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食用菌的深层发酵培养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食用菌深层培养的营养条件,生长条件及其液体产物的综合利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
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生产食用菌的菌丝体和生理活性物质一直是食用菌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用菌在液体环境条件下菌丝体生长和产物产出的认识进一步深入,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热点。本文就液体发酵条件、液体深层发酵动力学、菌丝形态学等方面对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研究热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以后的研究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的研究热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生产食用菌的菌丝体和生理活性物质一直是食用菌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用菌在液体环境条件下菌丝体生长和产物产出的认识进一步深入,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热点。本文就液体发酵条件、液体深层发酵动力学、菌丝形态学等方面对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研究热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以后的研究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讨论并研究有关参数对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 ,并以食用菌为例 ,选择培养基的成分 ,对食用菌的发酵罐深层培养进行温度、溶氧浓度、搅拌速度、p H值、泡沫等因素进行控制 ,同时对发酵终点做出准确的判断 ,确定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 ,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自H.Humfeld于1974年提出深层发培养蘑菇菌丝体以来,在短短的五十多年中,食用菌发酵技术迅猛发展,成为发酵工业中又一新领域。至今世界各地已研究并用于深层培养的食用菌多达40多种,从而为食用菌工业生产的广泛应用开辟了崭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深层液体发酵参数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峙 《食品科学》2001,22(1):38-41
讨论并研究有关参数对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并以食用菌为例,选择培养基的成分,对食用菌的发酵罐深层培养进行温度、溶氧速度、pH值、泡沫等因素进行控制,同时对发酵终点做出准确的判断,确定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深层液体发酵参数控制(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续上期 2 .3.2 深层发酵生产的有关参数  深层发酵生产与摇瓶液体培养是完全不同的培养方式 .摇瓶试验中得到的代谢曲线及各种参数 ,只能供发酵生产时参考 .在摇瓶试验中可以得到的菌丝含量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 ,一旦放大到发酵罐中试验 ,条件可完全一致 .所以 ,深层液体发酵时 ,应参照发酵罐生产的有关参数控制生产 .参数为物理参数及生物参数 ,物理参数有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空气流量、溶解氧、排气中氧及二氧化碳含量等 ;化学参数有 p H值、糖、氧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等 .生物参数包括菌丝形态、发酵液中菌体含量等 .2 .3.2 .1 …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十分丰富,而且味道鲜美,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食用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就使食用菌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传统的固体培养生产食用菌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迫切寻找新的生产方法。随着发酵技术的日趋成熟,菌丝体发酵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发酵罐发酵生产为菌丝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环境,优点较多包括培养周期短,不受季节限制,有利于规模化,接种方便,菌丝体生长一致等。液体发酵法能较有效提高产量和效益,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菌丝体开发出来的产品也已进入市场,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本文主要对液体发酵进行介绍并概括影响液体发酵的因素和发酵动力学,同时,对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在医药、保健等行业的应用做出相应总结。  相似文献   

9.
利用食用菌发酵进行花粉破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灵芝菌、金针菇、香菇、猴头菌4种食用菌深层发酵,研究了花粉破壁的又一新途径。测定了与花粉破壁有关的纤维素酶、蛋白酶及果胶酶3种酶的活性变化;利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花粉的破壁情况;考察了花粉量对花粉破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4种食用菌深层发酵都能使花粉破壁,花粉的破壁率可达60%~80%,其中灵芝菌的破壁效果最好,花粉量对花粉破壁有一定的影响,花粉量为1%时,破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制复合食用菌功能醋产品并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液态深层发酵技术将香菇、羊肚菌、猴头菇进行发酵,再将发酵液与制醋工艺结合研制复合食用菌功能醋,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工艺条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醋醅中发酵液添加量为30.0%、浸泡温度为100℃、浸泡时间为18 h时,功能醋产品各项指标最优,粗多...  相似文献   

11.
液体发酵生产食用菌菌丝体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食用菌液体发酵试验结果,其工艺程序与抗生素发酵基本相似。以香菇菌Cr—021、金针菇Fv—93为材料,研究了8种营养物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应用Lg(3~4)正交试验得出了匀浆化培养基和摇瓶培养基。通过试验,研究出摇瓶发酵的最佳温度为25℃,振荡频率分别为220rpm、110rpm,装量分别为50、100ml/500ml三角瓶等。用匀浆化菌种代替传统工艺中直接用斜面母种作为一级摇瓶种源,使发酵周期缩短了2~3天。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并进行了播瓶发酵分析,其中香菇Cr—021产菌丝重6.8g/100ml、氨基氮含量为0.24mg/ml;金针菇Fv—93产菌丝干重4.48g/100ml、氨基氮含量为0.1lmg/ml。  相似文献   

