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萨北开发区萨零组储层注水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萨零组储层由于物性差、水敏性强等特点,使之在注水开发上存在很大困难,为此在大庆油田开发初期没有开发这套储层.随着开发技术的提高和可采储量增加的需求,使萨零组储层的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对该储层的具体特性参数,注水开发可行性等还没有深入研究,制约了这套储层的开发.为此,对萨北开发区萨零组储层的岩性、物性、注水开发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萨北开发区萨零组油层水驱开发上取得了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萨中开发区萨零组油层测井解释有效厚度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萨零组油层没有有效厚度解释标准这一情况,在现有研究萨零组油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萨零组的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的关系为依据,采用经验统计法和含油产状法,研制出有效厚度物性标准;提出测井、试油和岩心多维空间信息的方法,研制出解释有效厚度的电性标准。该标准应用到萨中开发区生产井的厚度解释中,证明是合理、可靠的,为萨零组油层的有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萨中开发区萨零组油层开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萨中开发区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萨零组储层作为高含水后期开发的接替潜力资源,具有一定的油气丰度.室内实验和现场实践证明,萨零组油层属低渗透、强敏感性储层,需添加粘土稳定剂才能实现注水开发;萨零组油层原油粘度大、储层物性差、自然产能低,需要进行防膨压裂才能获得较高产能.试验通过添加粘土稳定剂技术改造萨零组油层,取得了较高的产液能力,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达2.0 t以上.针对萨零组储层,粘土稳定剂有效地解决了强水敏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注水开发效果,证实了萨零组储层注水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大庆喇萨杏油田萨零组油层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开发萨零组油层的可行性,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喇萨杏油田萨零组油层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标准采用目前公认的行业标准和经验判断标准,选取流体物性、砂岩发育程度、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岩石敏感性、储层物性等作为评价参数,通过实际资料与标准对比,得出单因素评价矩阵。依据单一因素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确定相应的权重系数,并应用模型计算出最终评价矩阵。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判定萨零组油层属于“差”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应用沉积岩相及地震相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敖古拉地区萨零组油层的沉积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6.
大庆油田萨零组储层水驱开发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敏 《断块油气田》2007,14(5):40-41,44
萨零组储层作为高含水后期开发的接替潜力资源,具有一定的油气丰度。萨零组属低渗透、强水敏性储层,应用常规完井方法均不能使萨零组油层获得正常产能,通过添加防膨剂的压裂技术改造萨零组油层,提高了产液能力,初期平均单井产油量达2.0t·d^-1以上。用防膨剂有效地解决了强水敏问题,同时研究了萨零组储层注水开发的可行性,对合理开发萨零组、寻找新的可采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萨中萨零组油藏注水开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萨零组油藏为中-低孔渗储层,储层中粘土矿物含量高,表现出强水敏特征。为了注水开发保护储层,对储层的伤害机理与防治措施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通过大量的静态与动态模拟实验,说明了油田注入水对储层造成的伤害,并阐述了影响因素。考虑在注水过程中控制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和分散运移,稳定注水井的注入能力,对现场即将使用的多种粘土稳定剂进行了评价,优选出了与萨零组油藏配伍的粘土稳定剂,为萨零组的注水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庆油田喇萨杏地区萨零组储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萨零组储层的宏观分布,微观特征及岩心描述入手,深入细致地对萨零组储层进行了解剖,认为:萨零组储层在纵向上有两个沉积旋回,对应两个砂岩组,两个砂岩组细分为8个小层。在萨中及其以北地区属于正常三角洲沉积,为三角洲前缘相,这个正常的三角洲较萨一组沉积时期。具有水域扩大、湖岸线向前推进、三角洲沉积面积减小的特点。在萨中地区以南,沉积事件夹有远端浊流沉积现象,尽管尚未找到典型的鲍玛序列,浊积现象不甚明显,但也足以证明萨零组在沉积上与正常三角洲沉积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决定了萨零组储层有着自己的特点,具体表现在萨零组储层分布面积比萨一组储层分布面积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横向变化频繁、含油性差。  相似文献   

9.
