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蓄电池容量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特点及与常规变电站的不同,认为不能按常规站的经验来选择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蓄电池容量,而应该在对站内各种直流负荷进行详尽分析、统计的基础上,重新计算蓄电池组的个数和容量。该文介绍了其计算过程,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蓄电池容量的选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110 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特点及与常规变电站的不同,认为不能按常规站的经验来选择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蓄电池容量,而应该在对站内各种直流负荷进行详尽分析、统计的基础上,重新计算蓄电池组的个数和容量.该文介绍了其计算过程,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蓄电池容量的选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洪  林雄武  李丽  金林  刘平 《电池工业》2011,16(5):274-277
以某110 kV变电站作为范例,结合变电站的规程和磷酸铁锂(LiFePO4)锂离子蓄电池的特性,详细介绍在站用电源领域LiFePO4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计算.  相似文献   

4.
高海拔地区环境温度、空气密度及气压低,在选择变电站站用蓄电池及UPS容量时应进行必要的修正,以满足变电站的用电需求。结合阿里与藏中联网工程的某500 k V变电站项目,对高海拔变电站蓄电池及UPS容量选择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蓄电池组在数据中心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的重要性,通过防酸排气式和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性能对比,介绍了蓄电池组的选型原则,阐明了数据中心UPS电源系统选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原因,举例说明理论公式估算法和恒功率放电法如何计算蓄电池组容量及其选择配置,探讨了环境温度和安全系数对蓄电池容量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数据中心UPS电源系统蓄电池组容量计算和选择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黄河三小间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遥测站供电系统的方案选择和太阳能电源、蓄电池容量的计算。该系统经过几年的使用 ,效果良好 ,证明其供电系统方案正确、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7.
王洪  林雄武  李丽  金林  刘平  刘轶 《电源学报》2011,9(5):79-82,86
磷酸铁理电池作为新型锂离子电池,以其能在苛刻的条件下可靠运行的能力,正受到各行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和储能领域,已经开始大力推广。但其作为后备电源,在变电站站用电源领域尚未见到应用。文中以某110kv变电站作为范例,结合变电站的规程和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性,详细介绍了在站用电源领域磷酸铁锂电池的容量计算。  相似文献   

8.
变电站的直流电源是供跳、合闸操作、继电保护、灯光信号、照明、通讯等设备用的.要求有良好的电压质量、足够的输出容量、运行稳定可靠.目前,35kV以上变电站常用的直流电源型式有:硅整流合闸、电容储能或小容量蓄电池跳闸、镉镍蓄电池,固定式大容量铅酸蓄电池,复式整流.邯郸供电局所辖35kV以上工业用变电站34座。其中直流电源采用硅整流器合闸、小容量铅酸蓄电池跳闸的有9个站;采用镉镍电池的有4个站;采用大容量铅酸蓄电池有13个站:采用复式整流有8个站.现根据多年运行维护实践,将这几种型式直流电源的接线方式、性能、优缺点和维护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厂/站直流电源系统中阶梯负荷曲线及传统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利用蓄电池容量换算系数表,得到任取的4种蓄电池的放电时间和所需蓄电池容量的系数关系曲线,分析了上述曲线的特点。基于放电初始阶段和后续阶段所需蓄电池容量的差异,提出将蓄电池容量分为基础容量和消耗容量,并研究了基础容量和消耗容量在蓄电池放电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针对典型事故放电曲线,提出了计算发电厂和变电站蓄电池容量的新算法,详细论述了新算法的计算过程及相比于传统算法的优势,最后研究了随机冲击负荷在新算法中的处理方式。采用传统电流换算法和新算法分别对5个典型放电曲线所需的蓄电池容量进行了计算,论证了新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郑华珍 《电气时代》2015,(4):82-83,87
<正>根据实际设备的功耗值,统计某新建500 k V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直流负荷,并根据电流换算法和容量换算法计算出蓄电池容量。分析两种方法存在的差异,并提出改进后的考虑1 min初始冲击负荷及三个放电阶段后容量换算法的公式,给500 k V及以下变电站蓄电池容量计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它还为操作提供可靠的操作电源。直流系统  相似文献   

