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矛盾突出、社会消费结构失衡、社会信用缺失等问题。为了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应从切实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速度建立城乡的市场一体化,尤其是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提高农民在土地上的财产性收入;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本文针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贫富差距问题既是当代中国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从政治哲学的视野,贫富差距问题具有天然的政治逻辑。在当前,如何在公正理念引领下合理确定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权力边界是控制和缩小贫富差距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5.
从五个方面剖析了产生贫富差距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并在“坚持科学分析差距,反对没有差距;消除非法差距,限制过大差距”的原则下,提出了较为科学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选取甘肃省1979-2009年的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总产值占三大产业的比重、农村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农村固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投资比例等5个指标,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甘肃省基尼系数及五个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并进行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二元结构系数对基尼系数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城市化水平和第一产业总产值占三大产业比例。 相似文献
7.
杨玉凤 《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23-128
贫富差距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但是贫富差距的状态并不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而是通过人们的主观公平感这一中介环节影响社会和谐。文章通过衡量贫富差距的两个指标——基尼系数和最高收入阶层与最低收入阶层的对比数据,描述我国社会当前的贫富差距状态,分析贫富差距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现阶段人们的公平感,进而探讨缩小贫富差距、增进人们的公平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后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过大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分析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现状和原因,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经济进步,缩小贫富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9.
赵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7):21-25
缩小贫富差距是新时期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它与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理性地看待贫富差距现象,不断推进社会公平和法制建设,有助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郑强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4):9-14
改革破除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却又出现收入的贫富悬殊,并引发出一系列社会矛盾与问题,形成了各方面利益关系和社会的不和谐。当前,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当务实之急是:整合社会成员多元利益,协调不同的利益关系,实现利益资源的共享;缩小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抑制不合理的贫富悬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莫云仙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20):88-90,119
在用数据说明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主要表现的基础上,分析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危害,提出缩小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加快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合理收入分配机制;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相似文献
12.
廖美盛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
教育与贫富差距具有内在的因果关联性。教育公正是从根本上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因素。教育公正应该而且可以超越其它相关因素对缩小贫富差距发挥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敏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1):31-36
目前,徐州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差距日趋扩大,已经成为制约徐州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瓶颈”。坚持统筹城乡共同发展,以更大力量推动以工带农、以城带乡,是缩小徐州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徐州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宋潞平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34-36
缩小收入差距是当前政府和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收入统计数据的研究发现,浙江省乃至全国各省存在统计失误或者人为隐瞒收入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经过推导后假设隐性收入主要被城镇居民所隐瞒并由此构建了新型城乡收入比公式。文章第二部分通过对通货膨胀,出生率等六个方面的VAR模型测算,发现当前的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的扩大有火上浇油的作用。此外,出生率对城乡收入差距有负影响力。其它几个变量也或多或少对收入差距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文建议浙江省政府应该改善金融行业效率,大力推进城镇化并提高出生率。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重庆2009—2012年各个区县的相关数据,对金融发展、财政支持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财政支出水平的提高对不同区县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同。最后结合重庆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文红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9,12(3):50-53
阐述了城乡一体化的含义及张家港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以县办大学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研究地方高职教育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影响。同时指出了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等方面要以地方经济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提高科技对城乡一体化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VAR模型,以重庆市1985—2012年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消费率、第三产业比重等数据为样本,考察重庆农村居民消费与第三产业发展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动态特征。通过稳定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实证研究表明:3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是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单向Granger因,农村居民消费率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单向Granger因,农村居民消费与第三产业发展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18.
陈海燕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
为了能更准确地把握区域工业化发展给农民收入带来的影响,综合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重庆市农民收入与工业化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重庆市农民收入水平存在连片集聚现象,区域间工业化发展极不平衡,且二者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并不能带来农民收入的长期持续增长。工业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具有双面阈值效应,在不同工业化阶段,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弹性先快速增加后逐渐减弱;在不同区域,工业化的影响呈现出倒“U”和“U”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