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下二门油田核二段Ⅱ油组注聚合物驱油转水驱后原油产量递减快的情况,开展了以注水井及时分注、调配为中心,结合水井调剖、油井堵水及解堵,提高低渗透层储量动用程度,控制综合含水上升速度,减缓产量递减,扩大聚合物驱效果的后续水驱开发技术研究和应用,使单元在转水驱后产量的递减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增油效果远好于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摸索渤海早期注聚驱油田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 为后续挖潜提供帮助, 基于储层薄片、压汞等实验资料制作非均质微观孔隙刻蚀模型, 对早期注聚后的残余油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开展室内微观驱替实验。围绕注入速度和注入体系两大影响因素, 分别设计了水驱、早期注聚低浓度聚合物驱、早期注聚高浓度聚合物驱、早期聚表二元复合驱等4种注入体系分别在低速驱替和高速驱替两种情况下的8个非均质微观模型实验方案。分析了注入速度和注入体系对膜状残余油、Y状残余油、柱状残余油和簇状残余油分布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注入体系中, 簇状残余油受注入速度影响最大, 在水驱和早期注聚低浓度聚合物驱中, 提高注入速度可以有效提高波及系数, 减少残余油分布, 而在早期注聚高浓度聚合物驱及二元复合驱中, 注入速度提高对残余油形态及分布影响不明显; 在不同注入体系驱替后, 残余油主要形态均不同, 在低注入速度下, 不同体系对降低簇状残余油影响依次为:聚表二元复合驱>高浓度聚驱>低浓度聚驱>水驱。通过微观孔隙模型研究早期注聚条件下剩余油富集规律及主控影响因素, 可为早期注聚驱油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区Ng4单元在高采出程度、高含水时期实施聚合物驱,注聚后降水增油效果显著,提高了采收率,聚合物驱实施过程中,深化注聚规律研究,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注采调整,做好聚合物驱前期油藏准备、注聚期间的跟踪调整及转后续水驱的措施研究,顺利实现水驱向聚合物驱的过渡、聚合物驱向水驱的过渡,较好的保证了聚合物驱效果。  相似文献   

4.
孤岛油田西区北部注聚后转入后续水驱开发,通过油藏分析发现油井见聚浓度较高,严重影响聚合物驱油,为了控制注入水的突进,保护地层聚合物段塞,发挥聚合物驱油作用,通过应用PI优化决策技术、多段塞组合调剖工艺、聚合物再利用技术,在转水驱初期进行调剖施工,使注入剖面得到改善,油井见聚浓度大幅下降,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类典型油藏注聚时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合物注入时机会影响水驱后提高石油采收率效果。针对中孔、中渗、强非均质性这一类典型油藏,运用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注聚时机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中孔、中渗、强非均质性油藏,在实际矿场生产时间内,注聚时机越早,原油采收率越高。在不同的含水率阶段,注聚时机对提高原油采收率效果影响不同;在极限开采情况下,采收率随注聚时机延迟,几乎呈单调递减趋势。早期注聚可以延长无水采油期。注聚时机越早,采油速度越大。  相似文献   

6.
萨尔图油田南二区东部140号断层以东地区葡I1-4油层,以多段多韵律和正韵律沉积为主,平均孔隙度30.0%,平均空气渗透率1 980×10-3μm2。水驱结束时该油层平均含水92%,采出程度39.5%。计划对该区块实施聚合物驱开采。以往经验认为,组合段塞调整注聚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流度控制作用。然而对组合注入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驱油效果、注入井分注时机、层段注入强度对开发效果有何影响却很少探讨。通过室内驱油实验,在聚驱的组合段塞注入不同时机(水驱空白阶段、含水下降阶段、含水稳定阶段、含水回升阶段)下调整注入强度实施分注以及在含水回升分注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注入强度,同时对比不分注实验,评价各方案驱油效果。实验表明:不实施分注时聚驱采收率在水驱基础上提高了19.07个百分点,而组合段塞注入时实施分注均能够在不分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驱油效果;空白水驱时实施分注采收率提高幅度最大,为26.55个百分点;随着分注时机的滞后采收率提高幅度增加值依次递减,分注时机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7.
张蕾 《石油知识》2008,(2):15-16
注聚区块在注聚末期出现吸水剖面反转,聚合物低效无效循环严重的现象,导致周围采油井在聚合物突破后.含水上升速度明显加快.产量递减幅度加大等现象。为了探索一种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开展了2500万超高分聚合物驱油室内和现场试验。室内驱油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浓度,黏度.聚用量、段塞组合等各项性能指标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并在2003年7月开展了矿场试验。  相似文献   

8.
河南油田聚驱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注聚区块注入聚合物段塞结束转后续水驱前,如果不及时进行整体深度调剖,很快就会发生窜流和快速指进,造成含水率快速上升,产油量快速递减。双河油田V1-10层系注聚结束转后续水驱前,及时应用了整体调剖技术,改善了吸水剖面,有效地防止了后续注水快速指进,延缓了产量递减,为进一步挖掘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增油潜能,改善驱油效果,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有效地开采水驱剩余油做出贡献。双河油田V1-10层系现场实践证明,整体调剖技术不仅是一种单纯的降低产聚浓度、减缓产量递减的被动措施,更是一种有效的挖潜手段。  相似文献   