12.
以热水浸提的方法分别从香菇、凤尾菇、金针菇、秀珍菇、茶树菇、赤芝的菌丝体中提取多糖,并用苯酚-硫酸法对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这6种食用菌菌丝体的多糖含量分别为,4.84%、3.45%、7.72%、3.14%、11.18%和5.22%。同时通过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对这6种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茶树菇多糖含量最高,但其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最弱;凤尾菇和秀珍菇的多糖含量相对较低,但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较高;而金针菇、赤芝和香菇不仅多糖含量较高,而且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较好。相比较而言,金针菇多糖具有更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周键  赵敏  宋力  魏洪福  孙培龙 《食品科学》2004,25(9):132-134
本文研究了在相同条件下,几种不同的食用菌发酵过程中总糖、氨基氮、pH、菌丝干重等参数变化,以及发酵液中营养成分分析,并进行比较,为食用菌发酵过程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红曲霉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童群义 《食品科学》2003,24(1):163-167
本文对红曲霉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红曲色素、抑菌物质、酶类、HMG-CoA还原酶、降血压物质、麦角固醇、桔霉素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中石蜡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食用菌中掺杂石蜡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和过滤、浓缩后进气质联用仪分离检测。通过对9种主要正构烷烃的定量测定,可以定性地鉴别是否掺杂石蜡。该方法对9种正构烷烃的检出限为3μg/kg~15μg/kg,平均回收率为84.4%~10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7.8%(n=3)。9种正构烷烃在30 ng/mL~3000 n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r均大于0.999 6。  相似文献   

16.
鸡腿菇保健醋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经过鸡腿菇发酵,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等多步,将原料中的有关物质转化成食用菌保健醋中的有效成分,从而生产鸡腿菇醋,这种醋富含氨基酸及真多糖,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方法对马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超过6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超过20%;并且含有脂溶性维生素,VA含量为7.2mg/kg,VE含量为88.6mg/kg。马脂肪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西兰花芽苗中萝卜硫素、多酚、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富集,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采用等离子体处理诱导方法,研究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不同品种西兰花芽苗生长和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等离子体处理电压、时间对西兰花芽苗发芽状态及活性物质含量都有显著影响(P<0.05),在电压30 kV,处理时间2 min条件下,西兰花芽苗发芽5 d后发芽率、芽长、芽重较对照都有显著增加,萝卜硫素含量达到3.24 mg/g DW,较未处理提高了6.75倍。不同品种西兰花芽苗中萝卜硫素、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马尼拉的萝卜硫素和总硫苷含量最高,而曼陀绿和绿玉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等离子体处理后文兴、马尼拉、绿玉和绿剑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较对照处理均有所提高。综上,西兰花芽苗经等离子体处理是富集萝卜硫素的有效方式,可显著提升芽苗功效并降低萝卜硫素获取成本。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桑果发育期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以3龄和5龄桑树果实为材料,研究果实发育期总酚、总黄酮、酚酸、单宁、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可溶性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及总抗氧化能力、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桑果在发育成熟过程中,果肉内总酚、总黄酮、酚酸、单宁、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叶绿素a含量逐渐下降,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整个发育期,3龄树桑果果肉总黄酮和酚酸含量高于5龄树桑果,但总酚、单宁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低于5龄树桑果。果肉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先下降后上升,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逐渐降低,总抗氧化能力逐渐上升;整个发育期,3龄树桑果果肉内的SOD、CAT和PAL酶活性高于5龄树桑果,但APX酶活性低于5龄树桑果,5龄树桑果果肉的总抗氧化能力高于3龄树桑果。因此,桑果果肉中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与果实成熟度、树龄大小有关。在桑果发育过程中,桑果果肉的总抗氧化能力不断提高,在花后第25 d达到最高。树龄越大的桑果总抗氧化能力比越强。  相似文献   

20.
吕霞敏  杨睿  蒋誉  黄建颖  董丽娟 《食品科学》2019,40(15):112-117
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浸泡处理对黄豆芽生长和主要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将黄豆经不同质量浓度(0.2、0.4 g/100 mL和0.8 g/100 mL)壳聚糖溶液浸泡处理后培养成豆芽,测定其下胚轴长度和鲜质量,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可以增加黄豆芽的下胚轴长度和鲜质量,并对其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产生影响。其中,以0.8 g/100 mL壳聚糖浸泡处理并培养5 d时,黄豆芽的下胚轴长度和鲜质量显著增加(P<0.05),总黄酮含量最高(0.64 mg/g),植酸含量最低(1.56 mg/g),总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也在适宜含量范围内。结论:壳聚糖浸泡处理培养黄豆芽可以考虑作为一种生产低成本功能性食品的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