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下辽河平原的台安地区,水田灌溉用水量,约占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80%左右。在灌溉用水量中,只有水稻的叶面蒸腾量才是灌溉的有效水量,只有这部分水量被水稻所吸收,其余水量都是损失量。因此水稻叶面蒸腾量的确定,对水稻的节水灌溉、对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辽宁地区水稻节水灌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在台安径流实验站对辽宁省六大灌区的土壤进行节水灌溉试验。对实验目的、布设及方法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试验数据了解和掌握了水稻的需水规律。通过试验掌握了节水灌溉的方法及节水灌溉的特点,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计算,掌握了水稻的需水量是叶面蒸腾量和水面蒸发量及田间渗漏量之和,节水灌溉通过减少田间渗漏量及减少水稻滕发量来实现的。通过节水灌溉与淹水灌溉的实验对比,得出节水灌溉不但可以减少灌溉水量285.4mm,还可以增产30.1kg/亩,节水增产效果明显。这为以后辽宁地区发展水稻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半干旱区大豆腾发量的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气候的变化,干旱已经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子。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主要作物之一,为了推动农业生产,同时能为发展节水灌溉提供基本数据,文章利用称重式蒸渗仪对大豆的叶面蒸腾量、蒸发蒸腾量及土壤表面蒸发量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4.
水稻的需水量是由叶面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两部份组成,也就是水稻的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而生理、生态需水都有其本身的变化规律,而且两者是相互消长的,当叶面蒸腾量逐浙增大时,棵间蒸发量就相应的减少。它的变化是叶面蒸腾量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是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而棵间蒸发量则相反,它是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这种需水规律是进行科学灌溉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寒地黑土区调亏灌溉对水稻蒸散量的影响及节水效果,采用蒸渗器试验法和田间水量平衡分析,开展水稻本田期不同灌溉模式需水规律与降水利用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域相对于调亏灌溉管理的水稻蒸散需水要求,多年平均降水量仅在返青、分蘖期有所亏缺,灌溉水主要满足泡田期用水和深层渗漏导致的水量消耗。为此,调亏灌溉的净用水量可降低到390 mm,节水效果比浅晒浅灌节约灌水量51.9%,地下渗漏量是浅晒浅灌的37.43%,降水有效利用率较充分灌溉模式提高4.2%以上。  相似文献   

6.
农田灌溉是用水大户,当前农田灌溉用水量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研究农田灌溉的节水问题,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重要意义。世界银行提出"真实"节水和ET管理,是改进农田灌溉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先进方法。本文基于节水灌溉项目管理的角度,将世界银行贷款节水灌溉项目区辽中县子项目区五年实施结果整理、分析。从地下水灌溉抽取量、地下水位变化、灌溉效率、灌溉定额、农业节水措施、项目区ET平均、项目区ET综合与降雨量、水分生产率等方面评价"真实"节水量。  相似文献   

7.
稻田土壤水分与浅层地下水埋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成荣  沈波 《江苏水利》2000,(12):31-32
1 前言 在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时,其灌水下限是以根层土壤水分为指标的,因而,及时、准确地获取稻田土壤水分,就成为提高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水平的关键。 稻田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雨和灌溉,消耗于水稻蒸腾、棵间蒸发和土壤渗漏。在稻田处于无水层状态,当根层土壤水大于田间无水层状态,当根层土壤水大于田间持水量时,土壤水既向上蒸腾蒸发,又向下补给地下潜水;当根层土壤水小于田间持水量时,地下潜水则  相似文献   

8.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稻蒸发蒸腾量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估算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蒸发蒸腾量,这是目前节水灌溉工作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根据连续4 a的灌溉试验田间实测,获得水稻从充分灌溉到多种亏水水平的蒸发蒸腾量和田间土壤水分变化过程等资料,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了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稻蒸发蒸腾量估算模型。作为经验模型,与估算相对产量等模型结合运用,可获得广东省范围水稻非充分灌溉、无灌溉条件下的水分生产率、灌溉水利用效率等节水灌溉各项设计指标和评价指标。该文以梅县为例,对该模型的应用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水稻采取传统灌溉方法是大水漫灌,水层管理,用水量大,亩用水量为300~500m3;黑龙江省水稻发展很快,已达5000多万亩,水稻灌溉用水200多亿m3,占黑龙江农业用水90%以上。而滴灌是世界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水稻若实现水稻滴灌栽培,可节水50%以上,亩用水量仅需  相似文献   

