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化学镀镍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碳纤维表面的活化处理方法(如敏化-活化法、胶体钯活化法和离子钯活化法)和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镍工艺,详细讨论了有机前躯体碳纤维、气相生长碳纤维、碳纳米管的化学镀镍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及其应用前景,总结了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镍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采用化学镀工艺能明显改善碳纤维表面的性质,扩大其应用领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了普通木材表面化学镀镍的操作方法、工艺条件,讨论了各种操作因素对镀层质量的影响,试验了化学镀层与镀件基体的结合力,确定了化学镀镍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木材经过预处理及敏化、活化处理后,化学镀镍溶液的pH值控制在8.0,镀镍温度控制在65℃,反应时间40min,木材表面可以得到较好的化学镀层。  相似文献   

3.
目前,鲜见关于锶铁氧体化学镀Ni-Co合金吸波特性的报道,且关于吸波材料特性的研究集中于6~18 GHz波段,未有对0~6 GHz波段的报道。自制了SrFe12O19粉体,采用铜氨溶液及银氨溶液对其敏化活化后化学镀Ni-Co合金,并对银氨溶液敏化活化制备的试样进行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及透射电镜分析复合材料的结构、成分及形貌;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了其磁性能;采用网络分析仪分析其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化学镀后,SrF12O19表面已成功镀覆上了较均匀的Ni-Co合金镀层,银氨溶液敏化活化后的化学镀Ni-Co合金磁性能及吸波性能优于铜氨溶液敏化活化的;银氨溶液敏化活化制备的复合材料于420℃热处理1 h后,饱和磁化强度(Ms)增加至123.55(A·m2)/kg,比纯SrF12O19增加了71.96(A·m2)/kg,0~6 GHz波段的吸波性能大幅提升,最大吸收值在5 982.0 MHz处达-7.75 dB。  相似文献   

4.
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改进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避免浸锌对化学镀镍液的污染,研究了铝合金活化-预化学镀镍工艺.通过结合力、孔隙率和耐蚀性试验,确定了活化工艺最佳pH值为9~10,预化学镀镍最佳时间为4~5 min.结果表明,活化-预化学镀镍工艺可代替浸锌法,镀层质量达到GB/T13913-92技术要求,为铝合金镀镍提供了新的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碳纳米管表面镀镍,对碳纳米管进行纯化—氧化—敏化—活化等处理,以硫酸镍和次亚磷酸钠为主要成分配制了低温碱性化学镀液,并对碳纳米管进行了表面化学镀镍。采用XRD和FTIR对镀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了结构和官能团分析,并采用SEM方法对镀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了形貌观察。反复实验后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合理的前处理工艺和处理次序对碳纳米管表面镀镍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适当的化学镀液配比可获得较理想的纳米管镀覆表面。本实验所镀覆的碳纳米管的形貌为:呈连串球形的金属镍颗粒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类似于串联的珍珠串结构。  相似文献   

6.
前处理对不锈钢表面化学镀Ni-P镀层结合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不锈钢表面获得结合力合格的化学镀Ni-P镀层,研究了化学活化、化学活化 闪镀镍、阳极活化 闪镀镍3种前处理工艺对不锈钢上化学镀Ni-P层结合力的影响.采用淬冷法和划痕试验2种镀层结合力测试方法,对化学镀Ni-P层与不锈钢基体之间的结合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活化 闪镀镍和阳极活化 闪镀镍的前处理工艺,Ni-P镀层与不锈钢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合格,而采用化学活化前处理的试样,Ni-P镀层与不锈钢基体之间结合强度不合格,原因在于经化学活化后,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了一层黑灰色的腐蚀产物.在168 h的NaCl溶液中腐蚀失重试验表明,不锈钢失重1.2 mg,而化学镀Ni-P镀层未发现失重,说明化学镀Ni-P镀层耐腐蚀失重性能较不锈钢为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Si C粉体化学镀前的无钯活化,采用铁盐的乙醇溶液对Si C粉体进行活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活化液中铁盐含量、硼氢化钠的含量、活化温度和p H值等对Si C粉体表面铜沉积量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对Si C粉体包覆前后的表观形貌进行了观察,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获得了包覆前后Si C粉体的组成,并对活化粉体化学镀铜后镀层的结合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过铁盐活化后Si C表面吸附上了铁微粒,化学镀处理后在其表面沉积了一层铜,其结合力符合要求;最佳活化工艺条件为5.0 g/L硝酸铁,3.0 g/L硼氢化钠,p H值12.5,温度20℃。  相似文献   

8.
硝酸铵自敏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成本和优性能的无梯粉状硝铵炸药是工业炸药发展的趋势之一,其中硝酸铵自敏化是关键的技术途径。文中基于爆炸理论和化学原理,对硝酸铵自敏化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主要有微气泡自敏化、晶格缺陷自敏化、晶变自敏化、晶体活化敏化和表面自敏化等。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种特殊的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前处理方法,在化学镀银前进行碱洗、双氧水洗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偶联3步处理,使其表面同时达到较好的粗化、羟基化与氨基化效果,再对处理后的玻璃微珠实施化学镀银得到镀银空心玻璃微珠。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手段对所得复合粉体的活化及偶联改性效果、镀层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胶体钯活化法化学镀银相比,空心玻璃微珠经活化、偶联表面改性后化学镀银的镀层更为均匀、致密、导电性好。  相似文献   

