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准确拾取区域覆盖情况下的图形,逐步分析并给出了决定图形拾取与否的三个条件:拾取点是否落在图形的可拾取区域内、拾取点到图形的最短距离是否为最小、拾取点所在的图形的拾取区域面积是否最小。通过对这三个条件的依次判断,提出一种将最短距离与面积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区域覆盖情况下的图形拾取算法,高效而快捷地实现了图形的拾取。  相似文献   

2.
马梓翔  周顺  李青元  张威  刘勇 《计算机应用》2014,(Z2):243-245,252
针对基于几何运算的图形要素拾取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倒序绘制像素着色检测的图形要素拾取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虚拟屏幕,倒序绘制欲查询的目标层的图形要素,每绘一个图形要素,检测鼠标点击的像素是否被着色,从而实现图形要素拾取。该方法不仅能够精确地拾取简单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文字要素,而且对于各种复杂的地理符号仍然有效;并易推广到拉线拾取、框拾取、多边形拾取等多种拾取方式。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基于几何计算拾取的方法相比,具有思想简单、拾取精准、方法通用、实现方便等优点。编程证实该方法拾取精度优于ArcGIS、MapInfo、MapGIS,达到了AutoCAD的拾取精度。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磁致伸缩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对传感器中的关键电路进行了优化。在激励脉冲发生装置的设计中,提出了一种低成本、低功耗且兼顾脉冲质量的实现方案。在回波信号拾取装置的设计中,确定了其中关键参数。在计时装置的设计中,提出了一种简单同时满足精度要求的计时方案。经过优化的传感器具有很好的静态特性,且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多接口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交互式图形应用对拾取在效率、适用范围和拾取信息方面的需求,提出一种 新的基于GPU 的三维几何图元拾取方法。在进行拾取绘制时关闭光栅化,将鼠标位置信息和图 元顶点坐标变换到规范化设备坐标系,通过在几何处理器中判断投影后的二维图元与鼠标或选 择框的位置关系进行命中判定,并利用变换反馈将拾取信息返回应用程序。在提出方法的基础 上,介绍了单体拾取和块拾取的OpenGL 实现。实验表明,该方法的单体拾取效率较基于GPU 的射线相交法有约10%的提升,同时能支持高效块拾取。  相似文献   

5.
张湘玉  马希青 《计算机应用》2015,35(5):1454-1458
针对将OpenGL选择拾取机制直接作用于Catmull-Clark细分网格数据点的拾取,可能会因细分网格数据量过大而导致名字堆栈溢出的问题,借鉴细分曲面求交的思想,提出一种新的细分网格数据点拾取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拾取对象的邻域网格并进行局部细分,将对细分任意层次上网格数据点的拾取转化为对初始控制网格以及在达到细分层次要求以前每一次局部细分网格点、边、面的拾取和对最后一次局部细分网格数据点的拾取.采用多个拾取算例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当细分网格顶点数量较多时,所给拾取方法的拾取命名对象总量和拾取时间都远小于传统OpenGL选择拾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给拾取方法能快速准确实现细分网格数据点的拾取,尤其适用于数据量较大的复杂细分模型,可有效避免因拾取名字堆栈溢出而导致的拾取错误.  相似文献   

6.
根据传统射线法和Depth-ray方法,实现了一种扩展了的射线拾取法。拾取时,将空间中的对象与射线求交,把与射线相交的所有对象保存起来,用户可以在这些保存的对象中选择一个作为拾取的对象。该拾取法能够在三维物体中拾取被遮挡的物体,并在三维地质体可视化系统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OpenGL提出了一种重绘式拾取法,详细介绍了拾取方法和具体应用。该方法是 在原来的绘图过程中添加一次虚拟绘图来帮助拾取物体。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计算机图形学中热点问题三维拾取的基本原理,对包括射线拾取策略和包围盒策略在内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利用OpenGL函数库实现了三维拾取,给出了包围盒策略在DEM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熊宇龙  李维诗 《图学学报》2021,42(6):957-962
三维模型的交互拾取作为最直观的人机交互方式,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地应用,如几何建模、 3D 游戏和有限元分析等。针对目前含有复杂曲面模型的拾取效率和拾取自由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对复杂 曲面的快速自由交互拾取算法。首先采用一种类似画刷的工具,对画刷在屏幕中移动的路径进行离散,接着对 每一个离散点应用基于 BVH 结构的单点拾取法来拾取复杂曲面,然后用 2 个哈希结构降低算法的响应时间, 最后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一种虚拟场景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虚拟场景中视点控制和模型控制两种情况,研究了应用二维鼠标和三维输入设备拾取三维对象模型、移动对象模型和在虚拟场景中漫游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二维鼠标拾取三维模型的方法——粗区域判断、最近拾取,并基于Vega视景仿真开发平台和VC++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鼠标拾取、三维输入设备移动的虚拟场景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宽频鱼雷自导目标回波模拟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标模拟器是鱼雷自导系统设计的重要仪器。该文的目的是给出宽频水下目标回波信号模拟的软件仿真流程,为实际应用中目标模拟器的硬件实现提供一个较完整的软件基础。文章以宽带信号处理的理论为基础,对自导系统中常用到的各种信号和目标回波的模拟(包括目标距离、方位和速度的模拟)方法做了细致的讨论,给出了多普勒频移、时延、环境噪声和海洋混响的模拟方法和Matlab仿真结果。其中,在模拟海洋混响时采用了性能较好的椭圆滤波器。文章最后还给出了对多目标和动目标的Matlab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实际中用硬件来模拟宽带水下鱼雷自导目标回波信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Electronic hearing protection devices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noisy environments. Theses devices feature a miniaturized external microphone and internal loudspeaker in addition to an analog or digital electronic circuit. They can transmit useful audio signals such as speech and warning signals to the protected ear and can reduce the sound pressure level using dynamic range compression. In the case of a digital electronic circuit, the transmission of audio signals may be noticeably delayed because of the latency introduced by the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and by the analog-to-digital and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s. These delayed audio signals will hence interfere with the audio signals perceived naturally through the passive acoustical path of the device. The proposed study presents an original procedure to evaluate, for two representative passive earplugs, the shortest delay at which human listeners start to perceive two sounds composed of the signal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electronic circuit and the passively transmitted signal. This shortest delay is called the echo threshold and represents the delay between the time of perception of one fused sound from two separate sounds. In this study, a transient signal, a clean speech signal, a speech signal corrupted by factory noise, and a speech signal corrupted by babble noise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echo thresholds of the two earplugs. Twenty untrained listener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and were asked to determine the echo thresholds using a test software in which attenuated signals are delayed from the original signals in real-time. The findings show that when using hearing devices, the echo threshold depends on four parameters: (a) the attenuation function of the device, (b) the duration of the signal, (c) the level of the background noise and (d) the type of background noise. Defined here as the shortest time delay at which at least 20% of the participants noticed an echo, the echo threshold was found to be 8 ms for a bell signal, 16 ms for clean speech and 22 ms for speech corrupted by babble noise when using a shallow earplug fit. When using a deep fit, the echo threshold was found to be 18 ms for a bell signal and 26 ms for clean speech and 68 ms for speech in factory. No echo threshold could be clearly determined for the speech signal in babble noise with a deep earplug fit.  相似文献   

