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对羟基左旋苯甘氨酸三效热泵蒸发结晶工艺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对羟基左旋苯甘氨酸母液浓缩结晶过程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三效热泵蒸发结晶工艺。该工艺采用三效并流流程,利用降膜蒸发器、热泵技术进行低温真空蒸发操作。充分利用了一效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新工艺汽水蒸发比降至0.35t/t,左旋苯甘氨酸产量提高约50%。三效热泵蒸发工艺适用于物料处理量大、沸点升高小、蒸发温度低的物料的浓缩结晶。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磁化水、煤对鸡西烟煤水煤浆成浆性能的影响,并分别确定了影响粘度的主次因素和各自的最佳配比条件,结果表明:磁化水配制水煤浆时影响其粘度的主次因素为水质、磁感应强度、磁化时间;磁化水的最佳制浆条件为蒸馏水、磁感应强度547Gs、磁化时间10min。磁化煤对水煤浆各因素的影响主次因素为磁感应强度、水质、磁化时间,最佳的制浆条件为自来水,磁感应强度576Gs,磁化时间30min。并对水煤浆的磁化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均匀沉淀法作为纳米氧化锌铝掺杂的制备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铝离子掺杂量、煅烧温度等反应参数对纳米氧化锌粉体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温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煅烧时间,尿素配比和煅烧温度影响较小;最佳工艺为以OP-10做表面活性剂,锌离子浓度0.3 mol/L,水解时间4h,尿素与锌离子摩尔比为3,水解温度95℃,煅烧温度450℃,煅烧时间2 h,铝离子的最佳掺杂量(以锌离子的摩尔数为基准)5%。对铝掺杂纳米氧化锌进行了XRD、SEM粒径分析,结果表明掺杂效果良好,得到的铝掺杂纳米氧化锌粒径最小可达到20 nm。  相似文献   

4.
环丁砜芳烃抽提体系界面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悬滴张力仪和计算机图象采集系统研究了环丁砜芳烃抽提体系的界面性质及其对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存在传质的条件下,相界面存在强烈的Marangoni现象。界面张力随芳烃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但苯、甲苯和对二甲苯等组分的变化幅度不同。非平衡液的界面张力与组分所在的相及传递方向有关,平衡液的界面张力则与芳烃初始所在的相无关。实验还表明,非平衡液产生界面扰动所需的浓度与芳烃的分配系数(即Marangini数Ma)有关。传质推动力越大,Ma越大,界面扰动的程度也越剧烈。  相似文献   

5.
基于水合物的混空煤层气分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混合气体的水合物法分离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技术。在对气体水合物理论、应用技术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针对抽采煤层气混掺空气的现状,提出一种新工艺:将原料气引入反应器中,控制温度和压力,在特定条件下生成甲烷水合物,排出非水合气体—空气,实现煤层气的净化提浓。生成的甲烷水合物,或气化后经管道输送,或装罐储存。水合物的快速合成是分离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工艺温度对PBX炸药性能的影响,采用相分离法将氟橡胶(F2604)包覆在奥克托今(HMX)表面,制备了F2604/HMX复合粒子;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复合粒子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含量变化进行表征;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不同工艺温度下F2604对HMX包覆效果的影响;采用特性落高法测试了F2604/HMX复合粒子的撞击感度。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中的N元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包覆度先升高再降低;当工艺温度为50℃时,复合粒子的表面平滑、规整,N元素含量最低,包覆度为58.25%,包覆效果最好;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50℃时F2604/HMX复合体系结合能最高,为197.24 kJ/mol,形成的F2604/HMX体系最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撞击感度特性落高H 50先升高后降低,50℃时样品的特性落高最高,为81.7 cm,与20℃时相比提高了78.8%;50℃时,F2604和HMX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强,形成的复合体系稳定性最好,使得包覆和粘结效果增强,从而降低了撞击感度。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焦炉气制甲醇工艺中甲醇双效精馏系统,利用流程模拟技术对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分析模拟数据与实际数据,提出甲醇双效精馏系统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模拟数据与实际数据基本吻合,模拟状态下每天可产甲醇350.4 t,与实际产量350 t相符,说明Wilson方程可用于甲醇-水体系。甲醇双效精馏系统中所需蒸汽量为9.83 t/h,而实际工况中蒸汽使用量为12.2 t/h,实际工况中的蒸汽使用量仍偏大,应降低蒸汽使用量;加压精馏塔、常压精馏塔最佳回流比分别为1.50和0.94;加压精馏塔中第25块塔板为灵敏板,常压精馏塔中第18、38块塔板作为灵敏板,日常操作中应重点关注以上塔板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9.
烯烃含量是考察汽油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实验采用三相浆态床反应器进行烯烃加氢反应,选取1-辛烯为烯烃代表物。结果表明,1-辛烯转化率随着反应温度、压力的升高而增大。1-辛烯在40~80℃,0.5~1.5 MPa的条件下,其转化率最高可达99%,90#汽油与1-辛烯混合物在80~100℃,2.0~3.0 MPa的条件下,1-辛烯转化率最高为35%,采用马夸特和改进遗传算法,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参数拟合,得到汽油中1-辛烯加氢反应的动力学模型。1-辛烯和氢气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99和1.412,反应活化能为59 255 J/mol-1。  相似文献   

10.
以竹炭为原料,二氧化碳为活化剂制备药用炭。系统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二氧化碳流量以及原料粒度对药用炭吸着力及得率的影响,并对过程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得到了优化工艺条件,当活化温度950℃,活化时间120min,二氧化碳流量600mL/min,原料粒度3.35~4.75mm,所得药用炭的吸着力达到1.28,得率54.30%,其吸着力超过《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竹炭可以制备高性能的药用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