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曹全 《硬质合金》2001,18(1):46-49
通过分析复杂数控刀片的槽型特征,应用CADDS5CAD/CAM软件,解决了复杂槽型曲面的三维构造问题,提出了数控程序编写的方法,加快了我厂数控刀片槽型的升级换代步伐。  相似文献   

2.
基于基因遗传算法的硬质合金刀片槽形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涛  陈吉红 《硬质合金》1995,12(4):242-245
本文在介绍了基因遗传算法的基础上,讨论了槽形特征参数的提取方法,定义了基于断屑范围预报意义下的适合度函数,最后给出了硬质合金刀片槽形的优化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RBF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和算法。研究了RBF神经网络在可转位三维槽型刀片的断屑范围预测中的应用。试验表明,此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熊晓萍  杨清好 《硬质合金》1996,13(4):232-235
从实用化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刀片断屑槽的特征,从参数化和模型化设计两方面来研究刀片三维槽型曲面的生成及NC加工,从而为刀片槽型CAD/CAM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复杂槽型的三维建模及数控程序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全 《硬质合金》2001,18(1):46-49
通过分析复杂数控刀片的槽型特征 ,应用 CADDS5 CAD/ CAM软件 ,解决了复杂槽型曲面的三维构造问题 ,提出了数控程序编写的新方法 ,加快了我厂数控刀片槽型的升级换代步伐  相似文献   

6.
机夹式型线铣刀主要用于核电轮槽加工。为了降本增效,研制该铣刀,刀体可重复利用。刀片槽决定各刀片的位置关系,对铣刀型线起决定性作用,但刀片槽的检测复杂,检测效率低下。在保证检测效率的同时,必需保证检测精度。基于Leitz Reference 600软件在三坐标测量仪上检测刀体刀片槽,研究出高效率测量该刀体刀片槽的方法;针对检测难点进行详细分析,解决了检测瓶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4种不同槽型结构的切槽硬质合金刀片-TR、-SZ0、-SZ1和-SZ2进行高温合金GH4169切槽切削实验,测定各切槽硬质合金刀片的切削寿命及刀片磨损,观察切削实验切屑形貌,并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仿真切槽切屑形貌,揭示硬质合金刀片的槽型结构对GH4169切槽加工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目前国内航空加工企业的主流切削速度(v为40、60 m/min)条件下,-SZ2切槽刀片锋利的直线型刃口形式有利于提高刀片的使用寿命,其合理的断屑台结构可获得良好而稳定的断屑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频  宋清友 《硬质合金》1994,11(1):39-43
本文采用接触图形法对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片UG型断屑槽的断屑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了根据不同切削深度和进给量巧妙改变有效槽宽、使切屑横截面弯曲呈拱形、弹形挡屑等措施,UG型断屑槽具有断屑范围较宽、在进给量较大时不易出现过分断屑等特点。此外,文中还对化学气相涂层刀片的UG型断屑槽在切削速度明显提高以后断屑范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文中给出的UG型断屑槽的断屑范围图可供实际选用。  相似文献   

9.
《硬质合金》2016,(2):135-140
本文从刀片槽型结构出发,通过调节刃带宽度和刀具前角设计四款不同槽型刀片,对GH4169进行车削试验。通过测力仪(Kistler 5070)测量刀片切削力和超景深显微镜(Easson)观察刀具的磨损形貌,分析刀片的受力曲线和磨损曲线。试验表明:切削速度在45~85 m/min范围内,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不同槽型刀片切削力都是先增大后减小;相同参数条件下,刀片槽型前角越大,剪切变形减小,受力越小;切削速度较低时,3°~15°前角范围内,刀具刃口强度好的刀片寿命好;切削速度较高时,通过增大第一前角和切削刃强度有助于提高刀具寿命;切削速度45 m/min时,刃口强度好的SNR1槽型切削寿命好;切削速度65 m/min,槽型最锋利且有加强筋强化切削刃的SNR4槽型切削寿命好;切削速度85 m/min,刃口强度和前角都较大的SNR2槽型切削寿命好。在本文切削速度范围内,SNR2能较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用车削刀片进行不锈钢刨槽加工广泛应用于家电、工程及装修等行业,刨槽时的切屑形式是影响刨槽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金属切削仿真软件Third Wave AdvantEdge,建立了硬质合金车削刀片切削304#不锈钢时的仿真模型。通过模拟仿真及切削加工,验证了全新设计的刀片槽型能够获得刨槽加工时需要的切屑类型。结果表明:刀片槽型几何参数能够影响刨槽加工时的切屑类型,车削模拟仿真与刨槽切削验证试验结果一致,为进一步改进刨槽刀片的槽型提供了参考。同时通过仿真研究还发现,切削温度除受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影响之外,还受前角、刃倾角及排屑等因素的影响。当进给量f从0.1 mm/r提到高0.5 mm/r时,切削温度上升25%~50%;当第一前角增加1°、第二前角增加3°,刃倾角增加8°及槽宽增加0.5 mm时,切削温度降低18%~20%。  相似文献   

