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钨酸铵(简称APT),多年来普遍采用冶金化学方法进行大规模批量化生产,APT的国家标准也主要涉及其化学性能指标,对于物理性能指标的要求很少,并且不能完全反应APT的内在品质,从而导致了绝大部分APT都符合化学指标要求的国家标准,但是作为原料使用生产氧化钨、钨粉、碳化钨粉以及制备合金,产品性能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在生产超细纳米钨粉、超细纳米碳化钨粉以及超细纳米硬质合金过程中,这种对于原料APT的要求,尤其是物理性能的要求,则格外需要引起重视。本文专门研究了APT的粒度分布对于超细碳化钨以及超细硬质合金性能影响,致力于提醒APT原料生产者们更加关注APT粒度分布等物理性能指标的提升和改善。  相似文献   

2.
基于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的合成原理,以双氧水、硫酸、碳酸钠为原料,通过实验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酸性过氧化物消毒剂——过一硫酸氢钠复合盐(2Na HSO5·Na HSO4·Na2SO4),并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原料双氧水、硫酸、碳酸钠物质的量比为6.4∶1.4∶1、合成过一硫酸的温度为-4℃、中和温度为10℃。实验结果表明,过一硫酸氢钠复合盐具有较高的活性氧含量,性能略优于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  相似文献   

3.
以工业级水玻璃为原料在无添加剂条件下,采用动态水热晶化法制备了纳米NaY型分子筛.利用XRD、SEM和TEM分析,研究了晶种胶陈化时间、成胶温度和方式及碱度对NaY分子筛粒径大小及结构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晶种胶陈化时间为4 d,20℃条件下,采用合适的成胶方式可以降低产品的晶粒尺寸;增大反应体系的碱度可降低NaY分子筛的粒径和骨架硅铝比.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制备出平均粒径为82~105 nm,且粒度分布较窄的纳米NaY型分子筛.  相似文献   

4.
顾丹 《广东化工》2013,(21):29-30
用亚硫酸钠还原氢过氧化大豆油制备羟基大豆油,并考察了溶剂种类,溶剂浓度,温度,还原剂亚硫酸钠量及还原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最佳工艺条件为:15℃、以88.2 %(V/V体系)的乙醇为溶剂、n(Na2SO3)∶n(-OOH)=1.2∶1、反应1.5h.氢过氧化大豆油的转化率达95.8%.  相似文献   

5.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贵州遵义镍钼矿为原料,提出了镍钼矿碱性还原熔炼?水浸提钼的清洁冶金新工艺,考察了Na2CO3用量、温度、还原剂用量、反应时间对镍还原率及钼浸出率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进行了扩大实验. 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及强还原气氛下,镍钼矿中的镍被还原成高品位镍铁合金,钼转化为可溶性的钼酸盐;最佳工艺条件为Na2CO3用量为理论量的2倍、熔炼温度1000℃、还原剂添加量为镍钼矿的5wt%、反应时间1.5 h. 最佳条件下扩大实验金属镍回收率为94.92%,金属钼挥发率为9.36%,浸出率为99.94%,固硫率接近100%,得到了高品位镍铁合金和含钼浸出液,镍钼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硅钙摩尔比2.4、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无机添加剂KCl、Na2CO3、Li2CO3对磷矿熔态还原反应的还原率的影响,得出3种添加剂的影响力大小为Na2CO3KClLi2CO3。探讨了磷矿石熔态还原反应的机理,从机理出发说明添加剂的加入能改善磷矿还原反应的熔态环境,使磷酸三钙在熔液相中快速扩散,提高反应物的活性,提高熔态还原反应的还原率。  相似文献   

7.
以钛酸四丁酯和乙酸锂为原料,采用醇盐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偏钛酸锂前驱体,经酸浸脱锂后得可选择性富集锂的离子交换剂,对前驱体及离子交换剂的晶相及选择性富集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液比为4 g/L,p H=12.8,纯Li溶液初始浓度200 mg/L,35℃恒温振荡条件下吸附3 h,Li2Ti O3(H)对Li+吸附容量为33.5345 mg/g.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描述,属自发放热吸附反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构建的Na-K-C-H-O-N-Cl化学反应机理模型,采用Chemkin动力学模拟软件,研究Na/K添加剂(NaOH、Na_2CO_3、NaCl、KOH、K_2CO_3和KCl)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性能影响,通过敏感性分析和产率分析,探讨Na/K添加剂对SNCR过程中NO还原的促进机理和路径。模拟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00~800℃且无Na/K添加剂条件下,SNCR脱硝效率几乎为零;Na/K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低温区(小于800℃)SNCR脱硝效率,而其对高温区(大于900℃)SNCR脱硝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在温度为700℃和Na/K添加剂参与条件下SNCR脱硝效率可达43.86%~60.76%。不同Na/K添加剂对NO还原促进顺序为Na OH≈Na_2CO_3KOH≈K_2CO_3KClNa Cl,但同一种Na/K添加剂的浓度变化(6.25~25.0μmol·mol~(-1))对SNCR脱硝效率影响较小。Na/K添加剂通过不同的循环路径产生OH基,进而通过NH_2基团促进NO的还原,其中碱金属氢氧化物(MOH)对SNCR脱硝的促进路径为NaOH→NaO_2→Na→NaO→NaOH,碱金属氯化物(MCl)则主要通过MCl→M→MCl削弱Na/K添加剂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廉价的2-氨基-噻唑-4-甲酸甲酯为原料,经Na NO2重氮化后脱去氨基,次磷酸还原制得噻唑-4-甲酸甲酯,再用KBH4/Li Cl还原,次氯酸钠氧化制得噻唑-4-甲醛,总收率达34. 79%,产物经质谱、红外、核磁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还原体系和硼氢化钾用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最佳还原条件为n(噻唑-4-甲酸甲酯)∶n(KBH4/Li Cl)=1∶1. 5,反应温度为80℃,还原反应收率达75. 3%。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原位化学共沉淀法,高温下加入Na2CO3精确控制前驱体粉末CuWO4×Cux(OH)yCO3的组成,再经二段氢还原工艺制备Cu-20%W复合粉末,对其形貌、物相组成、元素及粒度分布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在原位反应液pH=5、温度75℃及(NH4)2WO4/Na2CO3摩尔比1/10.578、反应液总体积300 mL条件下,所得前驱体为CuWO4与Cu4(OH)6CO3组成的浅绿色络合物,合金元素收率高于95%;经450℃下0.5 h和600℃下0.5 h二段氢还原,得到粒径400~800 nm的亚微米级圆球状Cu-20%W复合粉末,钨半包覆铜且两相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