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0)
草莓要实现在高山上成功育苗的技术,就必须对苗圃、苗床、母株定植的时间、密度和标准、苗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出精心的选择和培育,才能最终实现草莓在高山上的成功育苗。本文就将从以上提及的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做规范化的处理,力争对农民在进行高山草莓种植的选择和过程中提供一些技术性借鉴意义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5)
<正>一、草莓栽培技术1、选用品种近几年选育出的适宜促成栽培的草莓新品种有佐贺清香、幸香、雪蜜、红颊等,适宜鲜食加工用的品种有卡麦罗莎等。2、培育壮苗选择健壮无病苗或使用脱毒种苗。要求母株矮壮,茎粗,具有4张以上叶片,根系完整,有较多新根。6月中下旬营养钵育苗,在不切断匍匐茎的情况下,将子苗直接移栽到钵内,子苗最好具有2~3张展开叶和2~3条白根。每个母株保留5~6条匍匐茎,每条茎上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24)
<正>随着国家农业的发展,草莓事业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传统的栽培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质量与产量的需求,因此,贵州兴义市农业局在下文针对草莓设施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几点实践应用的建议与意见,以供提升草莓生产质量与产量作为准确参考。1合理选择草莓的品种对于草莓而言,在新鲜食用的过程中,要求果实重量大,且味道浓厚,在此期间,需要选择具备丰产优势的品种,且果实耐运输与储存,保证品种的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8)
<正>阐述了草莓在品种配置、园地选择、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等各环节的露地栽培技术,提高草莓栽培的经济效益,为草莓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一、品种选择与配置露地草莓栽培应选休眠期长、长势强、产量高、果齐色艳、硬度大的品种。除主栽品种外,还应配置其授粉品种。原则上1个草莓园品种不宜少于3个,应包括早、中、晚熟品种。2个品种间的距离20厘米左右,同一品种在园配置要集中。二、园地选择和栽植前的准备1.草莓园地应选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光照良好、土层深厚、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2)
<正>1育苗地点的选择1.1苗圃园自身结构在决定育苗树种之前,树种的成活率、与环境的相适应性等方面是一定要着重考虑的,然而,育苗的苗圃地点的大小选择也需要林业工作者的细细考量与仔细推敲,从经济学原理来说,一个苗圃园所培育的品种越多,其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一般的苗圃地都有多种树苗,例如,造林用苗、绿化树种等品种;也有成长期很短的树种,如杨树;也有十多年二十多年才出圃的树种例如云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0)
草莓是丹东地区的传统优势农产品,日光温室草莓栽培已经发展多年,草莓的生产和销售已经成为丹东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此文主要介绍了丹东地区日光温室草莓栽培的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6)
<正>目前我国草莓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栽培方式主要以棚室栽培为主,棚室栽培比例已占整个草莓生产的90%左右。栽培草莓对于种植户而言,经济效益显著,特别是温室草莓为反季节栽培,价格较高,平均每亩(667平方米)产值可达4—5万元,而成熟的栽培技术是保证农户取得较高收益的关键。1选择优良栽培品种日光温室栽培的草莓品种应选择休眠期相对较短、易形成花芽的,早熟、优质、丰产、抗病且果大、色艳、口感香甜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4)
莱州市驿道镇于2009年进行冬暖式大棚甜宝牌草莓的栽植。通过品种的选育,基地的选择、种植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达到了草莓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
目前,草莓的栽培方式大致可分为促成、半促成、抑制和露地栽培这4种类型。促成栽培是草莓保护地栽培中,成熟最早的一种栽培形式。它是在草莓完成花芽分化以后,在草莓尚未进入休眠之前,给予高温、长日照、赤霉素处理等措施,使其不进入休眠,促其生长发育,实现提早现蕾开花和结实的栽培方式。本文从草莓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和和促成栽培三个方面分析北方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技术,以飨向读者。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2)
草莓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具有结果早、栽培方便以及适应性强等特点,也是温室生产中最具有经济效益的园艺作物。本文从草莓的品种选择、定植以及整地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的防治以及采收处理等方面对栽培草莓的技术进行了介绍,希望温室草莓种植物户能够将此作为依据,以使草莓的质量以及产量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