11.
任建民  周世旭 《轧钢》1998,(5):51-54
通过多次技术改造,发现了生产热轧带肋钢筋套用传统的孔型设计参数存在的问题,因而对连铸方坯在箱形孔型、方轧件在平椭圆孔型中宽展系数的选取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在连铸坯一火成材改造中,通过改进孔型系统改善了咬入状态,使轧制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将测量金属氧化膜内应力的单面弯曲法和检测氧化膜破裂的声发射技术相结合,建立了金属氧化膜开裂临界应力的测试装置。即从声发射信号判定氧化膜第一次开裂的时间,并由相应的氧化偏转曲线求得氧化膜开裂临界立力。纯 Ta 试样的测量结果表明,在500℃、550℃、600℃1atm O_2中,Ta 氧化膜开裂的临界应力分别为:23.3、38.5、18.4×10~6kgf/m~2。不论Ta 遵循直线型还是抛物线型氧化规律,只要时间足够长,恒温氧化中膜都会破裂;且破裂的临界应力和膜的疏密程度及开裂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3.
O点阵模型及其在界面位错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文征 《金属学报》2002,38(8):785-794
介绍了描述O点阵特征的基本参量:主O点陈基矢,主O点阵面和O胞壁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提供了一般界面上周期位错结构的矩阵方法和计算特殊界面位错结构的简易矢量方法:还分析了O点阵描述界面位错的条件和局限,讨论了一般界面和大错配界面上位错结构的计算。  相似文献   

14.
卢维高 《金属学报》1997,33(2):207-212
钢铁工业消耗大量能源和原材料并产生工业废料,大部分废料来自炼铁。因此,为了维持钢铁工业不断发展,新的工艺必须考虑这个地球村各处的环境法规。本文针对中国的情况,并考虑其未来的需求,评述了高炉法、电弧炉中的HBI/DRI法以及回转炉底/熔炼还原法等三种冶炼钢铁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孙明君 《硬质合金》1996,13(2):108-110
合金模坯镶套过程中常见的几种缺陷,是影响合金模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手段是提高模套与模坯之间的接触面,使模套的预加应力很有效地传递到模坯上,从而达到或抵消模坯所承受的工作应力。通过实践证明,模套与模坯之间有良好的接触面,模坯的抗张力和抗冲周力增强,从而减少和消除硬质合金模坯在使用过程中的破碎率,提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梯度功能材料在模具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梯度功能材料的定义并介绍了其研究的背景和进展。分析了几种典型成形模具的工作条件及不同成形工艺对模具材料的使用要求。讨论了根据使用条件开发先进梯度模具材料的可行性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杨锐 《金属学报》1997,33(1):107-112
综述了近年来多相金属间化合物研究进展,强调界面对多相合金的形变过程及力学行为的影响,讨论范围限于TiAl基和(Ni,Fe,Co)Al基多相合金,界面位错源的启动可以提高脆性相的形变能力。采用适当的制备和加工工艺可以突出多相合金中界面的有益作用,得到比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对Fe53Nd37Al10合金甩带速度为40 m/s和20 m/s条带样品的磁性能、磁粘滞行为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合金条带的矫顽力机理。结果表明:Fe53Nd37Al10合金甩带速度为40 m/s和20 m/s条带样品的剩余磁化强度Mr分别为33.50 Am2/kg和36 .05 Am2/kg,矫顽力iHc为62.00 kA/m 和121.50 kA/m。40 m/s条带样品的热涨落场Hf,激活体积Va和激活直径Da分别为2.47 mT,3.90×10-18 cm3和19.53 nm;而20 m/s条带样品为2.73 mT,3.53×10-18 cm3和18.89 nm。40 m/s条带样品里面存在直径小于5 nm的纳米团簇,而20 m/s条带样品的纳米团簇直径为5-10 nm,且纳米团簇数量更多。Fe-Nd-Al非晶条带里面同时存在交换耦合和钉扎两种作用,纳米团簇的尺寸和数量,以及多个团簇组成的作用单元是影响非晶条带矫顽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高速线材表面红锈的形成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义  赵建平 《轧钢》1998,(4):13-15
通过对高速线材轧机生产工艺的分析,找出了高速线材表面红锈的形成原因,讨论了反向空气清扫压力、吐丝温度和冷却水质量对线材表面红锈的影响,提出了避免线材表面出现红锈应采用的工艺参数。经实践检验证明,其选择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严国平 《轧钢》1995,(1):23-25
通过对影响船板一次性能合格率诸因素的分析,根据现场条件,结合规程要求,提出了改进措施,使一次性能合格率由1990年的83.67%提高到1993年的90.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