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低位热能降低选矿能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我国中低品位胶磷矿选矿的5种工艺,其中单一正浮选与正-反浮选工艺过程中,矿浆均需加热升温至45℃。原利用蒸汽为热源,现节能技改,回收硫酸干吸工段低位热能预加热冷水至20(冬季)~30℃(夏季),供80万t/a选矿厂使用,从而节约蒸汽10 t/h,年节约蒸汽费用792万元。  相似文献   

2.
"磷酸预浓缩法"磷铵节能新工艺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提出免用生蒸汽的"磷酸预浓缩法"磷铵节能新工艺,以约130℃下氨与磷酸中和反应为内热源的磷酸三效逆流蒸发,末效蒸发温度约55%,总蒸发量751.8 kg/t(产品),中和料浆含水质量分数25%,满足湿法磷酸制磷铵的工艺要求.作为关键技术,尾气余热低温磷酸喷射降膜浓缩和大型装置开发成功并运用于磷酸二铵(DAP)联产磷酸一铵(MAP)工艺,使DAP反应造粒尾气排放湿含量下降50%,MAP节约蒸汽5万t/a.运用该技术改造24万t/a料浆浓缩法MAP装置,实现了蒸汽消耗降低30%、浓缩废气减排30%、产能提高50%,节能减排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青岛石化有限公司通过对全厂的低温热系统进行合理化布局,将顶循与20万吨/年气分装置进行热联合,充分降低1.0 MPa蒸汽的消耗;优化调整柴油换热流程,大大降低了贫吸收油进空冷的温度,节约空冷E208的电耗;优化调整一中油换热流程,E218由一中/热水换热改为一中/原料换热,大大提高了油浆的温度,从而提高V501和V502的发汽量。顶循替代20万吨/年气分利用低压蒸汽加热,节约蒸汽用量为3.5 t/h。改造E218换热器,使油浆蒸汽发生器V502多发蒸汽3.1 t/h。  相似文献   

4.
邢一德 《化肥工业》2008,35(2):54-57
介绍了低温节能型吹风气余热回收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产生的蒸汽达20t/h(5.3MPa,475℃),折吨氨节约标煤121.48kg,所产高品位蒸汽先用于发电再供造气使用,实现二级利用,回收的蒸汽每小时可发电约3000kW.h。针对该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余热锅炉管束积灰和环保达标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处理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陈观寿 《化肥设计》2009,47(2):46-48
介绍了造气吹风气回收系统工艺流程、工艺指标、主要设备;对影响蒸汽过热器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外供过热蒸汽、120~140m/s高蒸汽流速、12CrMor管材、蒸汽过热器换热管串联布置等生产保护技改措施,对比了蒸汽过热器改造前后生产运行效果。结果表明:4台犯400mm煤气炉产气量可增加氨产量7~8t/d,折成碳酸氢铵增产28~32t/d,且每年节约标煤600t,减少开支24万元。  相似文献   

6.
<正> 我厂是一个由年产3000吨发展到2万吨台成氨的化肥企业.为了实现造气蒸汽自给,1988年自行设计丁一套造气吹风气潜热回收装置。该装置小时产3kg/cm~2的饱和蒸汽4.1吨,经过热到350℃左右,供造气炉制气用。我厂原三台  相似文献   

7.
陈永康 《大氮肥》2006,29(5):292-293
液氨加热器改造前使用低压蒸汽作为加热热源,操作控制困难.改用循环回水作为加热热源后,不但节约低压蒸汽5.5 t/h,而且便于操作控制,同时降低了循环水的温度.此项改造应用于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化肥厂液氨罐区,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利用蒸汽喷射装置回收糟液余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蒸汽为动力,通过蒸汽喷射泵把从粗馏塔中排出的糟液中的余热闪蒸出来,作为粗馏塔的热源,该装置投用后,年节约30.9万元。  相似文献   