10.
方山县属严重缺水地区,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量的90%以上。针对农民群众节水意识淡薄、节水工程投资少节水灌溉发展缓慢、工程管理机制不健全、土地制度对农业节水灌溉的制约以及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化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不同灌溉条件下的水稻需水规律及水分生产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田需水量包括植株蒸腾、棵间蒸发、田间渗漏3部分。研究表明,水稻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所形成的蒸腾量中包含了一部分无效蒸腾,无效蒸腾量的减少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反而会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和优质效应。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产生了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3种常见的灌溉方式探讨了不同灌溉方式下水稻的需水规律、灌概定额和生产率的差异,为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覆膜旱作稻田水均衡及蒸腾耗水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建初  金欣欣  李森  马雯雯  左强 《水利学报》2016,47(10):1260-1268
水稻覆膜旱作(GCRPS)因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效应而备受关注,但有关覆膜旱作稻田的水均衡关系及蒸腾耗水规律仍然还难以被准确刻画。为此,在湖北省十堰市开展了为期2年的田间试验,并在水稻6个主要生育阶段内对3个灌溉水平(TPRPS,传统淹水种植;GCRPSsat,薄膜覆盖并保持根区土壤接近饱和;GCRPS80%,薄膜覆盖并保持根区平均土壤含水量介于田持的80%~100%)、3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150 kg N/hm2尿素;N2,75 kg N/hm2尿素+75 kg N/hm2鸡粪)共9个处理进行了水量平衡和蒸腾耗水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减产甚至增产的情况下,覆膜旱作不仅可以抑制深层渗漏与蒸发等非生理耗水,同时还能减少蒸腾耗水,节水效应非常显著,尤其是GCRPS80%;(2)水稻全生育期内的蒸腾耗水变化规律不受水分与氮素处理的影响,总体均表现为生育前期较低,盛期较高,至扬花期达到峰值,之后逐渐衰减;(3)最大分蘖期之前,覆膜增温效应显著促进蒸腾耗水,之后水分胁迫导致情形逆转;(4)扬花期之前,与不施氮相比,施氮可显著促进蒸腾耗水,但两个施氮处理之间的蒸腾耗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3.
喷灌田间小气候对作物蒸腾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迪  李久生  饶敏杰 《水利学报》2007,38(4):427-433
为准确评价喷灌水利用率,以地面灌为对照,利用热平衡茎流计对喷灌冬小麦和夏玉米的蒸腾速率进行了连续2年监测,结果表明,喷灌对田间小气候的改善使得作物的蒸腾受到明显抑制,就一次灌水而言,从喷灌启始至蒸腾抑制作用消失,喷灌处理冬小麦蒸腾量仅占地面灌处理的7%~14%,由冠层截留水量蒸发导致的蒸腾抑制量为1.7~4.1mm;夏玉米喷灌处理蒸腾量占地面灌处理的23%~42%,蒸腾抑制量为 0.5~2.8mm。将截留水量与蒸腾抑制量进行比较可知,喷灌夏玉米冠层截留作用可能产生一定量的水分损失,而冬小麦冠层截留水量则在小麦耗水过程中是完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尉宝龙  牛豪震 《人民黄河》1997,19(1):31-33,43
随着汾河水库调蓄能力的下降,加之工业挤占农业用水,汾河灌区灌溉水源日趋紧张。但汾河一坝灌区内的稻田仍采用传统的种植、灌溉模式、灌溉用水量最高达3万m^3/hm^2,浪费水现象很严重。而且还存在着水稻与小麦灌溉用水的矛盾。为此,我们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的栽培、灌溉技术旱育秧、旱整地、浅湿间歇灌溉比传统的水育秧、水整地、深水灌溉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旱育秧比水育秧多栽6.7  相似文献   

15.
小麦、玉米控制灌溉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 6~ 1998年 ,在山东省的 3个灌溉试验站 ,对冬小麦、秋玉米进行了控制灌溉试验 ,对农作物的多个生育阶段 ,按高产的要求 ,分别给予适时、适量的灌溉水 ,来控制作物不同生长期的根层土壤含水量 ,从而控制作物不同生长期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培植农作物的“丰产群体结构”和与之相适应的“高产理想株型” ,适当降低无效的蒸腾量 ,使农作物能在高产的基础上再增产 .该项控制灌溉技术获得了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 ,灌溉水的生产效率超过了 10kg/m3,产量超过了 8t/hm2 .  相似文献   

16.
渗灌条件下水稻的节水灌溉制度和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江苏省淮北平原地区稻麦轮作生产实际,在田间埋设塑料波纹暗管,通过调节外沟水位对水稻实施渗灌,就渗灌条件下水稻的节水灌溉制度和氮肥运筹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渗灌条件下以稻田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该技术和常规浅水勤灌相比,水稻节水达16.5%,增产14.3%。试验结果还表明,水稻采用节水灌溉制度后,氮肥用量和基蘖肥与穗粒肥的比例显著影响水稻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矿质营养、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渗灌条件下水稻高产优质、浅层地下水不受NO3-N污染的施N量为270~315kgN/hm2,基蘖肥/穗粒肥为5∶5。  相似文献   

17.
A soil water and solute transport model, calibrated for a dominant soil series in the Punjab of Pakistan, was used to evaluate consequences of deficit irrigation in semi-arid areas with a shallow water table. 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irrigation amounts and subsurface drainage conditions on root zone salinity, depth to water table and transpiration. Additional simulations were made to evaluate a range of irrigation practices adopted by farmer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provision of 80% of the cumulative evapotranspiration requirements as irrigation will result in acceptable limits of root zone salinity and depth to water table, without significantly affecting transpiration of wheat and cotton crops.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subsurface drainage will not be necessary. Results also show that current irrigation practices in the Punjab are resulting in yield reductions in general, due to either water shortage or waterlogging.  相似文献   

18.
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水稻间歇灌溉和浅水灌溉两种灌溉模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耗水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溉模式下水稻的耗水过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出先逐步上升,到达顶峰,然后下降的趋势.两种灌溉模式的总耗水量比较,显示间歇灌溉模式较浅水灌溉模式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其组成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稻田综合节水技术是近年来辽宁省在节水灌溉方面形成的一种新的灌溉模式.本文阐述了灌溉节水技术在综合使用中应采取的措施及方法,同时提出了节水灌溉的新思路、新观点.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和灌溉方式对稻田需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改变了水稻的耗水过程和灌溉需水。基于高邮灌区历史气象资料(1955—2013年),利用稻田水量平衡和MK检验方法,分析了不同灌溉模式下稻田耗水与灌溉需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邮灌区水稻全生育期积温随时间序列显著增加,而降雨量略有减少,但趋势不明显;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需水量ETc和渗漏量均随时间序列缓慢增加;节水灌溉模式能有效降低稻田耗水量;节水灌溉稻田灌溉需水量随时间序列缓慢降低,而常规灌溉稻田呈增加趋势,但趋势均不明显;节水灌溉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稻田灌溉需水量,提高降雨利用率。因此,节水灌溉能够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给水稻种植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变化环境下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