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天津地铁三号线水上北路站~吴家窑站盾构区间左线线路为研究背景,以盾构施工控制技术为研究方向,通过试验段掘进、现场数据监测分析、计算模拟分析、盾构施工参数选取、实际监测数据分析等,研究了在复杂线路条件下(变坡度,小曲线半径等),盾构机掘进的参数优化。以试验段的跟踪监测调整数据为分析依据,着力主要控制参数,对掘进参数的选取采用理论计算结合实际监测的方法,论证参数的可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掘进参数,能有效控制盾构机在复杂线路条件下下穿建筑物时的沉降。  相似文献   

2.
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怡黄盾构区间下穿黄贝岭小区房屋建筑的施工经验,重点介绍了盾构在不良地层中下穿既有建筑物时采用地下掘进参数控制、地面加固注浆、洞内加固措施及监控量测信息化施工等的综合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施工下穿建筑物过程中,采用定向钻孔与水平注浆相结合的地面长距离水平注浆技术,在建筑物下沿盾构轴线方向,对建筑物和盾构之间的软弱地层进行注浆加固,可防止和减少建筑物沉降,保证建筑物不遭受破坏。以广州市轨道交通14号线盾构下穿房屋建筑群注浆加固工程为对象,介绍了长距离水平注浆技术设计、施工及加固效果。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对地层加固及地面变形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杭州地铁1号线艮山门车站规模较大且具有下穿道路、防汛河流、盾构始发井、周边高层建筑物和多层建筑物等特点,通过对其深基坑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对报警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总结出可供杭州市区其他类似的地铁车站施工借鉴和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利用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青岛新建地铁8号线工程下穿既有地铁3号线的施工风险,给出了超前小导管加固的施工方案,并定量分析了施工对既有线路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深圳地铁10号线福田口岸站—福民站区间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某小区A栋、B栋框剪结构高层建筑工程为依托,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采用袖阀管注浆预加固建筑物地基措施对隧道下穿施工所引起的建筑物沉降的控制效果,得到了以下结论:(1)对地基注浆预加固可以明显限制隧道下穿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沉降发展;(2)建筑物沉降发展规律与隧道下穿相对位置以及隧道开挖先后顺序密切相关,实际施工监测频率应有所侧重;(3)在设计袖阀管注浆预加固方案下进行隧道下穿施工,A栋、B栋建筑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沉降与倾斜均满足规范要求并具有一定安全储备,可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地铁M8线管道密集的浅覆土河床底层条件下的盾构选型为例,从盾构刀盘刀具对地层的适应性、盾构掘进模式及其工作参数选择出发,分析复合地层条件下采用盾构法施工时,盾构机选型的风险.结果表明,盾构机选型是复杂地层条件下地铁隧道施工的一项重要风险因素,并给出盾构在复合地层中掘进时的选型建议,可为类似工程条件下盾构机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盾构法是经过盾构掘进、渣土运输、管片拼装、注浆充填等一系列施工作业,依据测量导向系统控制轴线偏差,根据变形监测数据分析的结果不断优化掘进参数来控制变形,满足业主的工期、进度、质量要求,因此测量工作是盾构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北京市远大220 k V输电工程电缆隧道第二标段即采用盾构法施工,该电缆隧道全长1340.35 m,下穿多处重要建(构)筑物,同时贯通精度要求较高,施工中必须做好施工测量和变形监测工作,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满足设计隧道轴线偏差和贯通精度要求。文中从施工测量准备、控制测量、竖井联系测量到始发设施测量、盾构机姿态的测量、成型隧道的测量、贯通测量等一系列测量工作出发,介绍了施工测量技术在盾构法电缆隧道中的主要应用,研究并提出了盾构测量关键环节盾构机姿态的人工测量方法,应用基础测量原理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结合,大大方便了盾构施工测量工作,确保了电缆隧道的安全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9.
