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2.
3.
4.
根据30多年的实践,对刨煤机在薄煤层工作面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我国薄煤层开采与刨煤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我国薄煤层开采状况、刨煤机采煤中存在的问题、刨煤机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刨煤机优缺点,提出了薄煤层开采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刨煤机开采特点和国产刨煤机技术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从技术角度说明了刨煤机开采的适用范围,并对当今国产刨煤机的技术性能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我国薄与极薄煤层开采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介绍了我国薄与极薄煤层开采设备的现状,分别对薄煤层采煤机、刨煤机、螺旋钻采煤机的采煤工艺特点、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作了说明,并提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DBT全自动刨煤机系统的组成和技术特点,并分析了该刨煤机系统在薄煤层使用中的适应性及其带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我国薄煤层开采状况、刨煤机采煤中存在的问题、刨煤机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刨煤机优缺点,提出了薄煤层开采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我国发展薄煤层综采技术的重要意义,阐述了薄煤层滚筒采煤机综采和刨煤机综采的发展现状,指出了薄煤层综采技术的地质适应性和应用特点,对开采薄煤层时选择合适的综采工艺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茂远 《中国煤炭》2003,29(11):8-10,12
阐述了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潜力和我国政府对发展煤层气产业的扶持政策。介绍了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在煤层气勘探、开发及对外合作等领域卓有成效的工作。阐述了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12.
我国选煤机械装备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主要选煤机械设备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我国选煤机械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选煤机械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敦曾 《中国煤炭》2002,28(2):37-38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相继开展了地下气化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10次地下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乌荣康 《中国煤炭》2003,29(10):7-8,9
从煤炭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煤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采煤工艺的突破、对煤矿机械制造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煤炭工业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现状和取得的成绩,提出了我国高产高效矿井的发展趋势—新建矿井按照高产高效模式设计、施工:机械化成为发展生产的主要手段;实现一井一面生产模式;推广应用高产、高效、安全的采煤工艺:通风系统实现自动监测监控:巷道支护锚杆化:辅助运输连续化:大型设备国产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介绍国产刨煤机和德国刨煤机在国内的使用情况,阐述了目前国产刨煤机使用情况,同时总结了德国刨煤机技术特征及优势,并提出引进德国刨煤机核心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许波云 《中国煤炭》2000,26(10):54-58
介绍了澳大利亚煤炭工业的概况,分析了澳大利亚的煤炭市场状况,介绍了澳大利亚煤炭工业处于战略重组阶段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王永争  庞涛 《煤炭技术》2003,22(9):24-25
新兴煤矿接受了井下刨煤机试验,通过试验,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同时,刨煤机与其它开采设备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煤炭工业标准化现状与发展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英  刘峰  刘富 《煤质技术》2006,(1):8-11
系统介绍了我国煤炭工业标准的产生和发展,系统分析了我国煤炭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初步探讨了我国煤炭工业标准化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9.
巷道支护理论和技术是煤矿岩层控制研究的核心内容。 本文系统梳理了煤矿巷道的代 表性支护理论,从围岩内部、巷道表面和复合控制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和分析了巷道支护技术,在 此基础上,探讨了巷道支护下一步可能的研究重点。 在支护理论方面,新奥法、松动圈、围岩强度 强化等理论较为成熟,承压环、强帮强角和等强支护等新理论不断涌现。 支护技术方面,围岩内 部支护包括锚杆(索)、注浆和卸压技术;表面支护主要包括砌碹、金属支架和钢管混凝土支架支 护技术;复合控制主要包括注浆-锚杆(索)、棚-索以及注浆-棚-索复合技术,并重点介绍了新型 的全空间桁架锚索协同控制技术。 总的来看,围岩与支护体的协同作用机制、新支护材料和技术 体系、让压机理和技术以及成熟定量的支护设计方法等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