为了弄清致密砂岩储层复杂的电性特征,以高分辨率阵列感应资料为基础,结合核磁测井、岩心微观分析资料及试气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L区块二叠系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的电性特征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导致电阻率值存在差异以及储层具有不同侵入特征的原因。研究表明: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性质并不是电阻率值存在差异的主控因素,低电阻率主要是孔喉边缘黏土矿物的束缚水与可联通孔隙喉道内的毛管水共同导电造成的,中—高电阻率与孤立孔隙无法导电有关;侵入特征与含气性及喉道的沟通能力有关,低电阻率负差异储层是含气性与优质孔隙结构的指示,低电阻率无差异为片状喉道导致的不动水导电和毛管阻力及黏土矿物阻止钻井液侵入有关,中—高电阻率无差异与孤立孔隙无法导电及无法侵入有关。导致地层出现这种电性特征是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后期成藏的共同影响的。该研究成果对指导研究区致密储层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测井系列油层厚度解释电性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大庆长垣三次加密、三次采油 ,分别以薄差油层、表外储层和高含水厚油层为开采对象的实际出发 ,以岩性、含油性、物性和电性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为依据 ,利用现有取心井资料研究制定了喇、萨、杏油田新测井系列储油层有效厚度、表外厚度解释电性标准  相似文献   

11.
文章简要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电测井解释方法,概括介绍了近十年中国石油集团针对低幅度油藏—低电阻油层与前白垩系特低渗透砂岩油层电性质研究及电法测井解释方法的进展,包括中浅层泥质砂岩黏土附加导电、钻井液侵入油、水层双侧向与双感应测井的响应研究、复杂孔隙类型的特低渗透砂岩电性质研究以及各类油藏的测井饱和度-电阻率分布规律研究进展等。这些研究和进展表明近十年中国石油勘探中电测井评价油层(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油井中混合流体的电特性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锡令  赵亮 《测井技术》1998,22(5):318-320
油井中混合流体的电特性不仅与油、气、水各相流体的电性参数有关,而且与各相流体的体积分数,分布状态以及测量电磁场有关。本文通过研究油井中混合流体的电特性,根据流体的分布状态,建立各相流体不同比例,不同流型下的介电和导电模型并简要讨论了模型应用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塔中4油田CⅢ油组合砾砂岩段储层测井、录井、岩心和试油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校正、分析。针对含砾砂岩段.开展了储层特性和油水层解释标准研究.分析储层岩性、物性特征及关系.讨论了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对储层物性、电性的影响,岩性和胶结物的变化对含砾砂岩段储层物性、含油性、电性的影响。通过物性、饱和度分析资料、毛管压力曲线资料、录井和薄片含油性产状描述资料,以及测试分析等资料。着重讨论了含砾砂岩段储层的油层、水层及干层识别的下限值确定方法,建立了储层油、气、水、干层的解释标准及解释图版,为储层参数模型建立和油气层识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钻井液侵入对储层电性物性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胡国恒  姚永君  胡在凯  左新玉 《测井技术》1999,23(5):323-326,333
在正压差钻井过程中,钻井液中的固相颗粒和液相不可避免地侵入地层,改变井筒附近储层流体分布的原始状态,并可能导致地层损害。目前吐哈油田在钻井过程中广泛使用屏蔽式暂堵技术,即在钻井液中加入各种充填颗粒,在近井壁带形成一个防止滤液侵入的暂堵带或屏蔽环,从而达到保护储层的目的,但这种钻井液侵入油层后引起的电性,物性变化以及泥浆侵入深度和地层损害程度等关系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庆萨中开发区水淹层综合解释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采期,各类油层水淹均比较严重,水淹层解释难度增大,为满足油田开发需求,展开水淹层综合解释方法研究。在今年新钻井地区选择北一区断东二类油层聚驱开发区为研究区域,依据测井曲线,从沉积相带图、注采关系、连通关系、射孔资料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判断,综合解释了13口井已拟定射孔层位187层水淹状况。并对水淹层综合解释结果按不同河道、河边、非河道砂体与解释软件自动解释的水淹级别和测井资料解释的水淹层对比分析,对目前可实施水淹层综合解释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密井网条件下,结合岩心和丰富的测井资料,应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统层对比方法,精确刻画萨中油田中区西部萨Ⅱ2a时间单元的平面沉积微相,并对点坝砂体的空间结构进行解剖,建立了研究区点坝识别方法;根据储层建筑结构的参数提取方法,对萨Ⅱ2a时间单元进行点坝参数提取,其中夹层倾角4.5~8.9°,平均6.7°,平面间隔4.8~9.5 m.建立了点坝构型模式,对老油田提高三次采油效果以及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依据室温下双电层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在高温,高矿化度的油藏条件下平面扩散双电层的基本特性。以NaCl为主要电解质的地层水为例,在温度为20-200℃,矿化度为1000-100000mG/L的条件下,分别计算了双电层的厚度,电势分布,离子浓度分布和电荷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18.
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的泥岩颜色、岩性特征、粒度分布、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测井相分析的研究,确认该工区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前缘席状砂6个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砂体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在综合考虑宏观沉积背景的基础上,建立了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不同时期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模式,分别为指状砂体模式、朵状砂体模式、坨状砂体模式三种,为储层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