9.
对合成氨生产中的造气工段空气鼓风机、变脱工段贫液泵、氨回收工段离心式氨压缩机进行了功热电联产技术应用,通过汽轮机拖动电机和配套设备一起运行实现蒸汽梯级利用,将部分损失的蒸汽能量充分回收利用,节能效果显著,吨氨电耗大幅下降,有利于节约成本,提升了公司在合成氨企业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现生产重油制氨的1000m~3(V_n)(O_2)/h空分,建设天然气并联换热蒸汽转化串纯氧部分氧化制甲醇和氨两用合成气,成为4万吨/年甲醇联产2.5万吨/年氨的生产单元组合,既节能节气、降低投资和生产消耗及成本,又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发挥生产能力,同时还可增加产品和产量。  相似文献   

11.
节能降耗的氨吸收制冷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春玉 《大氮肥》2008,31(4):262-263
粗煤气净化采用氨吸收制冷工艺为低温甲醇洗提供冷量,两级精馏,三级吸收。粗煤气的余热代替蒸汽为精馏系统提供热源。粗煤气热量转移给氨蒸发过程所需的热量,既节省氨蒸发加热用蒸汽量,又节省冷却介质。降低了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2.
刘亮 《煤化工》2014,(3):8-10
针对传统焦化蒸氨废水工艺余热未全面回收利用的问题,设计开发了蒸氨废水余热回收利用新技术。通过蒸汽、热水两用型制冷、采暖双工况吸收式热泵机组,可夏季回收蒸氨废水余热制取热水,作为制冷机驱动热源制取工艺冷却水,满足煤气净化回收系统冷却需要,冬季回收蒸氨废水余热并辅以蒸汽为热源生产取暖水,实现了蒸氨废水余热的综合利用,降低了工序能耗,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粉状磷酸一铵装置产能的扩大,液氨气化系统出现热效率低、操作复杂等问题。对粉状磷酸一铵装置液氨气化系统从工艺、设备、理论消耗计算等方面就用蒸汽气化代替用热水气化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通过对液氨气化系统进行改进,用U型管换热器替代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提高了蒸汽利用率,减少了热量损失,气化液氨的蒸汽消耗下降了9.15%。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焦化废水的来源和危害.分析了直接蒸汽蒸氨工艺、导热油蒸氨工艺、管式炉蒸氨工艺的优缺点,比较了2种蒸氨工艺的运行费用.最后提出了选择蒸氨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蒸发压力对卡琳娜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基液氨浓度分别为65%、75%和85%的氨水工质为研究对象,建立一个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在其他变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蒸发压力,从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经济性3个角度,分析其对卡琳娜循环系统热力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液氨浓度和热源一定的条件下,蒸发压力越高,基液氨和富氨蒸气质量流量越小,蒸发器和冷凝器换热量越小,系统热效率和(火用)效率越高;存在一个最佳的蒸发压力使系统净输出功达到最大,且最佳的蒸发压力会随基液氨浓度升高而增大;蒸发器和冷凝器所占系统总(火用)损比例随蒸发压力增大而增大,而汽轮机和回热器则正好相反;从经济性角度分析还得出:当蒸发压力大于2.5MPa时,换热器的投资相对有利,对汽轮机尺寸参数的优化设计则要综合考虑其成本和发电量。  相似文献   

16.
导热油加热技术在蒸氨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导热油技术在蒸氨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表明,用导热油代替蒸汽作蒸氨热源后,不仅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能耗和减少外排废水量,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介绍预中和反应的尾气与管式反应及二次氨化反应尾气混合洗涤后的尾气余热利用的有关计算。若将此尾气的余热用于氨蒸发器替代蒸汽气化液氨供预中和用气氨,年可节约蒸汽成本138万元,增加换热器系统的投资160万元,14个月可收回投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目前复合肥生产装置中燃煤蒸汽锅炉烟气处理现状以及各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并提出了采用燃煤蒸汽锅炉联产热风和氨法脱硫新工艺的改造方案,即用锅炉的高位热能产蒸汽,低位热能产热风,实现热能的分级利用,再利用复合肥装置的洗涤系统对烟气进行氨法脱硫。改造后,锅炉烟气全部得到回收,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氨吸收制冷工艺的节能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哈尔滨气化厂氨吸收制冷工艺及其特点,介绍了该工艺通过两级精馏的节能的技术特征,通过氨吸收制冷工艺可节省低压蒸气和高压蒸气并回收了工业余热,省却了冷却粗煤气余热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