13.
雷达视频回波信号实时采集、压缩转发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和DSP的六通道雷达视频回波实时信号采集、压缩转发装置,该装置单通道采样率为20MSPS,采样精度为12bit,采集后的数据经过DSP压缩处理后再转化为2Mbps的PCM码流,实时发送给遥测发射机进行遥测下传和实时检测;并对相位一致性控制、基于流水线的数据处理方法等关键技术做了详细介绍;该装置已成功应用于某飞行器综合匹配试验,其性能和指标均优于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伟  王冬霞  于玲 《计算机应用》2020,40(4):1191-1195
考虑到智能音箱中多采用麦克风阵列作为拾音装置,而单通道自适应滤波技术对声学回声消除具有失真性和复杂性,提出一种麦克风阵列快速回声消除算法。该算法首先用自适应滤波技术估计第一通道回声,然后估计阵列间的相对回声传递函数,把两者相乘得到其他通道回声;其次,把估计出的回声和噪声当作广义旁瓣抵消器(GSC)波束形成下支路的噪声参考信号,利用GSC波束形成算法去除回声和噪声。仿真结果表明,在中度混响、远距离、低回噪比且用音乐作为回声环境时,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回声消除与噪声抑制性能,不仅运算量小,而且使目标语音信号具有较高的信源失真率和可懂度。  相似文献   

15.
激光多普勒血流量检测系统提取的光电信号中存在较大的高斯白噪声,为了消除这些噪声干扰,提取激光多普勒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使用Matlab中的wavelet toolbox对所得信号进行五层离散小波分解、阈值变换、消噪以及信号重构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抑制噪声,从原始光电信号图中提取多普勒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计算血流速度。该研究结果对后续的分析多普勒血流信号,实时检测血流量变化情况,解释血流病理含义,进而对诊断病因、指导医疗手段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YL43复合滤嘴成型机滤棒对称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晓静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1,24(7):109+111-109,111
复合棒添加材料由传统炭粉更换成茶叶末后,复合滤棒对称度出现偏大问题,研究YL43复合滤嘴成型机信号提取和信号处理的工作原理,通过改变信号提取方式,实现切割位置精准控制,从而大大降低了茶叶末型复合滤棒对称度偏大比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超低信噪比的水下弱信号处理问题,基于稀疏分解理论,重点关注入射信号和回波模型等先验信息如何融入稀疏字典(过完备原子库)的构造,并结合匹配追踪方法,提出基于稀疏分解的水下回波信号处理方法。首先建立水下回波信号亮点模型,得到回波模型和入射 信号的关系,对已知的发射信号进行离散化、能量归一化以及移位处理,构造适合回波信号自身特性的过完备原子库;然后基于匹配追踪算法实现水下回波信号的稀疏分解,并将处理结果与常用的匹配滤波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精确重构出原始回波信号,而且在处理超低信噪比水下回波信号时较匹配滤波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张华  胡修林 《计算机应用》2010,30(11):3130-3133
设计了一种基于PCI-X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存储系统。该系统采用PCI9656作为桥接芯片,基于PCI/PCI-X总线实现数据高速传输,采用IA构架服务器以及SCSI硬盘组成的RAID0磁盘阵列保证高速实时存储,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完成数据采集和传输的时序控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雷达系统的回波信号实时采集存储,最终实现了在100MSPS采样速率、10bit量化精度指标下,对雷达回波信号的连续全时段采集和存储,且信号失真度小于0.2%,可以满足对信号的高速采集、实时存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毕云峰 《计算机仿真》2007,24(7):342-345
对激光测高仪回波进行分析研究,可提高系统测距精度,获取目标信息.但单纯的实验方法条件苛刻代价高昂,且难以定量化评价各因素对回波的影响.而对测高仪回波信号的理论求解又极其复杂.通过仿真技术研究激光测高仪回波是一条可行之路.对测高仪回波信号进行了建模分析,应用Monte Carlo算法实现了激光测高仪回波波形的仿真,对典型情况的仿真证明了该算法和系统的有效性.基于Labview7.1软件平台的仿真系统为激光测高仪回波处理提供了研究平台和一种灵活、可行的方法,并可应用到测高仪设计、实验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