9.
双河油田北块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及进一步挖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油田目前共有10个聚合物驱开发单元,其中已有6个开发单元转后续水驱阶段,转后续水驱后,单元递减率都在30%左右,相当一般水驱递减的2倍。因此加强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找准潜力所在,以便制定相应调整挖潜对策,减缓递减率,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发挥后续水驱阶段聚合物的增油作用。通过利用物理模拟试验、数值模拟、油藏工程方法等多种方法,对双河油田北块Ⅱ4-5油组的研究,发现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并提出了进一步挖潜剩余油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驱后转水驱阶段是聚合物驱油的重要增油时期,该阶段工作制度及相关技术政策研究尤其重要。分析了胜利油区聚合物驱转入后续水驱阶段注入和产出系统产生的相应变化,认清了该阶段生产特征及驱油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聚合物驱后续水驱阶段相关技术政策界限,提出了延长后续水驱效果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河南油田聚合物驱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河南油田针对油藏规模小、井网不规划、储层非均质严重、油藏温度高、水驱采出程度高等特点。通过对合理流度比控制技术、产品评价优选与粘度稳定技术、井网调整技术和全过程调剖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形成了适合河南油田油藏特点的高温厚油层聚合物驱油技术。从"九五"开始到2007年底,先后在15个区块实施聚合物驱,已累注聚合物干粉30 256 t,累积增油108×10~4 t,根据已转后续水驱6个区块计算,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6.05个百分点,吨聚合物增油71.0 t。聚合物驱产油量占河南东部稀油产量的31%,有效地抑制了特高含水期老油田的产量递减,为河南油田的产量稳定作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2.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动态特征及驱油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聚合物驱油在大庆油田已取得了显效果,其生产动态与水驱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注聚合物后含水大幅度下降,采油量大幅度增加等方面,本论述了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的动态特征及驱油效果的影响因素,实践证明,只有在对这些影响因素优化条件下,聚合物驱油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古城油田泌124区块属于复杂断块油藏,由于原油黏度高、开采层位多、构造复杂、井距不规则等多种因素造成开发形势严峻,进入聚合物驱开发后如何提高开发效果尤为重要。研究了聚合物驱动态调整技术,聚合物驱前,通过完善注采井和整体调剖技术,对注采关系进行精细调整。聚合物驱过程中,通过调整注入质量浓度、注入速度、注入方式、注采结构,最大限度地扩大聚合物驱波及体积,改善聚合物驱效果。泌124区块聚合物驱方案设计为段塞量0.567PV,注入速度0.11PV/a,注采比1.05,与水驱相比累计增油4.35×104t,提高采收率8.63%,吨聚合物增油45.3t,取得了较好的聚合物驱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中分析了喇嘛甸油田北北块水驱产液量、注水量、含水上升速度较快导致注入水利用率低、水驱油效率低、产量递减加快的矛盾,提出通过注水结构的调整.优化注水方案,确定合理注水量,减少好油层的注水量.提高差油层的注水量.促进二类油层的水量转移.从而降低注水量的损失,控制水驱注水量上升速度.提高油田注入和采出的总体效益.实现油田高效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15.
萨北油田北二区西块作为大庆油田第一个进行大面积聚驱三次采油工业化推广区块,自1995年开始注聚合物,到2003年转入空白水驱,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对提高采收率、弥补产量递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北二西聚驱的成功开发,形成了一系列适应大规模聚驱开发的成熟配套工艺,为后续其他区块的聚驱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牛心坨油田低渗高凝稠油稳油控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牛心坨油田已进入注水开发中高含水期产量快速递减阶段的系列问题,2007年以来重点加强该块稳油控水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综合治理工作,研究应用了一套综合开采技术体系,包括油层改造、解堵、增注、堵水、调剖调驱、注入水水质处理等各项措施,确保了牛心坨油层稳油控水综合治理效果,有效提高了水驱储量控制及动用程度,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17.
注聚合物速度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孤岛油田注聚合物先导区,孤岛油田注聚合物扩大区,孤东油田注聚合物扩大区注聚合物驱油效果的研究,认为聚合物溶液粘度受剪 切速度的影响,在地层中的滞留情况与现场注入速度有关,年平均注聚速度高的区块见效早,早期采收率提高幅度高,但最终采收率低于年平均注入速度低的区块,因此,应根据各区块地质特点适当控制注入速度,以减少由于剪切,滞留待地聚合物粘度造成的影响,达到提高原渍采收率的目的,该三个区块注聚驱获得的成功经验为胜利油区其它同类油田开展聚合物驱油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驱分层注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改善注聚层间吸水状况,有效地扩大波及体积。针对胜利油区油藏和水驱开发特点,以室内实验,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研究为基础,对分层注聚采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分层注入可以有效地控制层间聚合物溶液的注入量,效果好于合注。在矿场应用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油藏剩余油粘度和岩心分析方法,对萨尔图油田北二西区块油藏剩余油粘度、驱油效率等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驱主流线不同注采位置剩余油粘度、油藏流度、含油饱和度和驱油效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非均质性,并受储层物性、注采位置和驱油时间等因素控制;主流线从注水井到采油井方向,油藏非均质性增强,含油饱和度增大,驱油效率减小,且驱油效率与渗透率成正相关,相关程度随渗透率的增大而增高,剩余油粘度与渗透率微弱相关,含油饱和度与渗透率低度相关;随水驱油时间的延长,剩余油粘度和驱油效率增大,油藏流度与含油饱和度下降。综合挖潜水驱不同注采位置剩余油仍有一定潜力,其中主流线靠近采油井位置开采潜力最大;聚合物驱油则更合适,可根据聚合物驱油藏流度比控制范围和剩余油粘度的测定结果,确定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及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20.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3聚合物驱先导试验区是胜利油区最早开展聚合物驱油试验的单元。通过矿场试验,认清了聚合物驱油的开采特征,即聚合物驱在注入一定量的聚合物溶液段塞后,需要转入后续注水开发,而且聚合物驱油的大部分油量要在后续水驱阶段采出。因此,分析试验区转水驱后开发动态的变化特征、及时掌握油水井变化规律及控制因素,为有效指导下步油田开发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