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灾害的频繁发生,各地对编制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相关研究和实践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基于此,研究试图从规划编制的实践角度出发,在回顾国内外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概况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范畴与类型,阐述了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体系及各层次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内容,指出应加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实践,对各类防灾规划进行整合,探索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出路,并抓紧出台综合防灾管理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全国统一的灾害防救对策与实施工作的基本法,建立统一的城市综合防灾管理机构,力求构建一套相对完整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  相似文献   

2.
城市综合防灾与一般的城市防灾相比,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多灾种、多手段和全过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依编制主体不同,可分为城市规划体系外和城市规划体系内的两种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城市灾害特点的差异和灾害防救体系的不同都将影响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本文从城市灾害特点、灾害防救体系、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三方面介绍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并以洛杉矶的规划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综合防灾与一般的城市防灾相比,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多灾种、多手段和全过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依编制主体不同,可分为城市规划体系外和城市规划体系内的两种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城市灾害特点的差异和灾害防救体系的不同都将影响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本文从城市灾害特点、灾害防救体系、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三方面介绍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并以洛杉矶的规划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在近年来我国各类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显得尤为紧迫。但是,由于综合防灾法规和统一的灾害管理机构的缺失,给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困扰。本文从面向实施的视角,系统分析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应重点处理的三大关键问题,即灾害风险与防灾能力的匹配度、相关规划的协调性以及规划对策的可操作性;进而针对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建设的六大板块提出了对策框架,并提出基于"三结合"的实施策略,即与法定规划相结合、平灾结合、部门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5.
高光志 《门窗》2013,(11):171
目前,城市在建设与发展的同时也发生了各类灾害,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预防各种灾害的发生,社会各界人士对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从当前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的情况来看,其编制工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因境,然后分析了其出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作为现代社会人类赖以生存的巨型机器,如何加强其抵御灾害的能力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迫切任务.针对这个极为复杂并且陌生的命题,在编制北京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过程中,突破以往城市规划领域单灾种罗列的编制方式,重点强化城市规划在城市防灾减灾中具有的前瞻性、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等优势,力争衔接起城市总体规划与各相关专业规划,发挥恰如其分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城市规划的事权范围,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内容以及组织编制过程中的一些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城市灾害频发,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势在必行。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主要内容,研究以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现状防灾能力评价、防灾空间布局、规划对策与措施方面的方法及思路,并以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城区综合防灾规划为例展开探讨,为类似地区的防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军  吕庆海 《室内设计》2018,(4):107-114
我国村镇地区灾害频发,防灾减 灾规划不足导致受灾严重,而国内针对村镇 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理论基础研究相对有 限。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从防灾规 划前期村镇灾害分析与评估、村镇综合防灾 规划、村镇综合防灾规划评价三个层面建立 整体的村镇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体系。并以木 鱼镇镇域为例,进行了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尝 试,通过镇域基础条件分析、灾害概括与特 征分析、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评估、镇域灾害 风险评估、镇域防灾规划编制和镇域综合防 灾规划评价予以说明佐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山地地区灾害频发、损失严重,山地城市的安全形势受到严峻的挑战。山地城市具有与平原城市迥然不同城市特征,其综合防灾规划具有独特性,不能照搬平原城市的防灾模式。文章在梳理山地城市与山地城市综合防灾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山地城市综合防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针对现状问题,提出加强山地城市综合防灾理论基础研究,完善山地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加强山地城市综合防灾的法规与规范建设,创新山地城市综合防灾技术,探索山地城市综合防灾管理实施新机制等对策,以期对我国山地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近年来各类灾害频繁发生,编制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需求日增,但是具体编制工作却又举步维艰的问题,从系统论的角度客观分析了城市防灾规划需要进行综合的必要性,分析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面临的现实困境在于理论体系、法规基础和实施主体缺乏,指出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未来出路的突破口在于加强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需要从空间设施布局入手,协调各单灾种规划的关系和矛盾,对各类防灾空间与设施进行高效整合,充分融入法定规划体系,加快研究出台综合防灾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并建立统一的综合防灾管理机构和平台.  相似文献   