11.
滕明星  胡敏  苏盛 《电测与仪表》2019,56(11):26-31
变电站站用电源系统负责站内电力设备的供电,其中交流不间断电源UPS(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保证通信、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直流操作电源保证断路器、自动装置的正确动作。分析了站用电源系统的运行与检修现状,提出基于蓄电池内阻监测的状态检修方式。建立不同检修方式下站用电源系统的四状态Markov可靠性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状态检修能及早检测和修复故障,使系统可靠度维持较高水平。结合投用成本和失电损失,建立站用电源系统可靠性与经济性的综合费用模型,结果表明,相对站用电源系统的现行改进方案,基于蓄电池内阻监测的状态检修方案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在电力生产中,变电站的直流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可靠地向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重要直流负荷提供电源。蓄电池是直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件,在一般220kV变电站,蓄电池的容量选择是按一定的标准进行的。蓄电池的组数为一到两组,接线方式是一组蓄电池接一段母线或是两段母线共用一组蓄电池,运行原则是母线不得长时间脱离蓄电池单独运行。  相似文献   

13.
变电站智能型直流电源系统配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来变电站直流系统在技术上的一些改进和对智能型直流系统的配置要求。重点介绍高频开关电源模块数量选择和蓄电池容量选择,并对最近设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不间断电源系统(UPS)逆变电源与通信、保护电源合一的问题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根据某110 kV GIS变电站实际直流负荷情况,在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设备的基础上,对蓄电池的标称容量、数量、均衡充电电压、放电终止电压、高频开关充电装置模块参数选择进行详细计算,最终确定该变电站蓄电池配置设计方案,即容量200 Ah、数量106个,单体蓄电池均衡充电电压2.33 V、放电终止电压1.87 V,采用1组高频开关充电装置,并选取5个10 A的模块进行蓄电池充电。该设计方案可确保变电站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1 蓄电池组容量选择《火力发电厂、变电站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发电厂蓄电池组容量选择的计算条件应满足全厂事故停电时的放电港量,并应考虑事故放电初期直流电动机起动电流和蓄电池组事故持续放电一小时末期恢复厂用电的最大冲击电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市区负荷中心的地下110kV智能变电站为例,计算选择其站用变的容量,并将此容量值与110kV常规变电站、110kV地上智能变电站作对比,分析其容量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从而得出110kV地下智能变电站站用变的容量配置,可为今后相似工程的站用变容量参数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中型变电站广泛采用直流蓄电池组作为继电保护、自动控制装置、事故照明的电源。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由浮充机给蓄电池充一个小电流,补充蓄电池组的内部自放电,以保持蓄电池组“满充电”状态,另外再由浮充电机供全站的直流负荷电流。当变电站因计划检修或事故停电,造成站用交流电消失浮充电机失去工作电  相似文献   

18.
严俊 《电气技术》2016,(1):131-133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本文阐述了变电所直流操作电源直流负荷的统计、蓄电池个数及容量的选择,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了直流屏标称容量,并根据事故放电初期(1min)及事故放电末期,承受冲击放电电流时蓄电池组出口端电压对所选蓄电池容量进行校验。  相似文献   

19.
王玲  梅成林  盛超  马明 《电源技术》2016,(3):588-590
变电站失电时,蓄电池是控制、保护、测量等重要设备的备用电源,其可靠程度直接影响了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蓄电池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站用蓄电池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可以减少变电站的事故概率。从阀控铅酸蓄电池的现状出发,对蓄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阀控铅酸蓄电池的运行维护特点,提出了蓄电池规程规范修编及质量检验规范编制建议,最后从蓄电池测试、运行管理、定值管理、退出策略、新旧电池混用等方面提出了阀控铅酸蓄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胡怡 《电工技术》2020,(23):133-135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是目前国内变电站站用直流系统最常见的蓄电池之一,具有运行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但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存在无法通过容量分析的方式判断电池容量,仅能通过核容放电形式确定蓄电池组容量的问题。目前的蓄电池组运维周期通常在一至两年,周期较长,很难及时发现蓄电池的异常状态。为此从蓄电池的放电曲线着手,分析了蓄电池放电曲线的主要特点,总结了异常电池放电曲线的关键点,阐述了运维铅酸蓄电池的注意事项,以加强对变电站蓄电池组的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