的生态景观的营造模式,强调城市公园绿地与滨水自然生态有机融合的重要性,力求为当前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尤其是公园绿地中的滨水生态景观塑造)提供有益的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21)
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和游客活动的重要舞台,是一个城市的真正魅力之所在。文化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灵魂,民族、城市的文化在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中留下了烙印。山海文化是连云港的文化特质,连云港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为主线,凸显海和水的文化特质,建设滨海绿地、滨水绿地、海洋文化广场等与"海""水"文化有关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5.
<正>背景城市滨水遗址公园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休闲娱乐和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居民对于城市公园等绿地公共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公园绿地成为衡量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各类城市公园中,遗址公园作为城市文化展现和输出的重要绿地空间,在近些年被广泛关注;滨水公园因其特殊的文脉特征,使城市公园整体品质得以提升。从设计者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16.
滨水绿地的有限立地条件制约了植物运用,通过研究滨水绿地的植物多样性情况,探索植物多样性对植物景观的影响,能够帮助城市滨水绿地兼顾植物景观设计与生态效益。选取上海代表性滨水绿地徐汇滨江,实地调研14块样地,测算了样地的植物多样性指标,运用美景度评价(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法进行景观评价,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二者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徐汇滨江的植物多样性偏低,乔木物种多样性高于灌木;景观评价多为正向;景观效果与垂直层数、总物种数、灌木物种数、总Simpson指数、总丰富度、灌木丰富度呈现正相关。最后提出滨水绿地景观和植物多样性同步提升的建议:进一步丰富植物配置与造景层次,增加灌木应用,保证基本的植物生长与养护。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古典艺术和美国城市设计师凯文·林奇关于空间意象的理论入手,分析了意象理论在滨水空间的理论延伸部分,论述了景观结构和内在的文化内涵对滨水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并通过文登市杜营河道绿地规划设计案例,阐述了景观结构与文化内涵在具体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滨水绿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类型,为人们提供游憩、健身等多种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如何通过网络点评数据识别滨水绿地的文化服务仍然是难点。以上海市黄浦江核心段22处滨江绿地为例,通过建立文化服务词典识别其类型,使用情感分析模型定量满意度,应用重要性—绩效分析法构建感知评价模型。结果显示:(1)康体健身和休闲游憩是滨水绿地感知词频最高的文化服务类型,而科普教育的词频最低。按照文化服务词频占比可将滨水绿地分为艺术灵感主导型、遗迹地方感主导型、综合型三种类型。(2)22处滨水绿地整体满意度为93.47%,涉及各类文化服务的评论满意度均有所提升,其中美学欣赏的满意度最高,达到97.90%。(3)未来黄浦江滨水绿地的改善需要注重休闲游憩、社交互动、康体健身、艺术和灵感服务。研究可为滨水绿地景观评价与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应依托滨水区的环境,以设计为手段,结合水体、滨水开放空间以及滨水区地形地貌等要素,形成立体连续的城市滨水地区空间形态。该文以城市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滨水空间的构成要素,总结滨水区城市设计原则,探求武汉市天兴洲的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王斐  赵渺希 《中国园林》2023,39(3):66-71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载体。通过手机信令数据测度空间活力,基于回归方程解析滨水活力的影响因素,可为滨水空间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中山岐江河的研究发现:手机信令数据表征的滨水活力整体呈现“背水”趋势,距离岸线1 500m范围内是主要活力来源区域。区别于既有成果,通过地理加权回归(GWR)厘清影响滨水活力的共性因素和异质性因素:滨水地区绿地和居住用地比例、公共服务设施多样性及居住人数属于促进空间活力的共性因素;不同地段商办用地比例、路网密度等因素对滨水活力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特征。建议基于滨水空间活力特征及共性因素和异质性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