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早谷田危岩体位于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库区金台子峡谷河段出口左岸,上距库尾攀枝花市167.8km、下距坝址46.1km,因规模巨大(1.29×10~8 m~3)、成因机制复杂、大规模失稳影响严重而倍受关注。对此,简述了危岩体区基本地质条件,归纳了危岩体区岸坡结构特征与危岩体发育特征,深入分析危岩体成因机制,得出了特定岸坡结构、构造切割与临空条件是危岩体形成的重要基础,历史地震活动诱发、下游侧缘滑坡拉拽或牵动促使了危岩体现状的形成,水库蓄水运行将极大地改变危岩体现状环境、库水的浮托与软化作用将恶化危岩体稳定条件并促进其变形发展机理,为危岩体失稳模式分析、稳定性评价、对策研究等提供了依据,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库水位下降速率对链子崖T8~T12缝段危岩体产生的影响,并综合地震等因素评价缝段危岩体治理后的稳定性,采用改进的Sarma法分析了三种工况下库水位下降对治理后链子崖T8~T12缝段危岩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种工况下治理后的链子崖T8~T12缝段危岩体处于稳定状态,该方法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楞古水电站坝址左岸为斜顺向坡,地形呈叠瓦状,坝址左岸发育有规模大于1 000×104 m3的#3山梁,该山梁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坝区左岸建筑布置,因此有必要分析#3山梁的稳定性。根据坝址左岸地表调查资料和上、下共5层勘探平硐的精测资料,坝址左岸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有块体滑移破坏、块体坠落式破坏和块体滑移-剪切破坏等,#3山梁的主要变形破坏模式为滑移-剪切破坏。采用定性判断、二维极限平衡法和三维数值模拟等方法综合评价了#3山梁的稳定性为整体稳定,局部为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研究成果为坝址区左岸枢纽建筑布置和边坡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贵州是全国地灾最严重区域和重点防治区,全省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万余处,崩塌(危岩体)和滑坡是贵州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基于贵阳市富源北路崩塌地质灾害勘查资料,对坠落式、倾倒式崩塌的稳定性评价,采用赤平投影进行定性分析、计算模型进行定量计算,为危岩体稳定性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河谷区边坡裂隙岩体的渗透性分布规律,对于边坡渗流分析的参数选取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分析单一裂隙的渗流规律及河谷地区边坡应力分布特征,研究了在复杂应力条件下及存在边坡卸荷作用时河谷边坡裂隙岩体渗透性随岩体埋深的分布规律,并结合白鹤滩水电站坝址区玄武岩岸坡岩体钻孔压水试验资料,采用表征裂隙岩体渗透性的单位吸水量ω为参数,通过统计分析验证了理论推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无人机倾斜摄影用于高位危岩体三维实景建模,在倒悬崖区域,模型易出现拉花、纹理模糊的缺陷,难以获得全方位的精细化岩体模型,从而无法进行多角度解译并准确判读出岩体分布、规模、产状等信息。为对高位危岩体进行真实、立体、精细化反映和表达,本文以某水利工程高位危岩体调查为例,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融合贴近摄影的建模方法,对该岩体开展了三维实景建模的工作,并与倾斜摄影建模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无人机倾斜摄影建模,融合了贴近摄影的模型纹理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且未出现拉花、模糊等缺陷,更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出了高位危岩体的实际情况,能够满足调查需求。  相似文献   

7.
在建的金沙水电站所在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经现场调查发现电站坝址区及近坝库段上游右岸的花石崖危岩体区存在有多条裂隙,裂隙发育严重危及工程安全。为此,根据危岩体边坡的地质构造和后期的地质作用,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方法建立数值模型,分期次对花石崖段河谷下切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河谷演化过程中河谷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及卸荷特性。结果表明,下切卸荷过程中拉应力的增大形成了初始裂隙,切应力的存在导致裂隙产生错动并进一步延伸,应力集中导致河谷下切过程中应力场的不断调整,下切过程有继续开展的趋势,计算结果与裂隙位置基本吻合,表明分析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为判断滑塌式危岩体主控结构面断裂扩展方向和稳定性,在分析压剪复合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基础上,运用断裂力学,建立压剪裂纹的最大剪应力断裂判据,将岩石断裂问题与岩石Mohr-Coulumb破坏准则相联系,在裂纹端部压应力区建立基于Mohr-Coulumb准则的断裂判据。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断裂判据与已有的最大拉应力断裂判据结合使用,讨论其最不利稳定性,分析结果与极限平衡理论方法相吻合,并给出了裂纹端部破裂面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坝基开挖前后的二次压水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分析研究二次压水试验成果差异特点,结合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工程地质分析紧密结合的方法,对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基开挖后状态进行研究,分析推演出坝基开挖、坝基岩体发生弹性变化、坝基岩体渗透性发生变化是坝基开挖前后的二次压水试验成果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坝基防渗工程提供了精准的渗透剖面图。  相似文献   

