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入河排污口管理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措施,是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保障。近年来,在水利部和淮委领导下,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认真履行《水法》赋予的职责,不断推进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保护淮河流域有限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入河排污口调查、审核 ,在此基础上 ,采用统一的监测时间、频率、项目和方法 ,对入河排污口进行监测监督 ,并编制监测报告。针对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及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 ,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短缺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随着流域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物入河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河流、湖泊水质污染严重.据2004年监测资料统计,淮河流域主要污染物质COD和氨氮入河排放量分别为107.68万吨和10.69万吨,分别超出淮河流域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要求的限制排污总量(COD38.20万吨/年、氨氮2.66万吨/年)的1.82倍和3.02倍;46个主要跨省河流省界断面中,符合Ⅲ类水质的断面仅占26.2%,而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高达46.9%.水污染对水功能区供水水质安全和水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4.
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管理工作起步较早。按照水利部的要求,早在1990年,淮委就组织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四省水利部门开展了全流域城镇入河排污口调查工作。自1998年以来,每年对城镇和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设置情况进行核查及水质水量同步监测,利用GPS对所有人河排污口进行定位,掌握了大量的入河排污口基础资料。为实现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基本信息以及历年排污量情况可视化、 相似文献
5.
2003年淮委水资源保护监察支队由淮委批准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流域水资源保护监察支队。淮委水资源保护监察支队的成立,是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法制化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走向了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人水和谐的内涵及本质,分析了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及特点,提出尊重自然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科学解决流域水资源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作为流域机构要切实履行好职责,进一步创新治水制度,以水权市场调节流域水资源配置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以水务市场调节水务事业的市场运作,最终实现以淮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流域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腹心地带,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地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现有耕地1.8亿亩,人口1.5亿多。人口、耕地占全国1/8,粮食产量占全国1/6,商品粮占全国1/5,原煤产量占全国1/8,是我国粮棉油及煤炭、电力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二、水利现状 建国45年来,治淮共投入资金500多亿元,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淮河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和水运工程系统,在战胜历年洪涝旱灾害,确保亿万城乡人民、工矿企业、水陆交通干线安全,促进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据统计,历年来共累计减免洪灾面积3亿亩,除涝治碱25亿亩,灌溉农田20亿亩;累计为工农业及城市生活供水12000 相似文献
8.
对自治区入河排污口现状分布、排放方式、污染危害情况及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7年9月20日2007年是加快治淮建设、基本完成19项骨干工程的冲刺年,现在已经到了治淮建设最关键的时刻。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治淮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认清形势,查找问题,提出对策,充分利用这3个多月的 相似文献
10.
淮河流域已建成气象信息系统、水情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及防汛通信系统,在防汛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仍有水情、工情、灾情信息采集系统、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在建设中应循序渐进,与管理体制改革,与应用需要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流域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山东省淮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的内涵,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构建数理模型.发现影响山东省淮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的关键因子,并提出了基于关键因子的山东省淮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基本思路与对策设想,为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改革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外入河排污口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调研,将研究成果按照法规政策、模型技术、监测管理指标和监测管理技术4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入河排污口是陆域污染源从产生源头流入江河湖库等地表水体的主要途径,污染物排放强度加大,导致河道污染严重,因此对入河排污口进行有效监控,实施有效管理,完善水环境监控体系是保护地表水环境的重要环节。现已形成的入河排污口监测管理体系的时空覆盖范围、集成规模和总体服务功能距水资源保护制度对水质监测的高标准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必须进一步加快监测现代化步伐,建立高效、完善、系统的监测管理体系,对各流域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有效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淮河流域水管理历史和现状的体制和做法进行梳理,分析流域水管理的经验和存在问题,与国外先进的流域水管理体制做法相对比,结合淮河流域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淮河流域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水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水利部《人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第22号令)的有关规定,对人河排污口实施监督管理是法律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的职责之一,人河排污口登记是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工作。目前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根据人河排污口管理权限对管辖范围内入河排污口进行了全面登记, 相似文献
15.
16.
<正>一、引言几千年来,从烽火报信、快马传书、驿站梨花,到发明电报、电话、互联网,追求时空通信完全自由的步伐从未停止过。人们梦想有朝一日拥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的无束缚通信自由。要获得这种自由,利用无 相似文献
17.
从淮河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管理角度出发,分析淮河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管理机制建立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典型问题,提出应成立淮河流域生态补偿资金专门管理机构,广开生态补偿资金渠道,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范围,探索多元化的补偿方式、完善法规制度和监督机制等相关对策。对完善淮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补偿资金的利用水平、统筹和协调区域生态补偿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从水旱灾害发生的规律来看,本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发生波及数省受淹面积2000万亩以上的大洪涝有20年(次),其中流域性大洪水1921年(淹地4973万亩)、1931年(淹地7774万亩,死亡7.5万人)、1954年(淹地6232万亩),相隔分別为10年和13年,迄今已有35年未出现了。1963年全流域大涝,受灾面积达1亿多亩;粮食总产量为解放后最低年,仅144亿公斤,这距今也有26年 相似文献
20.
依法对入河排污口实施监督管理,是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制定了入口排污口审查程序和要求,规范了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审批,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有关工作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入河排污口管理中的内外协调、统计制度、事后监督、市政排污口管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建议,可为入河排污口有关法规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