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江苏省开展的地表水功能区监测和水质达标评价工作,分析研究了省辖各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评价及存在问题,阐述了在监测和达标评价中应关注和重点考虑的几个方面,提出了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上加强对水功能区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对及时掌握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科学系统地反映黑龙江省重点水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及水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2014年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资料,对重点水域水功能区进行了水质现状评价和达标情况分析,并结合评价结果对水功能区监督及管理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对水功能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时掌握水功能区水质现状与达标状况尤为必要。文章根据2016年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资料,对辖区内各个水功能区进行了水质现状评价和达标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对水功能区监督及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是开展水功能区管理的基础,为利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亟需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工作开展系统研究。结合水利系统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水环境监测规范》在评价范围、监测频次要求、评价技术要求、评价项目设置、监测断面设置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赣州市辖区的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情况,分析影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诸多因素,如监测断面的布设、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方法的确定等,并针对辖区典型水功能区特点,试从5个方面探讨建立一个相对完整、全面、科学、合理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考核体系,为赣州市政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进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考核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何长海  张凤华  范思源 《治淮》2011,(12):88-88
本文根据沁河流域水环境的调查与水质监测成果,依据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要求,对水功能区水质类别和达标情况进行评价,指导地方科学用水.  相似文献   

7.
依据2018年度水功能区水质及入河排污口监测数据,对东营市的水功能区水质现状、入河排污口达标率及各水功能区、各县区的限制纳污达标状况进行了评价,明确了水功能区监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吴红燕 《山西水利》2011,27(10):10-11
通过对山西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现状和水功能区达标情况的分析,阐述了全省水功能区监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加水功能区监测经费,更新改善设备,尽早覆盖水功能监测空白区,以及统一配置专用交通工具等应对措施,为山西省纳污红线的实施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乡市辖区包含有海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两个流域,参与水功能区划的河流有12条。2017年新乡市管辖地区内监测二级水功能区7个,二级区河流长度总计170.70 km。文章根据监测的数据,分析评价2017年重要水功能区和主要河流水质污染的状况,得出2017年新乡市重要水功能区水质污染状况相比2016年有所恶化、全年达标率均未到80%、达标评价仍然为不达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的科学合理性,对典型的综合水质评价方法以及水功能区达标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主要结论为:在以单因子评价法为基础的水质综合评价基础上,按照水质浓度平均值法和评价结果频次法相结合的水功能区达标评价方法,适用于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且方法简单宜行,便于操作和统一。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方法没有考虑水环境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评价结果出现突变,以至于难以进行有效地水质预警。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将集对分析理论引入水功能区管理,建立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指数模型,并以江苏省新通扬运河海安饮用水水源区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指数模型能够更好地衡量水环境系统中的不确定性,而且具有更好的预警效果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0—2014年黄河流域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评价成果,结合水功能区分布、水体功能属性、污染程度及治理水平、水功能区监测覆盖率变化等情况,采用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的相关评价方法,系统分析2010—2014年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及变化趋势,表明2010—2014年黄河流域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趋于改善。针对2010—2014年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黄河流域重要水功能区评价信息系统、开展重要水功能区本底及背景值专项调查与研究、优化监测站网设置、合理制定监测方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发根  郭玉银 《人民长江》2014,45(18):28-32
在总结水质评价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水功能区管理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水质评价方法考评体系,进而设计了一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的新方法——三位水质指数法。三位水质指数既能直观指示水功能区达标情况,又能按单因子评价理念定性评价水质类别,还可定量反映水体综合污染程度,能对同一水体不同时期或不同水体的水质进行比较。基于水质评价方法考评体系,将三位水质指数法与其他5种典型水质评价方法应用于鄱阳湖区典型的水质样本评价中。结果表明,三位水质指数法更加务实简要、易懂易用,建议将其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管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水功能区达标评价指标主要是COD、氨氮双指标,双指标难以客观评价水功能区水环境质量是否满足设定的水体用途以及水功能区管理需求。在系统分析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长江中下游干流水环境特点以及不同水功能区用途,从水量、水质、水生态3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水功能区的评价指标,为开展水功能区达标评价与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蟒河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及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铭韬 《人民黄河》2011,33(7):64-66
详细介绍蟒河水功能区划分、现状水质状况和水功能区达标情况.对水功能区水质代表断面开展监测,监测入河排污口的污水流量和污染物浓度,估算了排入蟒河各水功能区的污水和污染物量.分析水功能区水质污染的分布情况和排入各水功能区污染物量的大小,研究水功能区水质和污染物入河量之间的关系,证明水功能区水质状况与入河排污口之间有着紧密的...  相似文献   

16.
水功能区达标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世芳 《人民黄河》2012,34(5):38-39
为了深入认识和理解水功能区达标率的概念及评价方法,结合河南省水功能区监测情况,分析了影响水功能区达标率评价的诸多因素,如流域(区域)范围、评价指标、评价方法、水质目标等。水功能区达标评价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要作为考核评价就必须有严格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为统计分析"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2016安阳市水功能区达标考核情况,强化支撑安阳市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针对安阳市省管国考断面(内黄县楚旺站),对2015、2016年安阳水功能区进行了水质达标和结果对比分析,以及对上下游监测断面的结果分析,揭示了主要污染来源以及影响河段水质的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18.
对九洲江流域玉林河段的7个水功能区进行水质监测,以各水功能区的水质管理目标进行达标评价。同时,根据九洲江流域污染物的特征,选取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BOD5、NH3-N、总磷等5个典型水质指标,以综合指数评分法对九洲江流域干流水质进行评价,分析各水功能区的水质现状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九洲江陆川县城以下河段受到一定污染,主要污染物为NH3-N,污染物来源为养殖和城镇生活废污水。  相似文献   

19.
结合近年来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评价工作基层实践经历,分析了后发展地区和基层监测能力建设、监测断面勘定、监测和评价项目设置、评价标准的正确应用、主要超标项目的确定和水功能区达标判定等方面遇到的几个具体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基层监测工作者的经验,对完善自上而下逐层设计的水功能区管理工作,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水功能区划分及水质达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香华  陈文权 《江苏水利》2007,(9):38-39,41
水功能区监测对及时掌握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和达标情况,对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和水环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了解南京市水功能区水质现状以及变化趋势,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从2003年7月开始,对南京市部分重点水功能区进行定期监测,并逐步加大监测范围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