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扭后的抗弯性能,进行了5根预应力组合梁的先扭后弯试验.试验在梁跨中对称荷载作用下进行,考虑试验梁受扭矩作用历史,并与完整组合梁的试验进行对比得到扭后预应力组合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跨中弯矩-挠度曲线及钢梁截面应变增长曲线,并提出了预应力组合梁扭后承载力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组合梁扭后承弯能力将会降低;受扭历史影响预应力组合梁的抗弯能力;预应力能够提高扭后预应力组合梁的抗弯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预应力加固老化病害混凝土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研究了预应力施加于连续组合梁的负弯矩区的抗弯性能,完成了4根预应力组合梁在反向跨中集中加载下的静载试验。探讨了不同剪力连接程度对预应力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梁的荷载-跨中挠度特征,同时建立了弹性和极限承载能力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完全剪力连接的组合梁的抗弯刚度和承载力大于部分剪力连接组合梁,但刚度和承载力与剪力连接程度并不成正比例关系。通过承载能力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发现两者误差在10%以内,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抗裂和抗渗方面都有着天然的优势,然而复杂的张拉工艺和严格的锚具制作制约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为研究出新型预应力结构,提出了CFRP外包膨胀混凝土组合梁技术,并对5根膨胀混凝土组合梁(SHCC)和5根普通混凝土组合梁(PCC)进行了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试验主要考虑了混凝土的种类、CFRP片材的层数和布置形式。试验结果表明,在CFRP增强方式相同的情况下,SHCC试件比PCC试件表现出了更好的延迟开裂、控制裂缝宽度和承受荷载的能力。组合梁的承载力随CFRP配筋率的增加而增大,然而过大的配筋率会使组合梁的破坏形态由弯曲破坏向弯剪破坏转变。在配筋率相同的条件下,相比CFRP对称布置,偏心布置CFRP组合梁试件表现出的抗弯性能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4.
采用预应力碳纤维布(CFRP)、非预应力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与未加固对比梁进行受力试验,分析了预应力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特征,研究CFRP预应力和混凝土预裂对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挠度、混凝土和CFRP应变、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CFRP施加预应力可充分发挥其高强的特性;预应力CFRP可明显增强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提高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提高截面抗弯刚度,增大极限破坏时的挠度和延性,减小裂缝宽度和延伸长度;混凝土预裂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预应力CFRP对加固梁抗弯性能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 C105级超高强混凝土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受力性能的影响,对设计制作的 7根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RC管桩)和 1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管桩)进行了抗弯性能试验,分析超高强混凝土(C105)和非预应力钢筋配置等对 PRC管桩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高强混凝土PRC管桩和 PHC管桩均呈现为受弯破坏;PRC管桩抗弯承载力较 PHC管桩有明显提高,且随非预应力钢筋配筋率的提高而增大,提高幅度约为 32%;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置对开裂弯矩影响不大,但使 PRC管桩的裂缝分布范围更广(平均裂缝间距约减小 18%),变形更加充分,延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斜截面抗裂试验和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赵顺波  赵国藩  黄承逵 《水利学报》1998,29(1):0056-0062
根据25根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无腹筋梁和20根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箍筋梁斜截面受力试验研究,分析了箍筋、剪跨比、有效预压力、钢纤维体积率和长径比对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斜截面抗裂度的影响规律. 通过理论推导,提出了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斜截面抗裂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后掺骨料混凝土是将粗骨料嵌锁技术应用于结构工程的一种新的尝试,它能够有效改善泵送 混凝土的早期开裂问题并降低工程成本。目前国内外缺少对于此种混凝土构件抗弯性能的研究。通过 对6根后掺骨料抛填率不同的简支梁进行抗弯试验,探讨了后掺骨料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抗弯性能。结 果表明:后掺骨料混凝土梁正截面平均应变仍服从平截面假定;受弯破坏的过程仍分为弹性、带裂缝工 作和屈服三个阶段;C40泵送混凝土的最佳后掺粗骨料抛填率为20%。  相似文献   

8.
在碳纤维布对混凝土梁加固工程中,采用预应力技术可以充分发挥碳纤维布高强度的性能。针对碳纤维布在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时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和在使用中加固效果不明显,对构件开裂荷载提高程度不大,难以抑制裂缝发展的问题,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RC(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截面应力分析,为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组合梁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其承载力影响因素众多.受外荷载时,预应力钢-混组合梁的混凝土翼板和钢梁不可能实现完全共同作用,交界面处会发生相对滑移,对其受力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预应力组合梁的界面滑移进行深入研究.根据预应力钢-混组合梁界面滑移的试验结果,分析了钢-混组合梁界面滑移的分布和发展规律,界面滑移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在组合梁的弹性工作阶段变化较慢,弹塑性阶段增加较快;相对滑移会导致钢和混凝土交界面上产生应变差.  相似文献   

