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吐哈盆地胜北地区含油气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含油气检测是利用油气层不同于水层或干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直接识别储集层流体类型的研究。含油气检测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两步来进行,那就是识别和追踪。具体方法有:地震属性-地质分析、信息分解、多属性优选、多属性综合预测。在胜北3D地震覆盖区,有胜深3、胜北3等探井10口,其中获工业油气层两层,J3k油气层和K1l油层。J2q油气层为该区重要的油气层,邻区有多口井获得了高产油。运用多属性综合等方法对它们进行了含油气检测,确定了它们各自的油气分布范围。在油气检测的有利区新钻的Shb16井在J3k获得油气层,证实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双台子油田是由下第三系渐新统沙河街组二段的兴隆台油气层和沙河街组三段上部的热河台油气层所构成的复式油气藏。热河台油气层整体属于深水湖底扇沉积成因,对该油气层研究和认识不足制约了勘探工作发展。通过对储层岩性、含油性、物性、电性关系的研究,确定了该油气层下限标准为细砂岩、油斑,含油饱和度40%,孔隙度8%及电阻率16 Ω·m。重点分析了中子伽马测井、声波时差测井交会识别气层的方法,依据新标准重新解释了双台子68 口井,将原解释结论中30.2%的水层改判为油气层,新发现油气层多是热河台油气层上部的低阻油气层。研究结果表明:该油气层在纵向上有两套油气单元;平面上油气主要分布在断裂背斜的轴线附近,构造控油作用明显;紧邻生油洼陷和东西向断裂切割是造就双台子断裂背斜构造带复式油气成藏的主因。该油气层上部层段的低阻气层仍有较大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4.
5.
贝尔凹陷的形成机制及其油气分布规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贝尔凹陷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地壳隆起、基底断陷、盆地拗陷和拗陷萎缩等四个阶段。平面上贝尔凹陷局部构造沿凹陷轴向(北东向)分布在大断层周围或古凸起附近,局部构造的形成主要受断层活动控制和基底古凸起的影响。贝尔凹陷具有很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油气主要分布在局部构造的南屯组和大磨损河组上段地层中。 相似文献
6.
从构造、断裂系统、沉积因素等方面,阐述了冷东地区油气富集规律。提出构造活动控制生储条件;断裂系统控制圈闭和油气聚集;多期成因类型的砂砾岩体是油气聚集的场所;有利构造与岩相带匹配是油气富集的关键。油气分布具有“上稠下稀、东稠西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认清长垣南—古龙地区黑帝庙油层油气分布规律,通过地层格架建立与沉积相划分、油源对比等方法,结合构造发育及圈闭特征,采用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油气藏特征。研究表明:黑帝庙油层发育构造、岩性2种类型油气藏,构造油气藏主要沿长垣南部地区葡萄花、敖包塔及敖包塔南构造带发育,岩性油气藏主要沿古龙地区砂岩上倾尖灭带分布;长垣南地区的油气主要来自供给相对不足的青山口组远源烃源岩,形成远源次生构造油气藏,古龙地区的油气主要来自供给充足的嫩一、二段近源烃源岩,形成近源原生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8.
新都地区蓬莱镇组中的向斜构造及南东翼上的北西鼻凸形成于距今96Ma的燕山晚幕运动,天回镇逆断层侧存在呈呈近南北向(略偏北西)的带状分布的富砂岩带和高砂/地比带,显示出了河道砂体外形特征,产井分布与该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利用新都地区十多口井资料,结合该区构造演化和蓬莱镇组砂层分布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表明,新都地区的蓬莱镇组气藏属复杂的岩性气藏,成藏时间为131Ma-96Ma之间。天回镇逆断导形成于喜山晚期,对蓬莱镇组气藏起着破坏和散失利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生代形成期有利的地质条件,西非盆地群赋存了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油气分布明显受沉积相带和构造带控制,即平行于构造带走向从东南向西北呈带状富集,形成多个油气富集带。主要分两个带:其一是由喀麦隆火山脊向南延伸至纳米比亚鲸海岭的含油气盆地,形成了一个富油气带,即中一南海岸盆地带;其二是尼日尔三角洲带,油气明显呈扇形分布。同时,海岸盆地广泛发育封闭性良好的盐岩层,岩盐的分布控制了油气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从油源、构造、储集三方面分析了八面河地区馆陶组油气成藏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馆陶组成藏模式,针对该地区油藏特征进行了控油因素分析,指出了该地区馆陶组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1.