10.
牙根水电站坝区松动岩体成因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牙根水电站松动岩体按节理分布发育规律分为三个区,基于各区结构面组合关系,分析了松动岩体各区结构面的成因机制及模式,构建了其变形演化的地质模型,并判断了各区的变形破坏模式,有助于认识其空间发育规律、工程地质特征及发展趋势,对评价工程稳定性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凯  荣冠  邓云瑞 《水电能源科学》2011,29(12):88-91,166
以西南某水电站为例,依据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构建了边坡三维模型,模拟了地形地貌、岩层分级和主要地质结构面,借鉴锦屏一级等类似工程资料确定雾化雨强度和影响范围,以年均河床水位与地下水位为控制边界条件进行三维饱和非饱和降雨入渗计算.分析渗流结果表明,坡面平缓和坡脚处的压力水头明显上升,距离坝址越远雾化降雨对边坡影响越小.该方法结果合理,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2.
喜河水电站坝址区右岸地形较缓,风化程度较大,风化裂隙对边坡稳定以及坝肩断层对坝基都有影响。文中介绍了喜河水电站基本地质条件、右岸开挖边坡稳定分析和右岸开挖边坡设计和支护设计。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孟底沟水电站坝区花岗岩开展了不同加卸载应力条件下的三轴蠕变试验,系统分析了不同加卸载过程中坝区花岗岩的变形特征、蠕变速率和破坏强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蠕变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孟底沟花岗岩存在蠕变应力门槛值,蠕变后期存在完整的减速、等速和加速蠕变阶段,岩石产生大量塑性变形,体积由压缩转为扩容;轴压恒定相比偏应力恒定卸围压蠕变更具时效特征,卸围压条件下出现劈裂和剪切共存的破坏模式;岩石破坏强度低于常规峰值强度,卸围压相比加轴压方式岩石强度下降幅度更大,粘聚力的降低是造成强度折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岩体动力本构是研究地下洞室围岩抗震稳定的基础,但目前尚无普遍认可和较成熟的适用于地下洞室围岩地震分析的本构模型。结合已有试验研究成果,基于考虑地震动荷载作用下的岩体强化特性和地震波循环加载情况下的岩体疲劳损伤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地下洞室群抗震分析的岩体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并嵌入到自主开发的显式有限元计算程序,应用于我国西南某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抗震稳定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设计地震情况下该洞室群围岩基本稳定,但洞室开挖中损伤较严重的区域在地震过程中其损伤程度可能会成倍增加,是抗震支护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5.
由于影响近坝库岸稳定性的因素很多,部分影响因素难以量化,且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往往为非线性,很难用数学、力学方法进行准确地描述和求解。以某水电站近坝库岸为例,将层次分析法和二级模糊评判相结合用于评价库岸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水库近坝1.79km不稳定岸坡主要集中于左岸,且上下游段岸坡较不稳定,中部段岸坡较稳定,稳定性好、较好、较差区域分别占总区域的50%、30.76%、19.24%,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接近。  相似文献   

16.
以缅甸高地震区某电站为例,针对坝基岩体存在不整合面(带)、缓倾角及中倾角、陡倾角裂隙 问题,采用被动抗力法分析计算了该地区重力坝方案深层抗滑稳定性,并分析了各种荷载工况下的安全 裕度,提出了裕度不足的基础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喜河水电站坝址区基本地质条件,通过勘测、分析,提出了坝址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有效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振冲碎石桩法是水利工程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其加固形成的复合地基涉及到桩体及其桩间土等多种材料及扰动挤密作用影响等,渗流特性复杂。对此,结合某水电站工程实际,依据振冲碎石桩布置及复合地基桩体和桩间土的特性和面积比例,考虑扰动挤密作用对渗透特性的影响,提出了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计算方法,从渗透流量和位势分布等渗流要素,并采用三维有限元法,计算比较了真实模型(实际参数)、复合地基模型(等效渗透系数)两种模型坝体和坝基的渗流场。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地基等效渗透系数计算的坝体和坝基渗流场基本符合精细模拟振冲碎石桩时计算的渗流场,可见该方法合理、有效,可用于类似工程渗流场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