10.
高硅SiCp/Al复合材料化学镀镍是其表面金属化的关键步骤,化学镀前的敏化工艺易造成该复合材料表面Al合金的过度腐蚀,形成腐蚀孔洞缺陷,金属化后的试样表面粗糙度增加,并对后续的钎焊工艺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采用SnCl2+HCl溶液对高硅SiCp/Al复合材料进行敏化处理,研究了敏化时间和敏化液浓度对试样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敏化0.5min后试样表面Al合金腐蚀程度小,沉积的Sn(OH)2颗粒数量少。敏化1.5min以上,试样表面Sn(OH)2颗粒数量多,但Al合金完全腐蚀,留下大而深的腐蚀孔洞;降低敏化液浓度也不能明显提高敏化试样的表面质量。敏化1.0min后,试样表面Al合金连续分布,无大而深的腐蚀孔洞,Sn(OH)2颗粒数量适中。经过1min敏化的高硅SiCp/Al复合材料试样表面化学镀层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1.
微米级铜粉化学镀银及抗氧化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微米级铜粉表面镀银.用X射线衍射法(XRD)和热重分析法(TG)测定了铜-银粉的物相和抗氧化性,比较了由镀前有无活化的铜粉所制备的两种金属粉体的性能,最后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两种粉体的表面元素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镀银能明显提高铜粉抗氧化性,而镀前经活化的铜粉具有更好的活性,银在铜粉表面含量达到93.27%.  相似文献   

12.
ABS塑料表面化学镀镍无钯活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峥  肖顺华  林原斌 《材料保护》2006,39(11):29-31
提出了一种非金属表面化学镀镍无钯活化工艺,即在常温下,以NaBH4为还原剂,在ABS塑料上沉积活性镍,以此活性镍为活化中心,进行化学镀镍.研究确定了活化液的最佳配方,并利用均匀设计方法确定了在ABS塑料表面化学镀镍最佳工艺条件为:19g/L Ni(Ac)2·4H2O,22g/LNaH2PO2,0.02 mL/L N2H4·H2O,40 mg/L糖精;镀液pH值5.0~5.6,温度70~80℃.采用SEM、XRD、EDS等手段对镀层的形貌、结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镀液稳定,镀速快,镀镍层均匀,结合力强,说明在ABS塑料表面用该无钯活化新工艺取代钯活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化学镀镍行业近年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oHs指令和ELV指令对化学镀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无铅无镉(LFCF)的环保型化学镀镍技术的镀液及其镀层性能的变化情况,指出LFCF技术不仅努力满足环保指令,而且积极适应环境、生态、资源保护发展需要.同时对离子选择渗透膜电渗析(EDEN)化学镀镍工艺的相关案例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4.
纳米凹凸棒石的化学镀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凹凸棒石矿物为原料,分散提纯获得纳米纤维凹凸棒石,并利用化学镀镍技术对纳米凹凸棒石进行改性.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预处理工艺对纳米凹凸棒石化学镀镍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镀前预处理以增加凹凸棒石表面的活化点,能够在凹凸棒石表面实现化学镀镍,但由于纳米凹凸棒石长径比较大,反应活性低...  相似文献   

15.
粉体化学镀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化学镀银工艺中粉体表面预处理的方法,综述了近年来金属粉体、无机粉体和高分子粉体化学镀银的研究和应用状况,分别讨论了3种粉体在化学镀银中的镀液稳定性、粉体表面的催化活性、镀银过程中粉体的分散性及镀层的均匀性等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粉体镀银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research we presented a non-cyanide plating process of Ni-P alloy coating on Mg alloy AZ91D. By applying a new process flow of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in which zinc coating is used as transition of Ni-P coating on Mg alloy AZ91D, the process of copper transition coating plated in the cyanides bath can be replaced. A new bath composed of NiSO4 was established by orthogonal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zinc transition coating can increase the adhesion and pH 4.0 and 95℃, respectively. The present process flow is composed of ultrasonic cleaning→alkaline cleaning→acid pickling→activation→double immersing zinc→electroplating zinc→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passivation treatment.The present non-cyanide process of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is harmless to our surroundings and Ni-P coating on Mg alloy AZ91D produced by present process possesses good adhesion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7.
王洪波  贾成厂  郭宏 《功能材料》2011,42(2):233-236
通过采用在Diamond/Cu复合材料表面化学镀镍的方法来改善其焊接性.化学镀镍前,采用SnCl2溶液和PdCl2溶液对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敏化、活化等预处理.研究了pH值和温度对化学镀镍沉积速度的影响.利用SEM、EDX、XRD和划痕实验等措施对镀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Diamond/Cu复合材料表面获得了均匀、致密...  相似文献   

18.
空心玻璃微球化学镀镍前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空心玻璃微球化学镀镍,研究了先偶联、再活化的前处理工艺.探讨了偶联处理对活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偶联条件;采用优化的前处理工艺,再进行化学镀镍,得到镍包覆空心玻璃微球,分别使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镀镍层的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空心玻璃微球经过偶联处理以后对钯的吸附能力提高了很多,使得化学镀镍中微球表面的活性点大大增加,得到了包覆完整、均匀、致密的镍镀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化学镀法制取镍包覆铝粉的工艺过程,通过安排五因子二次正交旋转试验,得到了各工艺参数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镀液中硫镍和联氨国入量,溶液的PH值及温度是影响包覆质量的主要因素,在最优点附近获得包覆良好的复合粉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