胜利油气区非烃类气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胜利油气区位于渤海湾伸展盆地的济阳坳陷和昌潍坳陷的潍北凹陷,是我国东部无机成因非烃类气的富集区,目前已发现二氧化碳气藏6个,探明气储量一百余亿立方米,揭示该区具勘探非烃类气藏的较大前景。为进一步寻找非烃类气藏,对该区二氧化碳气藏的成藏条件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该区中、新生代由于受世界强烈板块活动的影响,地幔软流圈发生隆起,导致区内地壳变薄、大型断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和岩石圈内的碳酸盐岩产生热变质作用,使大量壳—幔型二氧化碳等非烃类气体迅速释放,并在沿运移通道附近的有利圈闭中聚集、成藏,从而使区内具备了形成非烃类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已知气藏的分布表明,非烃类气藏主要沿气源断裂带、热变质作用发育带、软流圈隆起区和大地热流、氦同位素异常区及其周围的有利圈闭规律地分布,这些地区和部位是今后勘探非烃类气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2.
ʤ�������������������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气区位于渤海湾伸展盆地的济阳坳争和昌潍坳陷的潍北凹陷,是我国东部无机成因非烃类气的富集区,目前已发现二氧化碳气藏个,探明气储量一百余亿立方米,揭示该区具勘探非烃类气藏的较大前景。为进一步寻找非烃类气藏,对该区二氧化碳气藏的成藏条件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辽河坳陷火山岩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辽河坳陷第三纪火山岩喷发造成了较高地温异常,使部分烃源岩早熟,提供油源;火山岩原生和次生孔隙使其可成为储集层,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盖层。这使辽河坳陷存在多种与火山岩有关的油气藏。火山岩发育区可以形成有经济价值的油气藏,是该类地区油气资源评价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胜北洼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特殊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充分认识含油气洼陷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是开展油气勘探的前提,而认识油气成藏的特殊性是寻找油气勘探切入点的关键。胜北洼陷岩性圈闭组成要素的复杂性和岩性油气藏成藏地质背景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盆地性质、构造特征的特殊性――吐哈盆地表现为窄而长的多旋回叠合盆地;2洼陷沉积体系的特殊性――南北双向短物源沉积体系分布格局;3岩性油气藏成藏地质背景的特殊性――下生上储式生储组合和南斜坡的构造斜坡带;4岩性油气藏成藏圈闭的特殊性――缺乏沟通油源断裂、侧向封堵断裂的必要配置;5岩性油气藏赋存的特殊性――成带分布的岩性圈闭含油气面积小、砂体薄、单层圈闭储量规模较小。根据对这些特殊性的综合分析认为,胜北洼陷中浅层岩性油气藏勘探应依附于一定的构造背景展开;处于南北物源交汇区的胜北构造南翼是岩性圈闭发育和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5.
根据Vail的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了渤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沉积模型.将下第三系分为3个层序,3个层序具有相同的结构、沉积环境、接触关系等特征.每个层序内有3个重要界面,分为4个体系域,体系域边界及体系特征可大范围追踪对比.渐新统的体系域又划分出准层序组、准层序.研究表明不同体系域的储层特征明显不同,油气分布与层序相带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大情字井地区是松辽盆地南部近几年发现的、具有超亿吨级储量规模的大型含油区.经构造、沉积、储层、成藏模式等研究证实,有效烃源岩与砂体的叠合范围宏观上控制了油气的分布范围;油气分布主要受控于三角洲前缘相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型砂体,岩性控制油气分布,储层物性、断层、低幅度构造控制油气富集高产.保康三角洲前缘砂体与大情字井地区向斜型的构造背景配置形成多种类型油气藏,使该区成为叠加连片、复合型的岩性油藏含油区.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层压力分布特征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塔北地区钻井实测地层压力、声波时差与深度的关系以及地震剖面处理所计算的地层压力等资料, 分析了塔北地区地层压力的纵、横向分布特征后指出, 在剖面上存在着苏维依(Ns)—志留系, 寒武系下部—震旦系两个异常高压带;阿克库勒地区石炭系见有明显的压力异常, 可构成压力封闭层, 这对于下伏层系晚期油气藏的保存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8.
构造变动比较强烈地区的油气勘探远景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腾玉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8,17(3):15-17
构造变动比较强烈地区的油气勘探 ,可通过油气苗研究、古地温及有机质成熟度分析等确定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油气基藏保条件是变动比较强烈地区地区气勘探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