11.
鹿娟 《城乡建设》2015,(4):36-38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极端天气使城市灾害事件频繁发生,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遭受巨大损失,给城市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灾难性后果.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的低碳与安全的城市管理模式应得到足够重视.本文阐述了气候变化对城市安全防灾的影响;分析了我国城市安全防灾规划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气候变化与城市安全防灾规划研究的关系;对气候变化条件影响下的城市综合安全防灾规划编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障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的综合防灾安全,探讨了我国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与相应层面重点解决的内容。通过对国内外综合防灾规划实践的调研与分析,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与编制体系现状,将综合防灾规划分为防灾战略研究、总体规划中综合防灾规划、综合防灾专项规划以及单灾种防灾规划4个过程,并重点针对总体规划中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城市的安全防灾与韧性发展是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主题。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的首要问题是科学合理并前瞻性地确定未来面临的灾种、风险及其发展演变趋势。本文以10个全球城市的总体规划或战略规划为研究对象,围绕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中的灾种确定,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总结10个全球城市23种灾害的特点,挖掘灾种背后的孕灾环境和影响因素,并通过二者的交叉分析探究城市灾种的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发现:全球城市面临的灾害种类日趋多样化和新型化,城市防灾问题越发关注"人"的健康与安全,新型灾种在全球城市中具有共性和普遍性,因此未来的灾种预测需更加全面化、精准化、核心化。在我国大城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大背景下,期望通过本研究对我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综合防灾规划的灾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城市安全问题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但对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和管理体制的研究较少,且存在规划范畴不明晰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笔者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划分成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城市规划体系内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两类,并对其规划范畴和编制体系进行阐述,最后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综合防灾管理体制的问题,研究国外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制特点,对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管理体制的构建提出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军  叶勇 《室内设计》2016,(4):73-78
近年来我国村镇地区灾害频发、 损失严重,编制综合防灾规划的意义重大, 但具体编制工作仍举步维艰。本研究认为 村镇综合防灾规划具有独特性,不能完全 照搬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村镇综合防灾规 划的困境在于指导性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编 制体系不够完善、管理实施困难。本文借鉴 了美国和日本地方综合防灾规划的经验,指 出我国村镇综合防灾规划对策在于完善规 划法律体系、完善规划编制体系、突出规划 的实施性、重视防灾避难空间建设、探索规 划实施的新机制等,并以神农架松柏镇为例 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影响了规划成果的政策表达能力与实施引导能力.回顾美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质量评估的过程,借鉴美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体系,以6项基本构成要素为模式,拟成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的成果表达体系,以增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祈能提高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冯浩  戴慎志  宋彦 《城市规划》2018,(4):100-106
美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有着完善的顶层设计,强调部门协作、注重规划过程,具备系统的规划工具,在内容上将防灾目标与行动高度契合,并建立动态持续的规划循环。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尚处于起步阶段,体系建设并未成熟,主要有引导机制不健全、规划技术不完善、操作模式不规范等问题;参考美国的经验,需要在法律法规、组织机构、规范标准、规划技术、部门协作、公共参与等领域进行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对汶川地震与日本兵库县南部等近年来国内外地震等灾害的考察研究,总结了近年来现代城市灾害的新特点与新规律,分析了现代城市的灾害新特点,如灾害的复杂性、多样性、广域性以及扩散性和连锁性等。结合对我国城市防灾规划的发展与应用状况的分析和建国以来城市设施机能状况和灾害特征的分析,从城市减灾对策研究、防灾规划与城市规划、加强城市防灾工作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城市防灾规划的一系列新思路和新举措,例如:1)逐步建立以区域防灾梯级公园、小学防灾据点、社区防灾据点为主体的防灾网状新体系,将防灾规划系统化;2)实施防灾梯级公园建设新体系、建设多功能防灾避难场所,将防灾公园体系化;3)提高单体抗震能力、完善小学防灾据点与社区防灾据点功能;4)加强防灾减灾教育的宣传、提高公民防灾意识,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综合防灾体系。  相似文献   

19.
结合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南京综合防灾规划专题编研工作,深入解析了规划编研背景,详细介绍了南京综合防灾规划的理念、原则,灾害风险分析以及防灾空间规划、避难场所规划、防灾通道规划等内容的编研情况,以期对相似或相同类型规划的研究与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社区防灾能力进行了分析,对编制社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内容与要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针对灾害防御中,可以通过环境设计来减轻的灾害划分为防灾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而不能通过环境设计来减轻的部分,则需要通过防灾知识宣传、应急响应的管理以及相应的社区居民自救及灾害预防、恢复重建等预案的建立与演练来减少社区在未来各种灾害作用下的影响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