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印度茧丝绸业的实地考察,介绍了印度茧丝绸业的产业地位突出、管理和技术体系完整、蚕丝业技术水平逐步上升、织绸业相对发达、国内消费需求基本稳定、出口贸易增速较快等特点,分析了其蚕业总体生产水平偏低、加工企业平均规模较小、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内需市场面临挑战、国际竞争优势有限等问题。并结合中国实际,对中国茧丝绸业的发展提出了加快行业的立法工作、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实施桑蚕"种子工程"、完善创新支持体系、推进品牌建设、深入拓展国内市场、开拓资源综合利用等建议,促进行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巩固中国在世界茧丝绸产业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国蚕丝业的蚕茧价格形成机制、环节垄断竞争经营、生产模式与技术体系等核心矛盾冲突加剧等问题,从环节主体地位差异,蚕茧物资性质定位,产业发展意识等方面分析其根源,提出了转变蚕丝业发展方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朱跃 《丝绸》2013,50(8):75-79
郑辟疆是中国现代蚕丝教育家、革新家,通过对郑辟疆同志生平的学习、实践活动及治校经历,了解了他对蚕丝教育和蚕丝业革新坚忍不拔的追求和实干、苦干的品质。并论述了他和一批志同道合的蚕丝人在中国蚕丝业振兴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高度赞扬了郑辟疆及其伙伴开办了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成为民国时期苏南蚕业技术发展的发动机和蚕业改进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开创了学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女蚕"模式。  相似文献   

4.
用科学发展观分析研究转变蚕丝业发展方式的核心利益调整问题,重新认识产业链各节点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提出了重塑蚕丝业发展主体群,创新蚕丝业产业链架构,形成产业链内部交易利益合理分配机制,探索产业布局新模式等转变蚕丝业发展方式的新论点。  相似文献   

5.
考察中外文字载体的演变历史,发现中国的蚕丝业可能不仅启发了中国人创造出伟大的文字载体纸,而且蚕丝产品在具有穿着之用外,一度承担了文字记录的重任,发挥了重要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6.
冯鑫明  滕瑜 《丝绸》2012,(10):77-80
采用1992-2010年蚕丝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蚕丝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蚕丝出口的市场结构作了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蚕丝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对正在发展起来的、结构份额大幅增长的市场关注不够。这极易遭到进口国的反倾销措施,不利于中国蚕丝世界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高。由此,提出了适度拓展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和缅甸市场、合理调整意大利、韩国、日本和德国市场、开拓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新市场等优化出口市场结构、拓展出口市场空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和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政策背景下,结合江浙地区蚕丝业发展现状,就发展现代蚕丝业提出了构建相对集中的江浙地区蚕丝业优势产业带,实施江浙地区蚕丝业发展品牌战略,加大产业技术创新力度以及建立完善风险抵御机制4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老挝是"一带一路"东南亚的内陆国家,自然资源和环境适合发展蚕丝业,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和丝织历史与传统,传统文化推崇丝织产品.川圹省是老挝丝绸之乡,蚕丝业规模虽小,但以蚕业公司为龙头,组织和保障栽桑养蚕和丝织生产,对接国内外市场,形成了以有机丝和有机丝织品为优势、极具名族文化内涵的川圹丝绸特色,增强了蚕业抗风险能力.文中重...  相似文献   

9.
蚕丝科学技术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伦 《丝绸》1995,(6):58-59
蚕丝科学技术漫谈白伦(苏州丝绸工学院)80年代末期以来,蚕丝业在我国成为一个更加引人注目的产业。这不仅是因为我国蚕丝业在国际蚕丝业中地位日益增强,也不仅是因为蚕丝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涌现;而且还因为蚕丝业在国内市场日趋国际化的大环境中,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  相似文献   

