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2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我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而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关键。目前,我国的扶贫工作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阶段。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利辛县长期以来都在为脱贫攻坚而努力。笔者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当地致贫原因、"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情况以及扶贫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加以分析总结了一些建议及对策,希望能为消除贫困和乡村振兴的实现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
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将旅游精准扶贫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或手段予以积极推广和实践,但实践效果与"真扶贫、扶真贫"的目标存在偏差。本文以四川省甘孜州为例,从贫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其在实践中存在需求排斥、精英俘获、参与形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扶贫目标的实现。要确保贫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并受益,相关部门可从精准剖析帮扶对象、正确处理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拓宽参与渠道、分梯队和层次进行人才培训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
农村贫困群体所面临的生计风险与生计脆弱性是讨论精准扶贫过程中贫困群体能力建设议题的基础和靶向。贫困群体的能力建设则涉及政府、市场与个人等诸多社会主体及其相互关系。SL、NP和SY三个欠发达村的案例分别反映出在当下精准扶贫的实践中扶贫项目主导者的行为激励和行动逻辑、市场和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政策执行者和农户之间的互动与反馈三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形成的不同扶贫绩效。基于这三个案例之间的评估与比较,应就发展能力在时间、群体和内容维度上的扩展,政府与市场、城市与乡村两对关系的处理,以及对政策执行者和贫困群体的激励机制的完善等议题,探索精准扶贫实践中贫困群体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8)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该调研报告从实际调查状况出发,深入剖析农村贫困的成因,针对农村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实际情况研究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村庄规划建设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文章尝试归纳了新时代我国乡村规划建设模式,并以重庆奉节县大坝村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为例,对贫困乡村规划建设方法进行探析,试图通过挖掘村庄优势,激发村庄原生活力,盘活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等产业链,在精准扶贫大背景下,结合"乡村振兴"及"新型城镇化"等政策,对贫困村村庄规划建设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其他乡村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3)
教育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链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上举足轻重,要充分发挥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做好教育精准扶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满足群众期盼的现实之需,是实现社会跨越发展的根本之策,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措施。农村学校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措施主要包括:优化教育扶贫资源,创新教育扶贫机制,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1)
为了解决湖南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所面临问题,本文探讨了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这一领域,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针对职业教育的贫困对象识别,致贫原因分析,扶贫手段的制定与动态调整等。本文的一些观点与理论能够对现阶段湖南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制订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陕南地区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一方面,生态环境复杂,村庄形态呈多种类型;另一方面,存在贫困程度较广较深等问题。近年来,在精准扶贫政策有效实施过程中,该地区乡村各项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趋于完善,但对不同类型的村庄适宜性发展关注度较少。文章以商南县赵川镇店坊河村为例,对陕南河谷型乡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产业链延伸、空间特色营造、创新管理模式方面,提出在精准扶贫背景下陕南河谷型美丽乡村规划策略,从而促进村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缓解和消除贫困问题上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不断完善以政府为主导所实施的国家扶贫开发政策,逐步实现了从大规模的宏观区域扶贫转型过渡到有针对性的微观精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配套的工作机制,驻村帮扶延续了优良的农村工作传统,在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下还须加以梳理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8,(12)
贫困地区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洼地",其"社会—经济—生态"等多维度复合贫困特征深刻影响了地区间的社会公平与城镇化进程。我国长期以来的扶贫开发绩效不佳,其症结在于行为主体单一、政策维度单一、缺乏综合统筹和未能精准施策。文章结合云南省临翔区的扶贫实践,基于县域范围内不同贫困单元表现出的差异化特征及诉求,科学制定精准扶贫规划,从建设开发、资源配置、环境整治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建立精准管理机制以提升精准扶贫规划的实施绩效,并对规划实施、脱贫建设等环节进行长效跟踪反馈,动态考核规划实施成果,以实现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