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锈钢电化学着色膜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电化学方法成功地对不锈钢进行着色,利用电子探针分析仪(EPMA)对着色膜进行分析,同时对着色膜的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电化学方法得到的着色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相似文献
3.
4.
以316L不锈钢为基体,分别采用脉冲电镀和直流电镀法制备了钯膜层。对比研究了脉冲电镀钯和直流电镀钯的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孔隙率、耐蚀性等性能。与直流电镀钯膜层相比,脉冲电镀钯膜层更为均匀、致密,晶粒尺寸更小,孔隙率更低,显微硬度更高,附着力更强。另外,脉冲电镀钯膜层在80°C的20%H2SO4和20%H2SO4+0.001 mol/L Cl-中的耐腐蚀性均优于直流电镀钯膜层。 相似文献
5.
6.
7.
8.
为提高磷化膜的装饰效果以满足特殊场合的需要,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一种能在常温下获得金黄色磷化膜的磷化液配方,用正交试验极差分析法、目测法和硫酸铜溶液点滴试验分别研究了溶液主要成分、pH、温度及磷化时间等因素对磷化膜外观和耐蚀性的影响。其磷化液组成为:3.0 g/LHO-R-COOH、3.5 g/L促进剂、3.0 g/LNa3PO4.12H2O、4.8 g/LZn2+、1.2 g/LMn(H2PO4)2.2H2O、13.6 mL/L H3PO4。最佳磷化工艺参数:θ=25~31℃,pH=2.34~2.84,t=15~20min。 相似文献
9.
选取钢结构连接使用的异形螺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锰系磷化,研究了磷化液中硝酸锰质量浓度、磷酸二氢锰质量浓度以及温度、磷化时间对锰系磷化膜的宏观形貌及耐硫酸铜点滴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硝酸锰质量浓度和磷酸二氢锰质量浓度增加、温度升高及磷化时间延长,锰系磷化膜表面由较粗糙疏松趋于平整致密,然后再变为较粗糙疏松,色泽随之变化,耐硫酸铜点滴时间呈现先延长后缩短的趋势。最佳的硝酸锰浓度为20 g/L、磷酸二氢锰浓度为45 g/L、温度为90℃、磷化时间为20 min,由此获得的锰系磷化膜呈纯黑色,表面平整致密,晶粒之间衔接紧密,主要含有Mn、P和O三种元素,其耐硫酸铜点滴时间达448 s。在相同的中性盐雾实验条件下,未磷化螺栓发生了严重的全面腐蚀,而锰系磷化后螺栓的腐蚀程度较轻,耐蚀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设定磷化温度为30~70℃,制备了五种铁系磷化膜。通过电化学腐蚀试验和盐雾试验研究了磷化温度对磷化膜耐蚀性和腐蚀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化温度下制备的五种磷化膜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机制基本相同。随着磷化温度从30℃升高到70℃,磷化膜的自腐蚀电位总体上呈正移的趋势,自腐蚀电流密度呈降低的趋势,极化电阻总体上呈增大的趋势。当磷化温度为70℃时,磷化膜的自腐蚀电位最正,自腐蚀电流密度最低,并且腐蚀前后的形貌差别不大,表现出优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中温磷化液组分Zn2 、Mn2 、Ni2 、F–对镀锌板磷化膜重和耐碱性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磷化配方:2.5g/LZn2 ,2.0g/LMn2 ,0.8g/LNi2 ,1.5g/LF–,20g/L促进剂。据此配方得到的磷化膜外观呈浅灰色,表面均匀,膜厚30~33μm,膜重5~8g/cm2,硫酸铜点滴时间大于30s,3%(质量分数)NaCl浸泡100h无锈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带锈钢铁擦拭磷化工艺.该工艺方法简单方便,经济实用,无废气、废水、废渣,得到的磷化膜层耐蚀性及结合力优于传统的带锈涂刷防锈底漆,特别适用于现场组装的大型设备的表面磷化.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一种新的常温铁系磷化工艺:氧化锌0.5g/L,磷酸5mL/L,酒石酸0.5g/L,马日夫盐0.5g/L,氟钛酸5.0g/L,氟锆酸1.5g/L,铬明矾5.0g/L,硫脲2.0g/L,钼酸钠0.75g/L,成膜时间6.0min。该磷化液游离酸度为3,总酸度为17。经此磷化液磷化后的冷轧钢铁试片表面磷化膜的致密性和耐腐蚀性与普通铁系磷化相比均有提高,耐硫酸铜点滴时间达50s,后续漆膜的附着力为0级,冲击强度为50kg·cm。该磷化液不含亚硝酸钠,可常温处理,沉渣少,成本低,可与各种涂装工艺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17.
制备了一种中温厚膜锌系磷化液,讨论了磷化温度、磷化时间、添加剂对膜层耐蚀性、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所形成的膜层均匀致密,耐蚀性好.厚膜可当作润滑隔离层,避免工件拉伤、粘连,适用于大批量钢铁工件的磷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