10.
入世,风险化解与蚕丝业组织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利群  许莹  赵敏华 《丝绸》2001,(9):1-3,6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蚕丝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均在各种农产品列于首位。入世后,蚕丝业的比较优势将得到更大的发挥,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展,蚕丝业内部的分工会不断深化,市场风险会相应增大。在目前情况下,农户家庭是农业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资产实力和知识水平不足以支撑它承受如此大的风险。因此,完全有必要在蚕丝业中进行必要的组织变革,以达到化解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蚕丝业的发祥地,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创造了丝绸之路的辉煌。蚕业生产的劳动密集性和茧丝开发的单一性,导致蚕桑丝绸业发展波折大,起伏不定。要促进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蚕丝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提高认识,发挥政策指导作用,拓展国内市场;通过科技攻关,研究开发先进高效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调整产业结构,对桑、蚕、茧、丝及其副产物、废弃物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增加全行业经济效益,提高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吴静  胡颖梅 《丝绸》2022,(8):130-139
20世纪30年代前中期四川蚕丝业几乎陷入绝境。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中国蚕丝业活动中心从东南转移到西南,国内对于生丝的需求骤然增加,四川蚕丝在全国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地方、中央政府相继出手治理四川蚕丝业,设置治理机构,构建管理制度,改进生产技术等。其治理固然对四川蚕丝业的复兴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国民政府战时生丝统制经济政策运用失当、蚕业生产技术进步迟缓、业内核心人才短缺、整体治理理念缺乏,使得四川蚕丝业的治理终未起到预期效果,导致抗战后期四川蚕丝业缺乏后劲,不进反退。  相似文献   

13.
李瑞 《丝绸》2002,(10):4-7
通过对蚕丝业规模和结构的实证调查,分析了造成结构性问题的要因及结构性过剩对蚕丝业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结构调整的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印度素有丝绸之国之称,养蚕业仅次于中国,尽管亚洲一度出现经济萧条,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印度蚕丝业的发展,但是印度根据国际国内的丝绸形势,出台了着眼今后十年丝绸发展的相关政策,将目光投向国际丝绸市场,积极建立蚕丝生产和加工基地,充分利用地理优势,突出印蚕丝业地方特色。 1 产业发展背景: 作为发展国家中,印度农业和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有限的土地、有限的现金回收和局限于1  相似文献   

15.
泰国蚕丝业发展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瑞 《丝绸》2008,(3):1-3
通过对泰国蚕丝业的多次考察与研究,发现泰国蚕丝业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也存在着某些制约因素.文章介绍了泰国蚕丝业概况,从气候、政策、技术等角度,探讨了泰国蚕丝业的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泰国蚕丝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蚕业的发源地,蚕丝业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而蚕丝业教育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且发端于蚕业教育,1897年林启创建的蚕学馆正是这样一个例子。纺织丝绸教育由蚕学馆开始可谓是从无到有,从仅有两门专业课程到独立设置科系,再逐渐发展出完善的教学实践体系与养蚕系并重,是随着蚕业教育的完善而逐步兴起并发展壮大。经过百余年的风雨洗礼,蚕学馆现已发展成以纺织学科闻名全国的理工科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由此可见,蚕学馆的兴建对中国纺织丝绸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贮茧工艺技术直接影响蚕茧缫折、出丝率,在此阐述了传统蚕丝业贮茧工艺技术发展演变,并指出现代丝绸产业必须加强产业链的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关于蚕丝的起源,历史上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嫘祖教民养蚕治丝的故事史书中记载较多,流传也最广。文章以嫘祖的故乡──西陵关于嫘祖的传说为基础,叙述了嫘祖发明蚕丝业的完整故事.这对我们认识和发展丝绸文化具有一定意见  相似文献   

19.
四川蚕丝业历史悠久,清末逐渐发达,仅次于浙江、广东等省。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蚕种不良、缫丝方法墨守成规和海外丝价低落等内外因素,四川蚕丝业一蹶不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江浙、广东等省相继沦陷,给予四川蚕丝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之四川省府的扶持与管制,促使四川蚕丝业快速发展。利用四川档案馆馆藏档案对四川蚕丝业在全国抗战前后的发展态势作全景式描述与论证,梳理了政府作为与表现,分析了四川丝业有限公司营业状况,总结了四川蚕丝业在全面抗战这一特殊时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摘天地     
《丝绸》2001,(4)
0112 32 干茧冷冻处理提高茧层通气、通水均匀性研究 /钱镇海 ,杨礼直 /纺织学报 ,2 0 0 1,No 1,5 6~ 5 8通过给予茧层一定水分 ,并进行冷冻处理 ,可以明显提高原料茧的通气性、通水性 ,降低粒间粒内不同部位之间的差异程度 ,为煮茧时渗透均匀、煮熟均匀、提高解舒提供有利条件。0 112 33 中国蚕丝业 5 0年的回顾与展望 /李瑞 /中国蚕业 ,2 0 0 0 ,增刊 ,3~ 10以 1949年后蚕丝业发展的诸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 ,针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过程和蚕丝业的盛衰 ,把 1949年后的 5 0年分为四个阶段。文章分别论述了各阶段蚕丝业的动向 ;分析了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