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瑾 《中国水利》2007,(2):I0004-I0005
看过秀美的千年灵渠,再来看我国现代治淮建设史上最大的单项工程、2006年度“鲁班奖”获得者——淮河人海水道近期工程。走在淮河入海水道大堤上,放眼望去,南北偏泓犹如两条巨龙并肩前行,二河、淮安、淮阜、滨海、海口等主要工程屹立其间,滔滔洪水在入海水道工程引导下东流入海。时隔800年,黄河夺淮以来缺失数百年的淮河入海通道终于得以恢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黄河、淮河、长江东流入海,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将三大江河串联起来,如果从高空鸟瞰,在华东大地上恰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丰”字。这是大自然对中华民族的恩赐。江苏位居江淮下游,如何写好“丰”字,关键是治理好淮河。 历史上淮河多灾 古老的淮河与黄河、长江、济水并列称为“四渎”。据《禹贡》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沂泗,东流入海”。古时候的淮河,自桐柏山发源地奔腾东流,除在豫、皖两省汇纳诸流外,到江苏淮  相似文献   

3.
肖幼 《治淮》2020,(2):4-7
淮河在古代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为“四渎”。千百年来,淮河生生不息哺育着两岸人民,孕育了灿烂辉煌而独具特色的淮河文明,滋长出“万顷水田连郭秀,四时烟月映淮清”的诗画美景。淮河治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从《禹贡》中的“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到潘季驯“束水攻沙、蓄清刷黄”,再到孙中山《建国方略》“修浚淮河,为中国今日刻不容缓之问题”,治淮从未中断,但像新中国一样重视程度之高、投入力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取得成就之巨,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4.
基础 《中国水利》2007,(7):I0006-I0006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是淮河两岸人民对家乡的赞誉。这样的美誉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淮河流域,一点儿都不过分。然而,800多年前的黄河夺淮,严重破坏了淮河水系,使淮河成为一条闻名的害河。  相似文献   

5.
淮河地处中原,在古代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曾有“江、淮熟,天下足”;“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美名。它又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是,从12世纪起,黄河夺淮后,淮河历经宋、元、明、清、民国五代700余年未能治好;又加上1938年起的9年黄泛,造成了淮河流域“小雨小灾,大雨大灾,无雨旱灾”的悲惨局面。 1950年淮河发生大水后,在国家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根据毛主席“根治淮河”的指  相似文献   

6.
《人民长江》2021,52(11)
历史上黄河夺淮对淮河造成了重大影响,导致淮河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目前黄河虽已北归,但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仍延续至今。阐述了黄河夺淮对淮河水系和洪泽湖演变的影响,回顾了1949年至今中国在淮河治理方面的成就,指出了淮河流域目前存在的洪涝问题,并对今后应采取的淮河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为了治理淮河的洪涝灾害,应当采取扩大中游河槽、开挖引河、河湖分离、建设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工程措施,同时应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并综合考虑水资源、航运等影响,开展多目标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淮河中游两侧的一系列湖泊洼地一直是淮河上中游洪水滞蓄回旋的区域。受黄河夺淮影响,淮河下游河床淤积抬高,失去了入海口,改经入江水道流入长江。黄河夺淮造成淮河水系紊乱,排水不畅,形成了“小雨小灾、大雨大灾,无雨旱灾”的局面。上游来水快,中游水流不畅,下游水道狭窄,各支流入淮河口淤塞,汛期淮河水位一旦高出地面,便严重顶托沿岸各支流的排水和两岸涝水的外排,形成淮河特有的因洪致涝、洪涝并发的洪水灾害。淮河流域1931、1954、1956、1991年严重水灾就是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8.
江苏地处淮河和沂沭泗下游,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夺淮逼迫淮河改道,致使这一地区洪水没有出路,泛滥成灾。建国后,江苏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治淮斗争。新沂河、苏北灌溉总渠、三河闸等一大批工程陆续兴建,使淮河下游防洪能力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9.
淮河原本东注入海,是一条美丽富饶的河流。后因黄河南泛夺淮,淮河洪水被迫逐步南泄长江。近700年的夺淮历史,使淮河原有水系混乱不堪,水灾不断;居其下游的苏北地区灾害尤甚。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江苏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治淮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了根治淮河水患,我省多次提出开辟入海水道  相似文献   

10.
一、流域概况 淮河,在黄河和长江之间,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古老河流,它的尾闾经江苏盱眙、淮阴、涟水,到云梯关独流入海。自1194年黄河夺淮以后,带来了淮河水系的巨大变化,致使河道淤浅,水系紊乱,洪水排泄不畅,出海口淤废,把千里淮河“挤”得只能向长江求援。从此,一条本来有自己单独入海口的河流,变成了长江的支流。其流域亦一分为二,成为今日的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  相似文献   