该文针对杭州市地铁1号线盾构隧道近接立交桥桩基础工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盾构近接桩基础的加固方案进行加固效果分析,重点研究在盾构施工完成后桥整体沉降、土体沉降及桩基础的变形。分析结果表明:深孔注浆加固后桩基础、桥梁结构与土层的变形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且深孔注浆加固方案对于桩基础水平位移与土层沉降的控制有显著效果。该方法可为今后类似的近接桥桩基础盾构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成都地铁3号线6标出入段线盾构区间上穿熊猫大道站-天回镇南站区间右线隧道的工程背景,通过采用碗扣式脚手架对正线隧道进行加固,并对出入段线盾构掘进方案进行了合理设计。过正线掘进过程中对盾构机的掘进参数进行了监控,同时对成型隧道拱顶进行了沉降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盾构机在过正线掘进过程中始终保持匀速推进,且各项掘进参数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入线段拱顶沉降监测点RDX-232和RDX-252的累计沉降值为4.5 mm和3.3 mm,出线段拱顶沉降监测点CDX-604和CDX-624的累计沉降值为8.7 mm和3.3 mm,均处于可控状态。  相似文献   

11.
以地铁盾构穿越既有火车站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盾构下穿火车站、小半径曲线盾构施工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采用振冲注浆技术对上海地铁2号线某旁通道底部软土地层进行了加固处理,为旁通道的开挖构筑创造了良好条件。着重介绍了振冲注浆工艺、材料、技术参数和盾构变形监测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盾构法施工的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是不同形式空间交叉中一类非常典型的工程。以某轨道交通盾构隧道下穿绕城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仿真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采用管片同步注浆及洞内二次深孔加固注浆可以有效控制盾构隧道施工引起既有高速公路的沉降,从而保证公路运营不受影响。同时提出安全应对技术措施,确保了地铁工程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以苏州地铁6号线双线盾构隧道下穿外城河为背景,结合盾构下穿河流施工工艺,借助Midas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据对地表位移及管片变形规律进行研究。重点讨论了盾构施工中注浆压力和注浆材料对地表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双线隧道开挖的过程中,地表隆起有叠加效应,最大隆起值达到了2.86 mm,约为单线隧道开挖的最大变形量的1.5倍,最大地表隆起出现在两条隧道轴线连线中点偏向后行隧道一侧。地表的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双线隧道左上及右上两侧。左、右线管片整体上浮,最大竖向位移出现在两隧道中间内侧偏下的位置,右线管片左下侧变形明显大于左线右下侧变形,但变形趋势大致相同,呈对称分布。讨论了不同注浆参数对地表位移的影响,为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河流施工引起的地表位移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下穿通道施工全过程对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以郑州市金水路(西三环至东四环)项目东明路行人非机动车下穿通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顶管及基坑施工过程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总结了新建下穿通道施工全过程对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变化特征,并将模拟值与工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下穿通道工程施工全过程中诱发地铁1号线隧道的最大水平位移为0.52 mm,最大竖向位移为2.12 mm,既有地铁隧道的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最大值均满足控制标准。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昆明地铁3号线金太区间为浅埋大跨度平顶直墙结构,且下穿人民东路延长线,地表沉降控制要求高,施工安全风险大,经论证,采用180mm大管棚进行支护加固。目前,国内关于180mm大管棚支护加固研究及可借鉴的经验较少,为了确保安全及进一步分析管棚支护加固效果,现场分别对管棚应力及地表变形进行了监测。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对180mm大管棚支护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溁湖区间下穿既有2号线隧道中MJS加固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手段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MJS加固的效果,结果证明MJS加固对控制地面沉降和变形效果明显,但存在随着弹性模量增大沉降减少效果逐渐降低.同时对比研究了土舱压力对下穿隧道的影响,发现土舱压力对地表变形有影响,但有MJS桩时,其影响程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深圳地铁下穿107国道施工可能遇到的问题,介绍了盾构机安全顺利通过的合理掘进参数,总结出盾构法隧道下穿道路施工的关键技术措施,这些成功经验都可为日后深圳乃至其他城市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处理淤泥质地基的上海地铁盾构隧道 ,经过四年的运行 ,淤泥地基出现变形 ,使盾构隧道产生不均匀沉降 ,导致地铁道床与管片剥离开裂 ,部分位置出现渗漏水和冒泥 ,为确保地铁正常运行 ,该文介绍采用复注浆法处理盾构隧道管片与道床的稳定与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结合南京某地铁保护区双液注浆加固工程自动监测实例,针对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在注浆加固过程中的需求,介绍了自动化收敛远程监测系统在地铁注浆加固过程中的应用.该系统可以实时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分析,并结合人工收敛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稳定实用,所获数据具有较高精度,可胜任地铁保护区双液注浆加固工程的自动监测工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