10.
再生砖粗骨料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再生砖粗骨料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特点和破坏特征,以及再生砖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砖粗骨料混凝土梁正截面抗弯性能的影响,对具有相同强度等级的5根不同再生粗骨料替代率的混凝土梁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观察分析了每根梁的受弯破坏过程及裂缝发展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砖粗骨料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受弯破坏过程基本相同,且随着再生砖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再生砖粗骨料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更加稳定,承载力也较高.说明再生砖粗骨料混凝土梁可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普通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变形延性差和水平承载力低的现状,创新研发了预应力钢绞线超高强混凝土管桩。通过3种常用桩型6根管桩足尺度试件的抗剪性能试验,对比研究了预应力钢绞线超高强混凝土管桩与普通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在抗剪承载力、变形延性、破坏特征及裂缝开展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以钢绞线替代钢棒作为主筋可以有效提高管桩受剪状态下的变形延性和极限承载力;预应力钢绞线超高强混凝土管桩试件裂缝开展更为密集均匀,竖向裂缝的长度较短,横向分叉较多;普通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试件均以预应力钢棒拉断破坏,而预应力钢绞线超高强混凝土管桩试件均以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抗剪破坏滞后于抗弯破坏。  相似文献   

12.
张后禅 《中国水利》2010,(21):67-67
<正>U形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是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挡土支护用预制混凝土桩,具有结构挡土截面大、抗弯抗剪强度高等优点,能广泛应用于河道护岸、堤坝加固、港口码头护岸、地质灾害处理等水利工程中。U形预应力混凝土板桩采用独特的截面类U形结构,其结构截面形状设计新颖,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了解预应力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采用ANSYS对预应力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梁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抗弯受力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所得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钢筋屈服荷载以及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接近,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模型为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提供了一种较为准确的数值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6根BFRP加固梁和3根CFRP加固梁的抗弯性能对比试验,分析了FRP类型、FRP粘贴层数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加固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梁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随FRP强度、FRP粘贴层数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加而提高,但不成线性关系;U型箍锚固量相同的情况下,CFRP加固梁较BFRP加固梁更容易发生锚固失效;对于加固梁承载力的加固效果,粘贴1层CFRP布优于粘贴1层BFRP布,但劣于粘贴2层BFRP布。  相似文献   

15.
提出粘贴预应力玻璃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技术。设计了5根不同加固情况的混凝土梁,分别试验观测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荷载-挠度曲线、荷载-应变曲线,裂缝开展情况及破坏现象,分析加固梁的受力特点以及受力性能,探讨不同受损程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实用技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预制拼装普通混凝土结构中湿接缝容易发生漏水、开裂等问题,威胁着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为探讨不同接缝截面型式接缝板的抗弯性能,文章进行了预制拼装普通混凝土板现浇超高性能混凝土湿接缝的抗弯试验。结果表明:现浇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预制拼装普通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较高;且超高性能混凝土湿接缝的抗弯拉强度明显高于预制拼装普通混凝土板;综合所有接缝试验模型各项性能,推荐采用菱形接缝板、楔形接缝板、密配筋矩形接缝板和打孔矩形接缝板,可以为现浇超高性能混凝土湿接缝应用于预制拼装混凝土构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提出将成品热轧H型钢作为简支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形成组合截面共同受力,具备了组合梁的优点。为小跨径桥梁桥型选择提供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简支型钢组合梁的整体设计思路,详细阐述了其构造设计及相关计算。钢混组合梁由钢梁和混凝土桥面板形成组合截面共同受力,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性能以及钢材的受弯性能,使钢混组合梁具有延性好、抗震能力高、承载能力大的优点。钢混组合结构最早产生于20世纪初期。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20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钢骨-钢管高强混凝土的抗弯性能,采用截面分层组合法汇编非线性分析程序,分析不同钢管强度、钢骨强度、钢管厚度、钢骨截面惯性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组合构件的抗弯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计算结果回归分析,得出实用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以上因素对其抗弯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钢管壁厚的变化对组合构件的抗弯力学性能影响幅度最大;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整体吻合良好。研究结论对合理利用材料来提高组合构件的抗弯承载力,以及对组合构件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是有实际工程意义的。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胡少伟  喻江  赵克宇 《水利水电技术》2016,47(4):108-114,103
为探讨双箱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在静载作用下的作用机理及力学性能指标,对2根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的组合梁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测试跨中截面应变、相对滑移、纵向挠度、承载能力等参量来分析试件的荷载~应变曲线、荷载~滑移曲线、荷载~挠度曲线等力学性能指标。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中的Solid65单元和Shell181单元来分别模拟组合梁中混凝土翼板和双箱钢梁,采用Combin14单元来模拟栓钉,进行FEM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其误差保持在16%以内,FEM模拟、挠度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钢桁腹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桥在截面形式上采用桁式腹杆和混凝土顶底板,由于剪切变形的 不均匀性,使得组合箱梁在纵向弯曲时产生较为明显的剪滞效应。以某钢桁腹混凝土组合梁桥为例,利 用空间实体模型分析了剪滞效应和有效宽度分布规律,并研究了顶底板厚度及钢管壁厚对剪滞效应的 影响,为今后同类桥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