11.
也谈黄河夺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决而南流入淮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北徙,史称“夺淮七百年”。本文仅就黄河夺淮的实质及表现、夺淮发展阶段、原因及影响略作剖析,期有所识。 一、夺淮的实质及表现 黄河夺淮是黄河以泥沙侵淤致于淮河河性的变化而呈现阶段性发展的过程,夺淮的最终形成表现为黄河被堤防束导,河道稳定地经流徐、邳、夺淮河清口以下的河段。这时是黄河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杜充决河始南流入淮逾四百年后的明隆庆、万历年间,相应于万恭、潘季驯的治河,可以潘季驯的治河(万历六年三任总河时)为标志。为  相似文献   

12.
千里淮河,原来是一条航运、灌溉都很便利的河流,民间曾有“走千走万比不上淮河两岸”的说法。公元1194年,黄河在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境内)决口,改道流入山东的梁山泊,再循泗水河道滚滚南下,抢占了淮河河道,与淮河合流共同东流进入黄海。由于黄河长期夺淮,黄水挟带的大量泥沙年复一年的沉淀淤积,使淮河干支流河床逐渐淤高,排水不畅。在低洼的中游地区形成了城西、城东、瓦埠等一连串的湖泊,在济宁与徐州之间形成了南四湖,在黄淮交汇处形成了洪泽湖,在里运河以西的高宝洼地形成了高邮、宝应等湖。由于湖面不断扩大,湖周大片陆地和历史古城沉没水底,形成了湖泊底部多古城的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13.
纪春明 《江苏水利》2010,(10):14-15,19
淮河原本是一条独流入海的利多害少的河流,“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黄河全面夺淮以后,淮河开始流入扬州,淮河入江水道成为淮河洪水的主要出路,汛期70%左右、非汛期90%以上的淮河洪水,经其汇江入海。入江水道上起洪泽湖三河闸,经淮安在高邮湖入扬州境,顺行新民滩、邵伯湖,至六闸以下过归江诸河,先分后合,在三江营汇入长江。全长157.2km,其中扬州境内117km。  相似文献   

14.
淮河入海水道建成通水了!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记者采访了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徐俊仁。 记者:徐副厅长,您好!淮河入海水道建成通水了,在这个圆百年梦想的兴奋时刻,人们不得不为这一伟大创举而自豪与感叹,敬佩那些英明的决策者。 徐俊仁:是的。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历史上是一条很好的河,有着“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美誉。但1194年黄河泛滥带来的大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利:江苏位于淮河流域下游,历史上黄河夺淮造成淮河洪水排泄不畅,江苏既要承接淮河干流洪水,又要给沂沭泗洪水以出路。请您谈谈治淮在江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千里淮河发源于中原,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它与秦岭携手构成我国南北气候的分水岭。淮河流域如一只巨掌,托起江淮中原这片沃土。“江淮熟,天下足”,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淮河流域平原面积大,人口密度高,人水争地矛盾历来突出,在历史的不断发展演进中,淮河的命运始终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历史上由于黄河的多次侵泗夺淮,淮河水系遭到严重破坏,使淮河成为我国水旱灾害最为频繁的河流。1938年,民国政府为阻止日军西进,在河南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致使黄河再度南泛,淮北平原又遭受巨大灾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首先面临着治淮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7.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黄河,长江之间,是联通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开阔平原地带,也是我国从东向西发展的大战略中的一块大面积的前进基地。长江有长江三角洲,黄河有黄河三角洲,可称之为两个“金三角”。淮河在黄河夺淮之后,就失去了自己的出海口,也就没有淮河三角洲。但是淮河流域却似一颗大宝石,嵌在两个“金三角”之间,使之更为光彩耀人。我们把淮河流域作为一块嵌在两个“金三角”之间的大宝石,也不单纯只是从它的地理  相似文献   

18.
淮河中游地区是全国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年均洪涝灾害面积1270万亩。中游地区的洪水威胁大,行蓄洪区运用频繁,涝灾比重大。黄河夺淮导致的淮河中游地理环境变化和特殊的气象条件是中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历史上对沿淮湖泊和低洼地的过度围垦也加重了洪涝灾情。  相似文献   

19.
如果追溯到地质年代,整个淮北平原包括豫东、皖北、苏北都是黄河泥沙淤积而成(下游南岸受长江泥沙淤积)。淮河中下游与黄河下游同样在黄土冲积平原上形成,是黄土流失的产物,他们是孪生姐妹。黄土高原生成于第四纪,因此这两条河也都已有百万年的发育历史。苏北里下河是黄河与长江两个三角洲向海延伸扩大闭合而成的内陆碟形盆地,是泻湖的遗迹。有史以来,黄水虽曾多次南决入淮,其间也有夺泗、汴入淮的,但水路分歧,淮  相似文献   

20.
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大决阳武,南派由泗水故道入淮。金政权不但不加堵塞,反而乘势推波助澜,以宋为壑。从此黄河夺淮,黄淮合流,历时661年。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南泛,对淮河流域的水利影响很大,使淮河干支流河床逐渐淤高,下游的入海出路被淤塞,将黄、淮交汇处的许多小湖连成了洪泽湖。明代中叶以前,黄河泥沙仍多沿泛区停滞沉淀,浊流入淮已成清流,对淮河下游危害程度远比中游地区为轻。据武同举《淮系年表》云,至明正统二年(14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